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发表时间 2024-08-13 11:12:56
在香港这个商业社会中做设计“搞艺术”,被视为“无钱途”又难找到出路,导致许多年轻人就算修毕相关课程,也对踏入设计行业却步。
惟在行内打滚超过20年的本地设计师张溢轩(Alexander)就坦言,设计师的路并非外界想象中难行,而且可以很多元化。关键是勇于在不同领域中作出尝试,找到适合自己的范畴,自然找到在本地设计生态圈生存的钥匙。
本地设计师张溢轩认为,设计师能走的发展道路不只一条,并分享多年来如何经营多重身分的多职人生。(彭大伟摄)
张溢轩于2000年在英国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Central Saint Martins)修毕设计硕士课程后,便回流香港,多年来坚持以自身专业和才艺,经营多重身份的多职人生,“做设计并非外界想象中死板,可以从多方面寻找工作机会,把对于设计的兴趣演化成多面向业务。”除了在不同行业为产品、服务担任平面设计师,张溢轩亦曾于多间设计学院和大专院校担任讲师,甚至同时为家族生意打理奖杯奖牌的设计及业务开发、开设别针饰物零售平台、创立运动紧身裤品牌等,采取多栖发展的策略。
接触各类事物 利激发创意
他笑言,做设计本就需要千变万化,于不同行业的领域范畴吸收经验,接触各类型的事物,才能激发出创意。他也曾经为商业元素较重的计算机周边产品公司、证券公司做设计;亦曾在主打创意美感为主的时尚公关及制作公司担任设计师,“切忌规限自己,只为特定行业做设计,应该接触和了解每个领域和行业的需求,才可以发挥,商机自然就会出现,能在本地设计生态圈生存。”
他也提到,设计师除了要从各方面吸收艺术创意的经验,也应该要学习和留意商业考虑下的柔韧性,懂得从客户立场思考,和不断作出沟通,“也曾遇过提出奇怪、不合理要求的客户,这时候就要懂得说话,多以对方的想法作出发点,再提出意见,才容易达成双方共识。”他补充,设计师的必备专业是设计与创意,但另外也讲求的就是沟通能力,才能把专业想法有效的传达出去。
张溢轩表示,做设计不一定只是坐在计算机前面画画,也可以透过从事教育工作,“一方面传递知识,教育下一代;另一方面就从年轻人身上学习,开拓自身的眼光,对我做设计的职涯很有帮助。”他提到,每一代的年轻人对设计和文化,以至他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都有变化。作为设计师就需要捉住最新潮流,顺应时代的转变做调整,“在教书的过程中,了解更多以往未接触过的事物,就如动漫,我都是从学生口中得悉信息,然后再构想如何将这些趋势,融入设计元素中。”他补充,看得愈多听得愈多,时刻保持好奇心,想法才能更有创意更丰富,才能够更全面地做设计。
从青年身上学习 扩阔眼光
除了以上提及的职务外,张溢轩目前也正为家族生意,打理奖杯奖牌的设计及业务开发,改造传统“沉闷”的奖杯奖牌以及颈绳设计,变得更新颖,吸引不少中小学教师订制。
张溢轩也正为家族生意打理设计及业务开发,将传统的奖杯奖牌以及颈绳设计改造,变得更新颖,吸引不少中小学教师订制。(彭大伟摄)
打理家族生意也并非容易,他曾因提出新想法而遭受质疑,“第一关就是我爸爸,当时我提出要将公司的标志加入到颈绳上,爸爸就很反对。那么我就只能利用以往与客户沟通的方法慢慢说服他,让他了解这是宣传方法之一,也是一个认证。”张溢轩透露,最终加上标志后,生意反而上升。他直言,设计师不能只有创意头脑,亦应该有商业头脑,才能走得愈来愈远。
张溢轩曾经与好友创立运动紧身裤品牌,为欧美和日本女性运动员度身订造运动紧身裤,一度深受欢迎。(受访者提供图片)
不过他亦坦言,并非事事顺利,他曾与好友创立运动紧身裤品牌,为欧美和日本女性运动员度身订造运动紧身裤,一度深受日本和外国人欢迎。可惜最终因好友需优先处理私事,最后搁置相关计划,“与厂商和客户的沟通、了解市场需求过程中学到不少东西,未来不论在接其他商业项目、抑或在教书、甚至打理家族生意时,都能加以应用。”就算计划暂时无法继续,都不感到可惜。
首开个人艺展 把握机会实现梦想
相信每个艺术家、设计师都会有一个梦想,就是开设个人艺术作品展,将作品与其他人分享。
在设计界努力多年的本地设计师张溢轩(Alexander),近日就宣布将于10月初举行的首个个人艺术展“Eyeconic《Look at me》+- Emotional Blindness”,以镜子作为载体,意味着观众能透过镜子反射影像,看到主观意愿以外的自己以及他人,从而客观地重新审视自己与周遭人事的连结。
镜子作载体 第三身看自己
张溢轩坦言:“在已经努力了20多年,是时候把握机会,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要实现梦想了。”他补充,是次对他来说是一大突破,亦感恩父母为他带来是次概念想法。
他忆述,有天在公司处理奖牌事务时,发现有部分奖牌不见了,父亲提议看闭路电视,然后一家人聚在一起看片段,他就开始留意每个人的行为动作。“惊觉自己的行为举止、说话语气,并非如自己想象中一样,带来反思。”也令他决定,希望观众能利用镜子,以第三身看自身,正视情绪。
他更特意尝试以人工智能(AI)创作展览主题曲:“其实AI并非外界想象中恐怖,我们应该加以尝试应用,将其好的一方面展示出来。”
摘录自香港经济日报。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顺序 ↓倒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