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很久沒有對香港問題發表意見了,今天忍不住說幾句。 1)香港政府宣布每位市民派錢1萬元,六月底完成登記八月派完。一萬元肯定不夠,暫且不說,大佬,等到八月人都破產了,企業也破產了。目前十分之一的就業人士可能或已經丟掉飯碗,五分之一的企業現金流受到嚴重影響。救人如救火,不要搞什麼電子平台銜接了,直接發支票可不可以?要知道,美國企業和個人兩個星期前就收到政府救援支票了。燃眉之急! 2)到目前為止,幾乎沒有聽到業主減租的消息。目前我們所遇到的困境,是疫情蔓延、信用坍塌和經濟停頓三合一的危機,百年一遇。哪怕極端人流阻隔不久有所放緩,消費正常化在可預見的未來也無法出現。商業租客多在水深火熱之中,拖到夏天,租戶可能出事一片,到時候租金或許降三分之一。共度時艱那麼難嗎? 3)去年社會運動和今年疫情爆發,香港樓價幾乎沒有怎麼下跌,因為大家都認為這是SARS翻版。這次不是,病毒會呈波浪式反覆出現,直至疫苗或社群免疫出現。而且全世界一起出事,逆全球化甚囂塵上。全球經濟U型復甦機會甚高。美國、中國都會一面央行印鈔票一面財政站在直升機上灑錢,你知道香港聯繫匯率下可用政策選項有限嗎?
需要威胁一下,空置税收起,都可以研究
很久沒有對香港問題發表意見了,今天忍不住說幾句。 1)香港政府宣布每位市民派錢1萬元,六月底完成登記八月派完。一萬元肯定不夠,暫且不說,大佬,等到八月人都破產了,企業也破產了。目前十分之一的就業人士可能或已經丟掉飯碗,五分之一的企業現金流受到嚴重影響。救人如救火,不要搞什麼電子平台銜接了,直接發支票可不可以?要知道,美國企業和個人兩個星期前就收到政府救援支票了。燃眉之急! 2)到目前為止,幾乎沒有聽到業主減租的消息。目前我們所遇到的困境,是疫情蔓延、信用坍塌和經濟停頓三合一的危機,百年一遇。哪怕極端人流阻隔不久有所放緩,消費正常化在可預見的未來也無法出現。商業租客多在水深火熱之中,拖到夏天,租戶可能出事一片,到時候租金或許降三分之一。共度時艱那麼難嗎? 3)去年社會運動和今年疫情爆發,香港樓價幾乎沒有怎麼下跌,因為大家都認為這是SARS翻版。這次不是,病毒會呈波浪式反覆出現,直至疫苗或社群免疫出現。而且全世界一起出事,逆全球化甚囂塵上。全球經濟U型復甦機會甚高。美國、中國都會一面央行印鈔票一面財政站在直升機上灑錢,你知道香港聯繫匯率下可用政策選項有限嗎?
reits是个骗人的玩意,尤其是现在的中国!
reits这个时候提出,挺有意思的,从长远看的话,的确有利于资本与社会磨合,降低一些社会问题,促进效率市场 但管放之间这里有很多利益的,从时机看,这个时候reits出来,实则有利于货币派,包括美元发钱的等,对于传统资产持有方,以及一些资产利益归属方会有一定打击,注意通胀吧(ETC笑而不语) 大家都想要利益大家又都不够努力,捣鼓来捣鼓去最终都会下传到底层,凡是不可着急,火车也需要停下补给燃料,要素潜力需要好的管理,以及时间孕育
reits这个时候提出,挺有意思的,从长远看的话,的确有利于资本与社会磨合,降低一些社会问题,促进效率市场 但管放之间这里有很多利益的,从时机看,这个时候reits出来,实则有利于货币派,包括美元发钱的等,对于传统资产持有方,以及一些资产利益归属方会有一定打击,注意通胀吧(ETC笑而不语) 大家都想要利益大家又都不够努力,捣鼓来捣鼓去最终都会下传到底层,凡是不可着急,火车也需要停下补给燃料,要素潜力需要好的管理,以及时间孕育
这时候设计好资本市场,包括法律、架构、制度、机构能力、市场监管等等才是关键,这里面有很多利益阻梗需要打通,当下很多推进,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妥解释,要明辨其中的立场问题,很多解释都似是而非
reits这个时候提出,挺有意思的,从长远看的话,的确有利于资本与社会磨合,降低一些社会问题,促进效率市场 但管放之间这里有很多利益的,从时机看,这个时候reits出来,实则有利于货币派,包括美元发钱的等,对于传统资产持有方,以及一些资产利益归属方会有一定打击,注意通胀吧(ETC笑而不语) 大家都想要利益大家又都不够努力,捣鼓来捣鼓去最终都会下传到底层,凡是不可着急,火车也需要停下补给燃料,要素潜力需要好的管理,以及时间孕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