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脉搏www.etnetchina.com.cn
美元汇率起风浪 英国预算稳信心
上传图片
仅支持JPG、GIF、PNG图片文件,且文件小于5M
 
评论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通立场 
登录 后发表评论,立即 注册 加入会员。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只看作者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返回正文
全部评论↑顺序
  • 2022-11-25 01:35:12疫情,美国感染的人多,基数大,重复感染多,有新冠后遗症多,这方面文章研究文章也多
    纽约联储:Long COVID Appears to Have Led to a Surge of the Disabled in the Workplace
    2022-11-25 01:22:53

    美国疾控中心cdc 新冠后遗症
    绿豆上传的图片

    [回 复]
  • 2022-11-25 01:49:44美国再次延长中国防疫医疗产品301关税豁免期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当地时间11月23日宣布,为应对新冠疫情,将把对中国防疫医疗产品的301关税豁免再延长90天,至2023年2月28日。此前的豁免期将于11月30日结束。
    [回 复]
  • 2022-11-25 10:03:15cp]关于新冠疫情防控,临床一线医生实在忍不住要说:对于传染病而言,只有必须严防死守和不必严防死守两条路,没有中间路线!!!
    以下为全文,供大家讨论。
    我(作者)是一名临床一线医生,同时负责医院防疫工作。疫情三年来,一直在关注、学习、实践各种防疫政策,一直在跟各种有风险没风险的患者打交道,参加过无数次外派支援核酸检测,自己和同行们所在医院也都经历过涉阳事件。其实早就想谈谈自己的想法,只是一直考虑自己“人微言轻”,又没什么粉丝,所以懒得行动。但经历了最近的一轮又一轮北京疫情,看了头条里太多“想当然”的发言,实在忍不住想说两句。下文可能没什么逻辑(想到哪说哪),也没啥数据(太忙了实在没工夫查阅和追溯),只谈结论。

    1.面对疫情,没有“中间路线”。
    我知道决定防疫政策的因素很多,我只从医学角度讲。新冠病毒不管多么受关注,都是传染病里的一种,都遵循传染病的“规则”。目前中国40种法定传染病,按说都应该“防控”,但为什么其中绝大多数没有严格要求?因为要么致病性低,要么传播性弱,要么二者兼具。可以想象,一旦出现鼠疫或霍乱这种甲类、烈性传染病流行,一定要严防死守;但面对流感、水痘、手足口病、菌痢这种传染病,谁会愿意花大量财力物力去严防死守呢?尤其流感,每年我国确诊基本都在一亿人次以上(从一个医生角度负责任的讲,临床漏报率非常高,因为没人把它当成威胁)。所以,对于传染病而言,只有必须严防死守和不必严防死守两条路,其判定标准就是某种传染病的健康危害到底有多大,卫生经济学上划算不划算,这是医学领域的基本常识,否则流行病学和公共卫生专科就没有存在价值了,只要有传染病就举国家之力严防死守呗。对于新冠病毒而言,同样应该如此,也就是说根本不存在“防到什么程度合适”的问题,而是要么“防死”、要么“放开”。所以,防疫政策的决定性因素是“我们到底怎么认知新冠病毒”,如果认定其危害极大,那就应该严格“动态清零”、严格落实隔离措施,至于怎么隔离和隔离多久,都是“细枝末节”的技术问题;如果认定其危害不大,那就应该“放开”,不再需要隔离,不再限制流动。显然,目前政策是基于国家认为其“危害极大”。这也正是目前争议所在,因为全球(尤其同种同宗国家地区)公布出来的奥密克戎相关数据显示其危害性不大,这与我们严防死守的政策并不相符。
    [回 复]
  • 2022-11-25 10:03:502.真的能做到“精准防控”吗?
    很多人发言抨击一些基层不够“精准”,以显示自己支持国家政策只是反对层层加码或一刀切。但亲身体验过的人,可能都会说“做不到”。很多时候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技术、人力问题,只是相关从业人员没法说出来。细节不多讲了,我在北京,也亲历了追踪病例的过程,在摄像头遍布的条件下、警察与单位保安一同查阅视频资料8个小时后,依然没能完全搞清楚那一个病例在2.5小时内到底密接了哪些人,最终不得不把那天“可能”接触过她或同乘电梯者,都视为密接。你说这精准吗?可不这样做,应该怎么做?这还只是追查一个病例轨迹,当疫情放大到一天几百上千新发病例时,你怎么要求“精准”?谁去“精准”?你怎么知道你做的就“精准”? 可能会有人说,一个地区发现一例阳性病例时,就应该第一时间全面精准防控,那就容易多了。是,说起来是“很容易”,但当你面对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病毒时,绝没有那么容易,因为你发现的一切都只是推测,你以为这是“0号病例”,但很有可能他已经是第10个了;你以为第一时间发现了他,但他可能已经传播一周了。
    3.大范围核酸检测有意义吗?
    肯定有,但跟奥密克戎的传播速度比起来,意义要小一些,如果再考虑采样规范性问题,意义又小一些。可以说,目前街头巷尾、公司企业内部那些采样点,可能操作规范度不足50%(或许还高估了)。我自己也支援采样很多次了,每次采样1000人左右,每一个我都特别认真,但能有70-80%合规我就很骄傲了。默认所有人责任心和技术都没问题,那么有采样者本身疲劳懈怠原因(谁穿成大白连续工作N 个小时也会如此),也有被采样者能否配合的原因(至少一半人无法暴露咽部),大家想想自己被采样的过程就知道了。决策者知道吗?一定知道,所以才一轮又一轮核酸检测,如果一个人阳性,给他做个五六七八回,撞大运也能撞上一次阳性吧。这种方法经济吗?显然不经济。但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因为只要我们还以筛出所有感染者为目标,就没有比这更好的方法了。所以,以奥密克戎的特性,“筛出所有感染者”和“卫生经济学(主要指成本效益比)”是完全矛盾的,二者只能取其一,那就看国家选择哪一个了。PS :抗原检测更经济一些,但对个人素质和操作能力要求高,加之目前没有被作为确诊手段,所以估计国家短时间内也不可能广泛应用。
    2022-11-25 10:03:15

