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发表时间 2020-11-30 13:51:33
当西方挣扎于“黑暗冬天”之时,抗疫模范生中国的经济复苏动力不减。最新官方制造业PMI连续第9个月扩张,录52.1的逾三年高点,其中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续一马当先。鉴于此,央妈正部署从“逆周期”政策框架转至“跨周期”。
生产端持续复苏,纺织服装业拖后腿
国家统计局周一(30日)公布,11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2.1%(市场预估:51.5%),按月升0.7个百分点,创2017年9月以来最高。从分类指数看,升势主要由生产及新订单子指数带动,其中新出口订单连升7个月,显示海外经济体对中国产品需求强劲。
中国最新官方制造业PMI连续第9个月扩张,录52.1的逾三年高点。
成功控制肺疫疫情蔓延的中国,生产端持续复苏从11月高频数据早见端倪。无论是炼油厂开工率升、螺纹钢库存降,还是创纪录的粗钢产量、飙至7年半新高的铜价,都显示制造业加速恢复增长。
尽管生产红红火火,但从业人员指数仍录49.5%的临界点以下,显示企业对招聘保持谨慎;而小企业PMI表现明显逊色于大中型企业(纺织服装业PMI更低于临界点),加上工业企业应收帐款增速上升,反映现金流压力加大,小企业经营步履唯艰并未根本改善。
重点将转应对更长期风险及结构挑战
一边是国内经济整体复苏势头强劲,另一边是行业恢复情况不均衡,上周强调“尽可能长时间实施正常货币政策”的央妈,如何把握回归常态步伐的节奏,避免逆周期政策过早或过度“退坡”冲击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考验不小。
值得一提的是,央妈在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特别提及“搞好跨周期政策设计”,是继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及“跨周期”后,再意有所指。到底何谓“跨周期”?即政策焦点不再仅关注眼下或短期波动,而将转向应对更长期风险及结构挑战;对中国而言,后者包括国际环境变化、人口结构老化、地方隐形债务、地产价格高企等。
中国决策者的眼光似长远过无底限放水的西方世界,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的创始人达里奥近日就指,倘若在接下来的6个月,美欧泥足深陷于大流行,直到受控或六成人口治接种疫苗,资金将继续流向增长和可预测的地方,那就是中国。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