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注册中医师,香港浸会大学的中医学学士及生物医理学士(荣誉)学士及香港大学硕士(MPhil),曾参与菲腊牙科医院研究。陈医师亦曾往内地义诊,闲时出席癌症病者讲座,为病友讲解中医对癌症看法。现为两女之母,鼓励母乳喂哺,崇尚自然,乐于和人分享中医养生之道,一起过健康的生活。
“天气真的很热!”Pauline说。
“的确热得像盛夏!潮流说排毒,夏天正是排毒的好季节!”我说。
“什么意思呢?”Pauline问。
“身体把不要的东西排出体外,有三个途径:大便、小便和出汗。大小便不通,大家都会留意,反倒出汗,却容易到忽略。
《黄帝内经》提到段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蕃秀的意思是万物繁盛壮美,万物果实饱满成熟。大家可留意,夏天至初秋,很多时令水果都续推出巿面了。大自然的能量都释放出来,所以瓜果的收成十分丰富。
我们人体也在释放能量,其中一个表现就是出汗了。夏天天气热,身体通过出汗,让体温维持在摄氏三十七度左右,以免过热。所以如果我们生病,尤其发热,身体汗出不多甚至无汗。
第二就是刚才提到的排毒。体内的寒气、湿气等垃圾,通过排汗除掉。如果我们做运动,或在夏天,日间正常生活都会微微汗出,除了排垃圾,也促进身体气血运行。
如果我们常在冷气房内,环境不热,当然不会出汗。有些地方,冷气更冷得像雪柜!这样汗出不了,更会受寒!不在夏天释放能量,没有顺应自然呢!”我说。
“办公室有冷气呀!”Pauline说。
“那只好在家的时间少开冷气,而且在放假的日子多到户外活动。夏天炎热,要避开正午的太阳,以免中暑。”我说。
“可以焗桑拿出汗吗?”Pauline问。
“所有被动的汗出都不及不上自己做运动出汗。因为我们做运动后,肌肉都得以放松,不是单单出汗。汗为心之液,津液经过阳气的蒸化,从汗孔排出,成了汗。而出汗,不是不停地出就是好,过量也会伤津。所以运动后要饮水。”我说。
“做完运动,很难饮热饮。”Pauline说。
“夏天能量释放得很大,但身体内部是空虚的,所以吃东西一定要温。不是要喝热饮,但饮品的温度最好和我们体温差不多。否则胃如一个热锅,冰冷的水下来会伤胃的。
夏天汗出较多,我们要补充水份,时令汤水是好选择。夏天内部相对虚弱,我们不要忘记调补脾肾,可以吃腰果和粟子。腰果能补脑养血,补肾,健脾,下逆气,止久渴。栗子能补肾,有养胃健脾、补肾壮腰的功效。天气潮湿,当然要健脾袪湿,可以吃淮山和粟米。淮山有益气养阴,补脾肺肾的作用。粟米健脾胃,除湿利尿。这些材料可煲成保健汤水,一家都合用。”我说。
“谢谢你,做完运动,出一身汗后就饮这汤!”Pauline笑道。
夏日袪湿素汤
材料(4人分量):
淮山1两、茯苓1两、腰果1两、栗子1两、粟米1条、生姜2片、蜜枣2粒
制作方法:
1.粟米去皮切块留须。
2.所有材料加水2.5公升,大火煲滚后改小火再煲1个半小时。
3.最后加少许天然盐。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