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作者为资深投资者。
“金融街”有个券商研报精选对4月2日特朗普解放日有个分析。
根据2月13日发布的总统令,特朗普政府将在4月2日发布对各国基于对等关税框架的调查结果及加征税率,其政策很大程度上随对手国反应而实时调整,预判对等关税具体政策的难度较大。然而,对等关税实施后,美国的有效平均进口关税水平将达到近100年来的最高水平,全球贸易体系和增长的“耐受力”将经受名副其实、百年一遇的“压力测试”,并产生深远的蝴蝶效应。
虽然理论上,特朗普提出的“对等关税”框架应综合评估关税、增值税(value-added tax,VAT)、汇率及各项非关税壁垒,但实际操作中,难以想象目前尚未完全到位的特朗普贸易团队在6至7周中对全球各国汇率操纵和非关税壁垒做出详尽的分析。尽管特朗普表示对等关税政策将非常“优美(nice)”及“公平(fair)”,但鉴于对长期形成的各国贸易形态、汇率和产业政策做出详尽和客观的评估需要大量的分析和验证,特朗普贸易团队对在短时间内完成这一目标可能心有余而力不足。
逻辑上,若要发挥最大杠杆作用,匆忙中推出的对等关税政策理应针对易于量化的标准,并且满足关税政策增加财政支出,缩减贸易逆差,以及促进制造业回流、增强制造业实力的三大目标。因此,对等关税的制定可能更多基于两大维度:1. 对美贸易规模:对美贸易基数大(税收收入高、制造业实力强)、或对美顺差较大(平衡对外帐户)的国家;2. 对美关税和增值税率:对美关税较高且增值税较高的国家。综合来看,欧盟、印度、巴西、越南、日本、韩国等国家或地区被加征对等关税的可能性较大。
对美贸易规模:2024年,美国主要进口来源国排名中,欧盟、墨西哥、中国、加拿大和日本位居前五,合计占美国总进口约56%;在对美绝对顺差额排名中,中国大陆、欧盟、墨西哥、越南、中国台湾位居前五,合计占约四分之三;而在相对顺差层面,越南、中国大陆、中国台湾、瑞士、印度、韩国等地对美顺差的相对规模较大,2024年对美顺差占本地区对美出口的比例均不低于50%(即对美出口高于从美国进口一倍或以上;图表一)。
与美关税之差:由于主要贸易伙伴与美国的双边关税税率数据不可得,我们使用加权平均最惠国关税税率作为近似。考虑在美国对中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加征关税之后,三国对美国双边关税已明显低于美国对三国的双边关税,故这里不再考虑三国与美国的关税之差。因此,在美国主要贸易伙伴中,印度、韩国、巴西、越南、英国、澳大利亚、欧盟等国家或地区的关税高于美国,而日本、中国台湾地区关税税率低于美国(图表二)。
增值税税率:美国主要贸易伙伴基本都采用增值税制度,而美国以直接税为主,不征收增值税。尽管欧盟贸易主席指出增值税属于国内税制,与边境关税性质不同,对进口商品与本土商品一视同仁,不构成贸易壁垒,但对等关税备忘录中已经提出并易于量化,增值税仍可能成为4月2日潜在落地对等关税中的部分。具体看,巴西、欧盟、英国、印度、墨西哥、中国大陆、加拿大、越南、韩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或地区的增值税税率都在10%或以上的较高水平,而中国台湾地区为5%(图表三)。
对等关税最大目标是欧盟
对等关税最大加征目标可能是欧盟,但也可能涉及日本、印度、巴西等国。
从以上标准判断,欧盟作为美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且美国标准的税率差约为22%,对美出口被加征关税的概率较高,最终欧盟对美出口关税可能达到15%至25%。同时,美国主要贸易伙伴中,日本、印度、巴西、越南等国也可能被点名,但以上国家均和美国就减免关税问题积极沟通、谈判,其出口商品被部分豁免的概率较大。
鉴于关税税率已超过“对等”水平,墨西哥、加拿大、中国可能不是本轮的重点目标。如果对这三国有效关税继续上调,则将比市场预期更激进。
对等关税的最终加征税率可能综合考虑(扣除)2月来已实施的关税。
对4月2日的特无谱日估了,有否估中,等着看。
投资涉风险,每位投资者承受风险程度不一,务必要独立思考。笔者会因应市况而买卖。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