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发表时间: 2023-05-10 11:53:17
中国文史哲学士,收藏家,古董商,英国戴维德基金会(Sir Percival David Foundation)、牛津亜殊慕莲博物馆(Ashmolean Museum of Art and Archaeology)导赏员,足迹遍及外国及香港拍卖场、博物馆。国内宋代窑址考察团顾问,对宋瓷硏究独具心得。曾师从已故上海博物馆馆长马承源,现时为多个国内外私人收藏机构顾问。
继天下第二把第一把黄花梨交椅相继出现之后,黄花梨家具热潮方兴未艾,不少炒家天天提着灯笼,踏遍世界每一个旮旯寻找黄花梨家具仙丹,而刚好有一件出现在英国一间小型拍卖行。这下好了,强国炒家、中国台湾炒家、中国香港炒家、东南亚炒家蜂拥而至英国小型拍卖行,把预展会场挤得水泄不通,对拍品上下其手,是我预见必然会出现的场景!
十七世纪张岱题字黄花梨牙轿式肩舆
英国威立士拍卖行
5月24及25日,英国威立士拍卖行Woolley and Wallis连续两天举办中国艺术专场,其中一件拍品是张岱题字的“十七世纪黄花梨牙轿式肩舆”,估价只是区区的10,000-20,000英镑!
张岱(1597年-1689年)是明末清初的大名士,著作等身,是浙东四大史家之一。他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他在《琅嬛文集·卷五·自为墓志铭》的自述:“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劳碌半生,皆成梦幻。”
一生爱美成癖的张岱在一张黄花梨牙轿式肩舆的背板上,因应肩舆上雕刻的景物题字,我认为一点都不奇怪。何况,张岱并非家传户晓的历史人物。黄面孔的人多数不识,遑论外国人,因此题字造假的可能性并不高。
题字曰:天明晨寒偕二童子随行,其一抱琴,其一执壶至江边。山水青绿江风景盛,舟少人稀饮气之清画江之谧,似与天地合而为一,此自达之意深为吾想。张岱。
肩舆是山行的工具,后来走平路也以它为代步工具,由两人或多人用两长竽穿过肩舆两侧的孔洞抬扛而行。现代的滑竿、软兜便是由肩舆演变而来。历史记载清初京官三品以上,在京乘四人肩舆,舆前有藤棍双引喝道。四品自佥都御史以下,只乘二人肩舆,单引不喝道。皇帝乘坐肩舆轿子的时候是由8人或16人抬行,是皇帝在宫内往来时乘坐的代步工具。由此可见,肩舆不是平民百姓乘坐的出行工具,而是皇帝在宫内往来时乘坐的代步工具或高级官员出行时的代步工具,产量并不多,传世的就更少!
明黄花梨肩舆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记忆所及,黄花梨肩舆并没有在拍场出现过,遑论题字的黄花梨肩舆。唯一可以参考的是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的黄花梨肩舆,但没有题字。
来源应该没有问题。拍品不知何年何月远渡重洋,在荷兰落脚,经过不知多少年月日之后,辗转去到英国一间小型拍卖行,真是奇哉怪也!
人有不同的宿命,对象何尝不是如此!
如此一件佳器,老外竟然不识宝,送去英国一间小型拍卖行拍卖,而不是送去龙头大行。不过我相信这样的一张黄花梨肩舆引来大批狂蜂浪蝶是必然的!物以罕为贵,何况拍品还有一位大名士的题字!
未来十年八载,我相信这一张黄花梨肩舆会不停出现于拍场。至于会不会被炒上一亿港元,却是难说得很!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