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于1972年加入香港《大公报》,至移民加拿大前已升迁为编辑副主任,且为报社撰写与财经有关社论。于1999年回流香港,并受聘于证券行,创办研究部,和任研究部联席董事高职,对金融经济更具深度专业。于2006年转职NOW电视,任财经台主持及评论员,对香港、内地以至欧美经济金融动态作专题深入分析,和每日接受观众电话的个别股票问咨,以图表技术和基本因素简明扼要提供专业意见,深为观众欢迎;为香港、日本、中国大陆及台湾等地报章、杂志、财经网站撰写财经文章、专论
中国的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于2022年8月份续现放缓之象,显然受到上半年的增量可观,而呈饱和须作整节,但以商业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仍保持增长,委托贷款、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债券融资净额等则出现急剧增长,意味社会融资市场渐次发挥到应有的作用。惟委托贷款、非金属境内股票融资和政府债券净融资等,仍有待提升。
委托信贷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增量飙升
来自中国人民银行所发布的《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报告》显示,全国社会融资的总规模增量于2022年8月份仅达2﹒43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5571亿元或17﹒9%,跌幅无疑相对可观,却不用过份忧虑,乃因这是在上半年快速增长后的调整,可以接受。特别是社会融资规模于2022年上半年确有迅猛的增长态势:(1)由1-3月份组成的一季度累计12﹒06万亿元,同比增17﹒77%,扭转2021年回落7﹒88%之态,到(2)4-6月份的21万亿元的增幅18﹒77%,更进一步略为扩大,为近年相对可观的增长,由是(3)下半年的增量有所缩减,是毫不出奇的事情,而7月份的增量7561亿元减28﹒66%,到8月份所减的17﹒9%环比已是少减10﹒34个百分点,使1-8月份累计24﹒77万亿元的同比增长进一步提升至23﹒13%。
此象可解读之处,为(甲)即使国民经济于过去大半年受到新冠肺疫在全国多地散发多发的冲击,但国家积极主动持续不断出台多种多样的财政、货币政策措施,促投资带消费增就业等作为扩大有效需求的力量,提振各业的发展和投资信心及信心,制造业在2022年前8个月的固定资产投资的同比增长,就保持于10%的双位数的良好水平。(乙)社会融资市场若干项目有较快速发展,所涉的融资略计额度可观,现时出现相应的调节,是可预期的变异,重要的是此反映出金融机构积极地发展资本市场。
从两个方面评释。表现理想的项目,有(一)对实体经济发放人民币贷款,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于2022年8月份达1﹒33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多增631亿元或4﹒7%,反映出央行通过多个货币政策和相关措施,促以商业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积极支持经济社会的更稳定的复苏。国民经济增长于2022年8月份环比止住7月份略为放缓而全面回升,于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国内疫情散发多发的不利局面之况底下,算是难得表现。
惹人注目的,当然是(二)委托贷款:于2022年8月份的增量达1755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177亿元,大幅增加8﹒91倍之普。委托贷款由委托人提供合法来源的资金,而委托业务银行会根据委托人确定的贷款对象、用途、金额、期限、利率代为发放、监督使用,并协助收回的贷款业务;委托人通常政府部门、企业单位,亦有个人,本属可靠性和稳定性相对颇高的融资,政府应该作出支持。
和(三)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于2022年8月份净增3485亿元,同比多增3358亿元或26﹒44倍。由是企(事)业单位期内的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皆净减,可见事出有因也。企业增大利用融资市场谋取资金,属好事。
企债股票融资政府债等项目亦渐见走稳
至于其他融资项目,即使增量有所放慢或减少,情况亦比前此要好,如(四)企业债券融资(Enterprise Bond),于2022年8月净增8614亿元同比减少9178亿元或51﹒85%,而2020年同达8614亿元同比减9178亿元或51﹒85%。此为股份公司而在中国有一部分属非股份公司发债,通常是依照法定程序发行和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债券,获金融机构积极支持特别是非股份公司的企业机构债券融资,有颇不俗的发展前景。
(五)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于2022年8月份达1251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27亿元或15﹒78%,上市公司增加在股票市场的融资意欲,显然较弱,与股市市况和经济表现当有密切关系。
(六)政府债券融资,增量净额于2022年8月份达3045亿元,同比减少6693亿元或68﹒73%。人行于2019年12月份起将“国债”和“地方政府一般债券”纳入社会融资规模统计,与原有“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合并为“政府债券”指标,指标数值为托管机构的托管面值。
较差劲者,为(七)信托贷款,净减472亿元,较2021年同期少减890亿元或65﹒34%,尚可。信托贷款为受托人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将委托人存入的资金,按指定的对象、用途、期限、利率与金额等发放贷款,和负责到期收回贷款本息的一类金融服务,而委托人在发放贷款的对象、用途等方面有充分的自主权,又可利用信托公司在企业资信和资金管理方面的优势,增加资金的安全性,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