香港脉搏www.etnetchina.com.cn
 理财/管理管理·创业
打印logo打印本文章电邮logo字体:
分享:
企业新常态 心理学融入管理技巧
评论评论:点击率点击率:

发表时间 2022-01-18 07:39:35

   新冠疫情新常态下,团队管理及营运方式也需转型,沟通难度随之增加。


   本地心理学培训机构、社企树洞香港(TreeholeHK)创办人陈健欣(Peter)表示,近年愈来愈多大型企业及NGO重新审视管理文化,对转型管理策略中,融入心理学技巧有需求,应对人才流失危机。


专责提供心理学培训的社企树洞香港创办人陈健欣表示,企业更需要注重内部创新,应对时代挑战及人才流失危机。(张宝燕摄)


   陈健欣称:“如何适应新环境,绝对是企业或组织面临的一大课题。例如应对疫下新常态、正在崛起Web 3.0时代、元宇宙(Metaverse)等,被指是未来企业的发展大方向。”


鼓励人才发展 兼可推动业绩


   追不上商业模式变化、技术转变,而被时代蚕食的企业屡见不鲜。他指出,企业更需要注重内部创新,针对于网络时代成长的新世代打工仔,提供适当的发挥空间,鼓励人才发展之余,亦有助带动业绩。


   他解释,许多新世代的打工仔不仅是“上九小时班,转餐饭吃”而已,他们也很重视团队沟通、与企业的连系感、能否发挥所长贡献社会等多项元素。所以,塑造满足这些需求的工作环境,也是企业留住人才的关键。


   举例指,近年陆续有企业成立业务创新部门,或允许提出并推动革新,为企业带来新业务发展方向。


   例如早前渣打银行策动旗下的附属公司“Mox虚拟银行”,并联同电讯盈科、香港电讯,以及线上旅游服务供货商Trip.com一起建立;HSBC汇丰银行旗下的电子货币包PayMe,正正是一个响应新世代习惯的创新应用。


   树洞香港的团队成员正是新世代打工仔,诞生于网络世界。因此,在应对疫下新常态环境时,亦顺利转危为机。早年成立时,已聚焦推动小区项目、推出Podcast节目等,向大众推广心理学的不同面貌与思考文化。


办新培训 去年营业额升6倍


   近年面对社会环境和疫情期间的转变,企业及NGO也开始转型,需要尽快适应新市场的趋势,以及更注重员工的心理健康。因此,团队增加针对企业方面的专业培训,并且采纳数码工具及转向线上宣传。他透露,在把握机会开办新培训项目后,该企在2021年的营业额更较2020年疫情大流行之初,大增接近6倍。


   他又指:“心理学的出路不只涉及病理心理学、临床心理学、护理心理学等方面,运用心理学于职场沟通与市场推广,也是一大创新方向,中国香港市场也较罕见。”所以他成立该社企的目的,也是想响应新世代打工仔希望有多元发展路向,以及发挥所长,贡献社会的要求。


   至于将心理学融入管理技巧之中,与以往方法的不同之处,他解释,其培训是以心理学为切入点,以科学研究为基础解释,例如让企业员工更深入了解行动背后,是什么因素帮助与同事、客户建立关系,如何克服不同阶级员工之间的沟通障碍等之后,再提供摸拟情景等助实践及改善。


推动“影子计划” 解企业青黄不接痛点


   社企树洞香港创办人陈健欣强调,需要提供适当培训予新晋管理级别人员,让他们顺利接手,尤其在疫情下,企业的沟通模式转型为remote communication(遥距沟通),若不及时提出应对策略,部门与团队之间的沟通隔阂(gap)将愈来愈大。


   他举例指,以往在办公室内,同事之间有micro communication,例如会分享公司附近有什么餐厅推介等,无形之中建立关系,而“建立联系感,好视乎共通经历”。他坦言,在时下以视像会议方式、通讯软件沟通,“不会特意开个会议聊哪间寿司店好吃”。因此更需要不同类型,有别于以往一式一样、罐头式的Team building活动,该企会分析大环境及针对公司同事所需,设计游戏化活动,提供心理学的职场和心态训练等。


静观登山 提高同理心+指示力


   留意到不少中高层员工的压力源于管理问题,例如以为自己的指示清楚,实际上却非如此。陈健欣指出,团队早前针对国际连锁企业提供Stress Management静观登山活动。运用心理学技巧,帮助员工提高同理心,以及加强能传递指示的能力。


   他期望,活动中带入“聆听前线员工”的管理文化。举例,他们会首先有保密协议,以不记名形式了解前线员工所需,并向中高层反映,在活动中模拟情景且提供管理教学,冀让中高层根据前线的需要提供支持,从而带动他们的工作动机,并鼓励团队之中的骨干进行“职场文化改善工程”。另针对陆续有不少企业集团反映,出现青黄不接情况,团队则推动“影子计划”,提供Skill set、管理培训等,帮助解决有关痛点。


双轨道升迁制 配合员工能力潜质


   有不少打工仔谋求晋升,但非人人适合当管理层,“升错人”随时影响团队管理效率,甚至拖累运作。专门为各类型企业、NGO等提供培训的社企“树洞香港”创办人陈健欣指出,为了配合公司业务,提出照顾员工的发展要求,以及灵活的人才配置政策,尤其重要。


管理线 Vs 学术线 各有所长


   举例指,早有大型企业如阿里巴巴,创造职级予不同人才,在设计人才职业生涯规划时,采取了双轨道升迁机制:管理线(management)与学术线(professional)并存。如果一名员工的技能突出且有当管理人员的潜质,通常是沿着管理线晋升。至于拥有一技之长、但又不适合管理工作的员工,如技术研发、管理咨询、业务研究等领域范畴的人才,则提供学术线的升迁路线。


   他坦言:“正所谓人各有志,如果将一些专业技术人才晋升到管理层,反而让其专长无力施展,短处却充分暴露,未能成为协调及指挥各部门团队分工合作的领导者。”所以他认为,如果企业能视乎打工仔的意向、个人技能及管理团队能力,提供管理方面以外的晋升阶梯,将更有效激励团队。


   陈健欣又引述管理学家劳伦斯·彼得(Laurence J. Peter)提出的Peter principle称,在企业或组织的阶级制度中,人才会因为某种特质或特殊技能,被晋升到不能胜任的高级职位;相反地,能干的人才也可能因为不符合企业的规章而被革走,最终留下的人,便会成为企业的障碍物(冗员)。


   摘录自香港经济日报。

分享:
返回管理·创业
上传图片
仅支持JPG、GIF、PNG图片文件,且文件小于5M
 
评论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通立场 
登录 后发表评论,立即 注册 加入会员。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顺序 ↓倒序
  • 暂无读者评论!
评论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通观点
登录 后回复评论,立即 注册 加入会员。
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顺序  ↓倒序
  • 财金博客
  • 理财/管理
  • 健康人生

  • 时尚艺术
  • 吃喝玩乐
  • 全部
  • 财金博客
  • 理财/管理
  • 健康人生

  • 时尚艺术
  • 吃喝玩乐
  • 全部
more on Column 
新  一个月内新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