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脉搏www.etnetchina.com.cn
 理财/管理国际动态
打印logo打印本文章电邮logo字体:
分享:
Greensill破产瑞信中伏 次按危机翻版
评论评论:点击率点击率:

发表时间 2021-04-13 09:59:48

  祸不单行,瑞信除了因前老虎基金分析师Bill Hwang管理的美国对冲基金Archegos Capital斩仓事件严重损失,英国供应链融资初创公司Greensill爆煲,瑞信亦首当其冲,中伏的瑞信客户恐因此蒙受巨大损失。

  Greensill提供的供应链融资服务(reverse invoice factoring),即先代客户向供应商找数,供应商可凭相关收款报价单收款,供应链融资公司之后再向客户追收款项,从中收取服务费,这变相将坏帐风险转移至Greensill身上。




  相关资金来源是将债权包装成类似债券的投资工具,再推销予瑞信旗下的相关供应链融资基金。这些票据有第三方保险公司承保,得以享有高信用评级,可是Greensill信用保险申请近期被拒,Greensill无力承受债务,破产收场。

  有关操作,听起来熟口熟面,将高风险贷款包装成稳阵债券出售,某程度上根本是次按危机翻版,只是规模较小,今次亦未有火烧连环船。

  惟不论怎样包装,都不能改变经营不确定性及坏帐风险,顺境时或许不出问题,经济下行时,Greensill所承担的风险旋即暴露。

  使用这类融资的企业,实际上欠下金融机构的钱,但技术上不属于债务,会应收帐混在一起,风险于是被隐藏。

  Greensill所犯下的错误十分经典,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史密斯(Adam Smith)早于18世纪便在《国富论》中探讨高利贷时便提到,若贷款利息超高,则必然大部分资金都会落在挥霍无度的人手中,因为只有这些人才愿付高息。

  金融海啸后,为了避免重蹈覆辙,银行业痛定思痛,加强风险管理,惟Greensill爆煲、Archegos爆仓等事件还是难以避免。幸好目前看来这只是个别事件,投资界普遍认为损失无系统性风险。

  每当市场出现危机,总有意见指出要加强监管,可是观乎历史,贪婪实在太过强大,几乎无法驱除,每次危机爆发只会令它潜伏,条例收得再紧,日子一久,大家松懈了,就会乘机反扑。

  要驯服贪婪,还是要利用市场的力量,肇事的Greensill并非上市公司,不能沽空,外界欠缺诱因深入调查其财务,若然其股票有在公开市场挂牌,事件或许不至演变至如今地步。

  上市公司当然不一定是品质保证,再严密的披露要求也有限制,难以做到完全透明,否则就不会有在法兰克福上市的德国金融科技公司Wirecard假帐问题。

  关键在公开市场有沽空机制,找出公司的问题并公开是被鼓励的,公司股价上会有反映,做足功课的人获奖励,沽空机构因着自利贪婪出手,反而协助维持市场健康发展,Wirecard的问题亦有赖于沽空投资者穷追猛打,才被揭穿。

  摘录自香港经济日报

分享:
返回国际动态
上传图片
仅支持JPG、GIF、PNG图片文件,且文件小于5M
 
评论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通立场 
登录 后发表评论,立即 注册 加入会员。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顺序 ↓倒序
  • 暂无读者评论!
评论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通观点
登录 后回复评论,立即 注册 加入会员。
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顺序  ↓倒序
  • 财金博客
  • 理财/管理
  • 健康人生

  • 时尚艺术
  • 吃喝玩乐
  • 全部
  • 财金博客
  • 理财/管理
  • 健康人生

  • 时尚艺术
  • 吃喝玩乐
  • 全部
more on Column 
新  一个月内新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