    cp]关于新冠疫情防控,临床一线医生实在忍不住要说:对于传染病而言,只有必须严防死守和不必严防死守两条路,没有中间路线!!! 以下为全文,供大家讨论。 我(作者)是一名临床一线医生,同时负责医院防疫工作。疫情三年来,一直在关注、学习、实践各种防疫政策,一直在跟各种有风险没风险的患者打交道,参加过无数次外派支援核酸检测,自己和同行们所在医院也都经历过涉阳事件。其实早就想谈谈自己的想法,只是一直考虑自己“人微言轻”,又没什么粉丝,所以懒得行动。但经历了最近的一轮又一轮北京疫情,看了头条里太多“想当然”的发言,实在忍不住想说两句。下文可能没什么逻辑(想到哪说哪),也没啥数据(太忙了实在没工夫查阅和追溯),只谈结论。 1.面对疫情,没有“中间路线”。 我知道决定防疫政策的因素很多,我只从医学角度讲。新冠病毒不管多么受关注,都是传染病里的一种,都遵循传染病的“规则”。目前中国40种法定传染病,按说都应该“防控”,但为什么其中绝大多数没有严格要求?因为要么致病性低,要么传播性弱,要么二者兼具。可以想象,一旦出现鼠疫或霍乱这种甲类、烈性传染病流行,一定要严防死守;但面对流感、水痘、手足口病、菌痢这种传染病,谁会愿意花大量财力物力去严防死守呢?尤其流感,每年我国确诊基本都在一亿人次以上(从一个医生角度负责任的讲,临床漏报率非常高,因为没人把它当成威胁)。所以,对于传染病而言,只有必须严防死守和不必严防死守两条路,其判定标准就是某种传染病的健康危害到底有多大,卫生经济学上划算不划算,这是医学领域的基本常识,否则流行病学和公共卫生专科就没有存在价值了,只要有传染病就举国家之力严防死守呗。对于新冠病毒而言,同样应该如此,也就是说根本不存在“防到什么程度合适”的问题,而是要么“防死”、要么“放开”。所以,防疫政策的决定性因素是“我们到底怎么认知新冠病毒”,如果认定其危害极大,那就应该严格“动态清零”、严格落实隔离措施,至于怎么隔离和隔离多久,都是“细枝末节”的技术问题;如果认定其危害不大,那就应该“放开”,不再需要隔离,不再限制流动。显然,目前政策是基于国家认为其“危害极大”。这也正是目前争议所在,因为全球(尤其同种同宗国家地区)公布出来的奥密克戎相关数据显示其危害性不大,这与我们严防死守的政策并不相符。

