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现任恒生银行首席市场策略员
中国人民银行及印尼央行周一(6日)向外宣布,正式启动中国与印尼双边本币结算机制。换言之,日后两国将能使用其本币进行双边贸易和直接投资结算,包括容许人民币与印尼盾作直接兑换、报价和银行间交易等,而无需经美元结算。上述消息对人民币当然属利好,但对美元则可视为利淡。意味人民币国际化又迈进一步。相反,美元的全球领导地位又退了一步。印尼作为亚洲第五大经济体,其愿意与中国成立上述机制当然具重要意议。也意味待明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一旦执行后,不排除有更多区内国家或会与中国达成类同协议,使人民币国际进程进一步壮大。
印尼背后的考量
印尼的举动不是纯粹帮人民币国际化,双边货币直接兑换及结算实在可减省不少交易成本。当印尼与中国之间的贸易不断扩大下,这成本的增加是不能忽视。所以可想象,当明年RCEP真正执行后,区内贸易不断扩大,而各成员国之间为减省交易成本增强本身竞争力,也会有压力要仿效印尼与中国的货币结算安排。亚太区是一个庞大市场,当大家开始逐步弃用美元结算而改为用人民币结算,可想象对美元冲击极大。
由于上述整个人民币与RCEP会员国之间的货币交易是不会经过“全球支付系统”(SWIFT),所以在往后SWIFT数字中相信也不会见到人民币在该系统的交易量会有所上升。但就可能会见到美元的交易量在不断减少并被欧元超越。另外,当人民币愈来愈被重视,可想象各国的人民币储备也会相对提升并利长远人民币走势。
(笔者电邮:enroll@hangseng.com)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