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s每日专题
专题

SU7车祸三谜待解,“信任阈值”考验智驾乌托邦

评论评论:点击率点击率:2025-04-02 14:53:10
打印logo打印本文章电邮logo字体:
分享:

   小米(01810)首款车型SU7,上周六(3月29日)在安徽高速发生致命车祸,多个谜团尚待拆解,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悲剧为各路车企大干快上式的“智驾”乌托邦敲响警钟。令人目眩的硬件配置、标准路测之外,各大品牌如何确保“Corner Case(罕见案例)”情境下的安全,势成第一卖点。


智驾辅助、电池、车门


   自动泊车、智能变道、紧急避让……短视频、自媒体、车企“百团大战”时代,关于“智驾”的神乎其技营销几乎无日无之。行业普遍仅处于L2级(辅助驾驶)阶段的事实,以及要求驾驶者时刻保持警觉、手不离方向盘的忠告,反淹没在技术乐观信仰的主流叙事之中。


疑团之二是,标榜采用14层硬核物理防护的电池为何会起火(小米确认非自燃)。(网上图片)


   这次SU7车祸事件,小米向警方提交的讯息摘要显示,从NOA(智能辅助驾驶)发出“请注意前方有障碍”提示并开始减速,到被接管进入手动驾驶状态,间隔仅2秒,引发第一个疑团--NOA预警是否及时。疑团之二是,标榜采用14层硬核物理防护的电池为何会起火(小米确认非自燃)。疑团之三是,车门内配置机械把手可在断电时应急开启,而为何死者家属声称“车门锁死”。


Corner case隐患足致命


   抛开上述三大疑团,姑且不论是驾驶者操作不当还是小米汽车设计缺陷;事发路段当时因施工修缮而用路障封闭车道、事发时间为夜晚、系统可确认最后时速高达97公里,更提醒所有人,智驾系统当前最大短板在于,无法胜任概率低至0.1%却足以致命的Corner case。


   尽管SU7是小米唯一未有配备激光雷达(擅长远距离探测)的车型,但中国车企大多以“满汉全席”式的摄像头+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高精定位来强调安全,却可能忽视了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算法未成熟,无法处理Corner case的隐患。


SU7是小米唯一未有配备激光雷达(擅长远距离探测)的车型。


   即使是标榜“纯视觉”路线的特斯拉,即依赖摄像头实时收集数据,并训练神经网络处理各种复杂场景,亦不乏Autopilot系统涉及致命车祸事件。


研发重点转极端情境应对


   这次事件之后,铺天盖地的“智驾”营销或将从“技术炫耀”转向“安全至上”(包括强调智驾系统局限),研发重点亦将转向系统在极端、边缘情境下的应对能力。


   面对理想和现实的鸿沟,终极经验仍是,在任何人机协作的场景中,永远保留“怀疑阈值”。


   撰文:金子安

分享:
返回专题
上传图片
仅支持JPG、GIF、PNG图片文件,且文件小于5M
 
评论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通立场 
登录 后发表评论,立即 注册 加入会员。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顺序 ↓倒序
  • 暂无读者评论!
评论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通观点
登录 后回复评论,立即 注册 加入会员。
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顺序  ↓倒序
  • 财金博客
  • 理财/管理
  • 健康人生

  • 时尚艺术
  • 吃喝玩乐
  • 全部
  • 财金博客
  • 理财/管理
  • 健康人生

  • 时尚艺术
  • 吃喝玩乐
  • 全部
more on Column 
新  一个月内新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