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于1972年加入香港《大公报》,至移民加拿大前已升迁为编辑副主任,且为报社撰写与财经有关社论。于1999年回流香港,并受聘于证券行,创办研究部,和任研究部联席董事高职,对金融经济更具深度专业。于2006年转职NOW电视,任财经台主持及评论员,对香港、内地以至欧美经济金融动态作专题深入分析,和每日接受观众电话的个别股票问咨,以图表技术和基本因素简明扼要提供专业意见,深为观众欢迎;为香港、日本、中国大陆及台湾等地报章、杂志、财经网站撰写财经文章、专论
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的生产于2025年1月份,出现明显减少至临界点以下的略为收缩水平,乃受是月份有春节长假期的传统季节性因素影响,但制造业的原材料库存和进口订单只是稍为减少,加上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和出厂价格续处缩减,更重要的是国家积极主动推动有效内需,相信制造业生产短期会重新纳入回升大轨道。
春节长假期使制造业生产和工作日大减
来自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最新资料,PMI于2025年1月份仅处49.1(见表),环比回落整整1个百分点,相对于2024年12月份所跌的0.2个百分点有明显扩大,并回落至临界点50以下的收缩水平,结束去年9-11月连续3个月皆逾50的临界点相对佳态。
PMI之再度跌落50以下之因,乃制造业的(一)“生产”明显减少,并可见分类指数于2025年1月份环比大幅回落2.3个百分点,并跌至49.8和由2024年12月份52.1之扩张匆匆转为收缩,环比跌幅更比上月所跌的0.3个百分点扩大整整2个分点,很主要受到2025年1月份的29日至31日为乙巳蛇年年初一至年初三假期,这之前的好几日已是春节黄金周的“春运”,工人要提早赶回乡团聚团年,工厂暂停工停产;而是月更有1月1日为元旦假期,故整个月的31天只有23天为生产日,使制造业生产大减。
同样因为月份的假期多的关系,故制造业的(一)接订单的工作日亦有限,使“新订单”分类指数于2025年1月份回落至49.2,环比大幅下降2.3个百分点,结束2024年12月份51和环比升0.2个百分点、11月份50.8升0.8个百分点和10月份升0.1个百分点至50,连续三个月皆处临界点以上的扩张水平之况。
要注意的是“新订单”中(I)“出口新订单”,跌速较快和跌幅较大:分类指数在2025年1月环比大跌1.9个百分点和滑落至46.4低位,而2024年12月份达48.3上升0.2个百分点和11月份48.1大升0.8个百分点,之前的10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和9月份跌1.2个百分点至仅47.5的劣况。出口新订单再反复增加,相信会受到东盟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需求稳增的支持;但美国经济假稳定和欧洲存困日甚,都为中国商品出口带来不轻困扰。
出厂价及购进价格低过临界点有利争取新订单
至于其余两类订单中的“进口订单”,分类指数于2025年1月份环比下跌1.2个百分点至48.1,但比“出口新订单”之况还是稍稳略好,意味政府的积极主动推动有效内需作为确保经济稳中有进发展的政策,渐生预期良效,稳定境内的订单需求。
和(III)“在手订单”,分类指数于2025年1月份环比稍跌0.3个百分点至45.6,而2024年12月份环比增长0.3个百分点处于45.9低位。
再从(三)“采购量”,便可预期制造业的接单和产销前景不错:于2025年1月份环比下跌2.3个百分点而为49.2,相对于2024年12月份达51.5环比上升0.5个百分点为差,同样是受到是月份的制造业的生产和工作日有限的影响。制造业企业渐次回复信心。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大升显对前景信心好转
尤其难得的是制造业能够(四)维持低的经营成本,亦为未来向好发展的有力保证:(1)“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于1月份环比上升1.3个百分点仍处收缩的49.2,而(2)“出厂价格”随之回升0.7个百分点低处47.4,对有助于强化接单竞争力。
尤其难得的是(五)制造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于2025年1月份达55.3而环比飙升整整2个百分点,扭转2024年12月份环比跌1.4个百分点处53.3,并回升至“55”以上的“较景气区”,显制造业对业务前景回复较大的信心。
习近平表经济回暖促实施积极有为政策高质发展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发表2025年的新年贺词,十分明确地指出“中国经济回暖向好”,并指出要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政策,聚精会神抓好高质量发展,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保持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并强调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要积极推动全球治理变革,以应对当今世界变乱交织之局。以我为主的建设和提升好本国经济,始能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有强大的话语权。
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 | ||
| 指数 | 月环比(个分点) |
1月/2025 | 49.1 | -1.0 |
12月/2024 | 50.1 | -0.2 |
11月/2024 | 50.3 | +0.2 |
10月/2024 | 50.1 | +0.3 |
9月/2024 | 49.8 | +0.7 |
8月/2024 | 49.1 | -0.3 |
7月/2024 | 49.4 | -0.1 |
6月/2024 | 49.5 | 持平5月 |
5月/2024 | 49.5 | -0.9 |
4月/2024 | 50.4 | -0.4 |
3月/2024 | 50.8 | +1.7 |
2月/2024 | 49.1 | -0.1 |
1月/2024 | 49.2 | +0.2 |
12月/2023 | 49.0 | -0.4 |
11月/2023 | 49.4 | -0.1 |
10月/2023 | 49.5 | -0.7 |
9月/2023 | 50.2 | +0.5 |
12月/2022 | 47.0 | -1.0 |
12月/2021 | 50.3 | +0.2 |
12月/2020 | 51.9 | -0.2 |
12月/2019 | 52.2 | 持平 |
12月/2018 | 49.4 | -0.6 |
资料来源: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CELP)及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
资料整理:黎伟成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