    [回 复]
  • 2022-11-25 10:05:194.到底什么是“放开”?
    很多人天天喊“放开”却根本不知道啥是放开。真正的放开(也就是本文所说的放开)是指:把新冠病毒感染作为普通呼吸道传染病对待,不要求强制性隔离(当然会建议自我隔离,对任何非甲类传染病都是如此);不针对阳性病例密接人群和所在区域做核酸筛查及流行病学调查;仅根据病情轻重做治疗处置,而不是因为他是新冠患者就区别对待。 目前很多人嚷嚷的“放开”,仅仅是对强制隔离和核酸检测的“放松”,那样的“放开”不叫放开,毫无意义,只是四不像。
    5.放开后真的会“医疗挤兑”吗?
    可能会有,但不放开却绝对会有医疗挤兑。如果坚持严格防疫政策,医务人员会有一大批人支援核酸检测、支援各种隔离点,而且没有感染的医务人员也会因各种防疫措施被隔离无法上班;与此同时,人们有病不敢去医院、或者被封控不方便去医院,导致小病变大、大病变重,我们在临床一线见到了太多。反之,放开后无需隔离或只短时间隔离感染者,由于大量医务人员同时被感染的几率很低(有防护措施),所以基本不影响上班;而老百姓也敢于去医院,不会因为怕危害不大的新冠而延误了更重要的疾病。至于新冠感染者大量涌入医院或出现大量重症的情况,基本不太可能出现,原因是:“放开”意味着没必要常规进行新冠核酸检测,就像对待一般的呼吸道感染患者一样,医生只需要根据症状轻重来决定是否检测核酸以及采用何种治疗手段、是否需要住院,而目前奥密克戎感染者中的绝大多数是无症状或轻微症状,他们很可能都不知道自己患病了或自己能判断无需去医院,对于极少数重症患者,我国的医疗资源基本是可以应对的。我们一线临床人员都不怕所谓的“挤兑”,非医疗从业人群怕什么呢?
    6.“放开”的真正“关节”在于国家和老百姓怎么认知新冠病毒。
    中国老百姓“惜命”、对政府依赖度高,我不用多说了,但似乎不应该成为放开的阻碍。既然政府可以引导“动态清零”,就可以引导“放开”,关键在于国家是否愿意这么做。国家层面肯定看得面比我广,我也相信政府是为了百姓才这么做。不过,还是希望决策部门能听听多数老百姓是怎么想的,多发动老百姓主观能动性,真正体现我们的“全过程民主”。目前,明显能感觉出老百姓的民意和国家决策并不匹配,各玩各的,还都有理由。

    就说这些吧,很多观点不吐不快……
    2022-11-25 10:03:50

    2.真的能做到“精准防控”吗? 很多人发言抨击一些基层不够“精准”,以显示自己支持国家政策只是反对层层加码或一刀切。但亲身体验过的人,可能都会说“做不到”。很多时候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技术、人力问题,只是相关从业人员没法说出来。细节不多讲了,我在北京,也亲历了追踪病例的过程,在摄像头遍布的条件下、警察与单位保安一同查阅视频资料8个小时后,依然没能完全搞清楚那一个病例在2.5小时内到底密接了哪些人,最终不得不把那天“可能”接触过她或同乘电梯者,都视为密接。你说这精准吗?可不这样做,应该怎么做?这还只是追查一个病例轨迹,当疫情放大到一天几百上千新发病例时,你怎么要求“精准”?谁去“精准”?你怎么知道你做的就“精准”? 可能会有人说,一个地区发现一例阳性病例时,就应该第一时间全面精准防控,那就容易多了。是,说起来是“很容易”,但当你面对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病毒时,绝没有那么容易,因为你发现的一切都只是推测,你以为这是“0号病例”,但很有可能他已经是第10个了;你以为第一时间发现了他,但他可能已经传播一周了。 3.大范围核酸检测有意义吗? 肯定有,但跟奥密克戎的传播速度比起来,意义要小一些,如果再考虑采样规范性问题,意义又小一些。可以说,目前街头巷尾、公司企业内部那些采样点,可能操作规范度不足50%(或许还高估了)。我自己也支援采样很多次了,每次采样1000人左右,每一个我都特别认真,但能有70-80%合规我就很骄傲了。默认所有人责任心和技术都没问题,那么有采样者本身疲劳懈怠原因(谁穿成大白连续工作N 个小时也会如此),也有被采样者能否配合的原因(至少一半人无法暴露咽部),大家想想自己被采样的过程就知道了。决策者知道吗?一定知道,所以才一轮又一轮核酸检测,如果一个人阳性,给他做个五六七八回,撞大运也能撞上一次阳性吧。这种方法经济吗?显然不经济。但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因为只要我们还以筛出所有感染者为目标,就没有比这更好的方法了。所以,以奥密克戎的特性,“筛出所有感染者”和“卫生经济学(主要指成本效益比)”是完全矛盾的,二者只能取其一,那就看国家选择哪一个了。PS :抗原检测更经济一些,但对个人素质和操作能力要求高,加之目前没有被作为确诊手段,所以估计国家短时间内也不可能广泛应用。

