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发表时间: 2020-08-07 14:52:19
方元,曾为一家跨国企业的高级行政人员,奔波于上海、台北、香港和新加坡。40岁前仍是负资产,欠楼按几百万元,没积蓄没股票,银行存款亦只有三个月左右工资,座右铭是“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后得《富爸爸穷爸爸》一书启蒙,决意改变理财习惯,学习投资,以十多年时间做到完全财务自由,做自己喜欢的事。
“读中文没用的,因为全国十几亿人口,每一个人的中文都好过香港人,所以应该读好英文才是。”
“有什么关系?”
“将来容易找工作,而且有竞争优势。”
他的理据是大陆要和世界接轨还有一大段距离,反而香港人国际化多年,所以从国际视野和接轨能力方面,港人都比大陆人优胜。
这位先生靠炒股票为生,也颇成功,自己也是大学毕业,却完全以功利主义看任何事,包括子女教育。
许多父母叫孩子努力读书、考入名校,目的就是为了找一份好工作,赚许多钱,安枕无忧。这样,读什么科目,都是从一个功利出发。
知识变成工具,唯一功用就是用作赚钱。孩子小小年纪根本搞不清好坏。当然,人家想孩子读什么,选择过怎样的人生,又好像不关其他人的事。不讲钱而工作,似乎太清高;但只为钱而工作,又好像有点肤浅。
现时大学的哲学课,基本上已经无人问津。即使是工程系,以前是尖子读的科目,现在又沦为鸡肋。最吃香的,除了传统读医和法律外,当然是商业和经济了。
他还有一套,就是把孩子要学课外活动,全部在深圳学,由羽毛球乒乓球这些国内强项,到绘画和音乐也在深圳。他认为这样的话,儿子有香港国际化能力之外,还有就是认识不少深圳大陆学生,普通话沟通能力好,还有最重要的就是建立大陆的关系网。
他认为将来的世界是大陆人的世界,若没有一个大陆的关系网,就一定很蚀底。所以他认为将来要成功的话,就有两大条件,既要具备国际视野和优良英语能力,还要有一流和庞大的国内关系网。
有时也十分佩服这些人,他们总有一套可以自圆其说的“道理”。
如果完全以功利角度出发,他应该是100分。但问题是读书为了将来赚大钱,认识朋友是为了将来可以凭借这些关系获取利益,那么人的情感价值去了哪里?
(photo:i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