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作者为资深投资者。
未来三个月至三年,中港美都面对三大诉求,处理不好,谁缺谁死。这三大诉求是什么?
(A)美国缺厕纸
(B)港美官员缺脑袋
(C)中企缺水
(A) 厕纸
年中以来,笔者一直谓,今个圣诞最好的礼物是送厕纸,不少人认为我是讲笑。但踏入11月,美国真的开始缺厕纸,原因是新冠肺炎失控。
新冠肺炎在美国已不是新事物,但为什么年中不缺厕纸,要到圣诞才缺厕纸?
笔者读地理,其中有海洋学,浪在千里外受风、水流等驱动,在离岸数千米处形成涌浪或长浪,浪顶平滑,并无浪花,不会死人,亦不会翻船,不识者认为风平浪静,船家就知祸将至,要湾水。当浪涌至近岸,由于海床浅了,浪便开始转急,成白头浪,到浪近岸,岸边有礁石,浪拍岸成惊涛骇浪,此时才知浪恶,迟了。
厕纸事,又怎扯上?
(1)年中时大城市人口未向乡郊迁移,如今迁移了,购物不便,以前要的厕纸量便要加贮,需求量便大了。
(2)今年冬天将会较严寒,中国方面更会是60年来最冻。雪封路,你能不多贮厕纸?
(3)严寒天气会加剧新冠肺炎症爆发,自然又要多厕纸。纸巾、面罩。
(4)不少Mall结业,少了超市(厕纸供应点),仍开业的超市要承受更多需求量,一时入货少了,货架便缺厕纸。
(5)上述四个因素迭加便成礁石,就是圣诞缺厕纸,而Summer holidays不缺。
不要以为厕纸事少,在现代文明社会,厕纸是开门七件事的第八件事,古人不将厕纸列入七件事中,是因为古人用蕉叶、用竹叶,今人“手技”差,用不了蕉叶、竹叶,无厕纸,能不苦?
摩登的开门八件事中有缺,其他的民生物品也会否缺,可以。此即今冬在美不好过,穷人将如何?食无粮,出无厕纸,会否多了人上街?
(B) 港美控疫官员缺脑
港控疫官员如何缺脑,我不多说,只不过他们不会因他们缺脑而无粮出。中国古代疫官、疫医,如解决不了疫情,是要斩头的。因此中国自汉以降,逾350多起疫情,都得以解决。因为不解脱,有关官员会人头落地。这是责任制的最大体现,香港虽有班问责官员,不知怎么问责!看来这些庸官都应一炒了之。
港美官员最擅长的挡箭牌是人权,港官员更加多个两制,阿爷那一套香港行不通,妈呀(),括号里的字你可填我不便写。
病毒是无国界,也不讲主义,也不认制度,管你是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河水制、井水制,一如明医吴有性言“戾气之所至,十室九空”。
美国就是讲资本主义的优越性,讲重人权,所以不隔离、不戴口罩。但他们忘记翻圣经,古时淋疯病人,是否被隔离、禁闭于荒谷?当未有效医疗手段时,禁、管、隔是唯一阻延病情扩散之法。
我们今时殖民地的遗民官员,请你翻看殖民地医史,喜灵洲不是用来禁闭淋疯病人吗?而尖沙咀的乐道,英文叫Lock Road,是真有个闸锁住,凡有性病妓女,一定要被关押于此,直到痊愈为止。我们今时控疫官员是否忘记了你们殖民地师傅的优良传统,怎会今时儿戏,疏忽至阿妈可以去探仍在隔离的阿仔。然后带来全城又再严控?千日道行一朝丧,怕是防疫官员脑进水。不过,他们仍可高薪粮准,但不少商家则要结业,打工仔要失业。
如果负责的官员肯拍心口讲,有一宗病例,集体扣薪一日,如肯这样,笔者会建议各商户成立个奖励基金,凡一日零增发,奖薪一日,作为买怕又好,奖励又好,好过被“揽炒”。
官员缺脑外,亦缺个心,结果心一软,便陷入:病一增便收,一收便经济死,经济一死又放,一放病又增。这个循环不也是原地踏步?不是,美国言,时间一长,便床头金尽,有钱变无钱,无钱便踎街,这不是理论,是在美国发展中,美国政府的失业救援在12月便停止,有730万人将“断粮”,香港又如何,估计再如斯拖拖拉拉,疫挥之不去,香港实瓜得(完蛋),工人瓜得,供(楼)人瓜得,你估地产股瓜不瓜得,恒指瓜不瓜得?
年初疫起之时,笔者曾建议港府在喜灵洲建大型隔离营,喜灵洲做过淋疯病人禁闭地、越南难民营,水电厕齐。港府亦确有人去视察过,回应是,建筑物残旧,不做。笔者已知香港瓜得。
喜灵洲四面环海,不听话的阿妈游水去探仔呀?探不了,又怎会有今波之疫?
今时重提喜灵洲,要建个3万人的隔离营也不难,港工人搞不掂,叫亚爷派施工队来,三个月必掂,凡入境者,凡检测呈阳性者,有病征者,均送喜灵洲隔离,病人在岛上有充足活动空间,不用怕闷,只是无人探到,隔到好才出来。
笔者今时再提,因为亡羊嘛,还不补牢?各位大官,经跳舞阿妈这一探,应知今时在市区的隔离是无效的。
希望高官对喜灵洲建隔离营一事作个积极研究,不要敷衍我,而是要向全港会手停口停的市民负责。
(C) 中企缺水
昨文(23日)介绍了人行行长易纲的人行风险管理政策,表明会严控风险,于是有企业一有违债压力,便速速破产,这便搞出个新债名目来,叫“逃废债”,其实是企业不负责任地卸膊,阿爷怎不知这条跷,所以祭出对“逃废债”零容忍的口号。此即,不要闪电拉闸走路,阿爷说责任要分明,不可以破产来敷衍了事,不然也只鼓励了可以不负责任的破产,自然可以不负责任的借债。
上述三缺,确是谁缺谁死。至于下述一缺,则是谁缺谁难,要好好留意。
(投资涉风险,每投资者承受风险程度不一,务必要独立思考。笔者会因应市况而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