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管理【FOCUS】
打印logo打印本文章电邮logo字体:
分享:
阿里拨“云”见日,押注“计算”基建前景
评论评论:点击率点击率:

发表时间 2025-02-21 15:36:46

   拨“云”见日,电商“老钱”一族阿里巴巴(09988),受益“云”的估值重估或才刚刚开始。豪言“未来三年集团在云和AI的基础设施投入,预期将超越过去十年的总和”,阿里首席执行官吴泳铭的另一身份即是云智能集团首席执行官。经历“骗子”争议、营收沉寂、价格大战、上市落空……阿里云如今王者归来,成功之道在于十几年如一日,押注“在线”和“计算”的价值。


一早认清“在线”二字价值


   风生水起的AI大模型,若离开了云,或许只是一座信息孤岛;恒河沙数般的终端、APP、大模型,唯有通过云的连接,方能实现协同运行和功能扩展。一早认清“在线”二字的价值,阿里云自2009年成立之初,即旨在打造“云端运算/云计算”这一AI时代的基础设施,而公司口号亦是,“计算,为了无法计算的价值”。


阿里云创始人王坚,一早认清“在线”二字的价值。


   阿里周四(20日)傍晚公布的第三财季(截至去年12月底)业绩显示,云业务收入增速从过去4个季度的3%、3%、6%、7%,重回双位数的13%,录两年最高。尽管营收占比11%仍远低于核心业务淘天集团的48%,但正如摩通所称,市场对其增长的核心叙事,短期由电商货币化驱动强劲复苏,中长期则将依托云计算和AI的盈利释放。


史上云建设周期最大的三年


   何解云势成阿里未来的新引擎?抛开绰号“东邪”的吴泳铭预告,“未来三年可能是集团史上云建设周期最大、最集中的三年”,更具启发的,或许是有“博士”之称的阿里云创始人王坚,对云这一关键基建的先见之明。


云智能集团首席执行官吴泳铭预告,“未来三年可能是集团史上云建设周期最大、最集中的三年”。


   十多年前,当不少互联网大佬纷纷视云为“新瓶装旧酒”式的忽悠,王坚坚信,“在线”是AI时代的关键词,“数据”将成为新财富,而“计算”这一公共服务,离不开基础设施--云。从阿里小贷第一个登上阿里云,到手游公司米哈游、冬奥、春晚、数字政府,再到汽车、金融、社媒、酒店等众多行业纷纷上云,最终依赖云的计算能力,将成为衡量业务、创新、经济成功的标准。


规模效应成就翻天覆地变化


   借用计算机理论大师Edsger Wybe Dijkstra的比喻,婴儿爬行速度的1000倍相当于超音速飞机的速度,尽管二者并不具备可比性,但足以说明,规模效应或令事件产生翻天覆地变化。而从英特尔的第一个CPU仅有2000个晶体管,到苹果M3 Max芯片拥有920亿个晶体管,再到英伟达Blackwell GPU拥有2080亿个晶体管,正正显示基础设施的重要。


阿里云为央视2025春晚直播,提供全球云基础设施和通义大模型AI技术支持。


   难怪阿里认定,云计算是规模效应和网络效应同时具备的生意模式,尤其是现阶段而言规模效应至关重要。若对比全球第一把交椅的AWS,上季收入按年增19%至288亿美元,预计今年资本支出千亿美元,关于“云”的传奇故事远未结束。


   撰文:金子安

分享:
返回【FOCUS】
上传图片
仅支持JPG、GIF、PNG图片文件,且文件小于5M
 
评论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通立场 
登录 后发表评论,立即 注册 加入会员。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顺序 ↓倒序
  • 暂无读者评论!
评论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通观点
登录 后回复评论,立即 注册 加入会员。
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顺序  ↓倒序
  • 财金博客
  • 理财/管理
  • 健康人生

  • 时尚艺术
  • 吃喝玩乐
  • 全部
  • 财金博客
  • 理财/管理
  • 健康人生

  • 时尚艺术
  • 吃喝玩乐
  • 全部
more on Column 
新  一个月内新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