    2022-11-25 10:03:15

    cp]关于新冠疫情防控,临床一线医生实在忍不住要说:对于传染病而言,只有必须严防死守和不必严防死守两条路,没有中间路线!!! 以下为全文,供大家讨论。 我(作者)是一名临床一线医生,同时负责医院防疫工作。疫情三年来,一直在关注、学习、实践各种防疫政策,一直在跟各种有风险没风险的患者打交道,参加过无数次外派支援核酸检测,自己和同行们所在医院也都经历过涉阳事件。其实早就想谈谈自己的想法,只是一直考虑自己“人微言轻”,又没什么粉丝,所以懒得行动。但经历了最近的一轮又一轮北京疫情,看了头条里太多“想当然”的发言,实在忍不住想说两句。下文可能没什么逻辑(想到哪说哪),也没啥数据(太忙了实在没工夫查阅和追溯),只谈结论。 1.面对疫情,没有“中间路线”。 我知道决定防疫政策的因素很多,我只从医学角度讲。新冠病毒不管多么受关注,都是传染病里的一种,都遵循传染病的“规则”。目前中国40种法定传染病,按说都应该“防控”,但为什么其中绝大多数没有严格要求?因为要么致病性低,要么传播性弱,要么二者兼具。可以想象,一旦出现鼠疫或霍乱这种甲类、烈性传染病流行,一定要严防死守;但面对流感、水痘、手足口病、菌痢这种传染病,谁会愿意花大量财力物力去严防死守呢?尤其流感,每年我国确诊基本都在一亿人次以上(从一个医生角度负责任的讲,临床漏报率非常高,因为没人把它当成威胁)。所以,对于传染病而言,只有必须严防死守和不必严防死守两条路,其判定标准就是某种传染病的健康危害到底有多大,卫生经济学上划算不划算,这是医学领域的基本常识,否则流行病学和公共卫生专科就没有存在价值了,只要有传染病就举国家之力严防死守呗。对于新冠病毒而言,同样应该如此,也就是说根本不存在“防到什么程度合适”的问题,而是要么“防死”、要么“放开”。所以,防疫政策的决定性因素是“我们到底怎么认知新冠病毒”,如果认定其危害极大,那就应该严格“动态清零”、严格落实隔离措施,至于怎么隔离和隔离多久,都是“细枝末节”的技术问题;如果认定其危害不大,那就应该“放开”,不再需要隔离,不再限制流动。显然,目前政策是基于国家认为其“危害极大”。这也正是目前争议所在,因为全球(尤其同种同宗国家地区)公布出来的奥密克戎相关数据显示其危害性不大,这与我们严防死守的政策并不相符。

    [回 复]
  • 2022-11-25 10:09:41听听一线医生的真话吧,别再瞎折腾了!公务员每个月都有工资,可平民百姓水深火热,不容易啊……[回 复]
  • 2022-11-25 10:14:05“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慎之!慎之!
    2022-11-25 10:09:41

    听听一线医生的真话吧,别再瞎折腾了!公务员每个月都有工资,可平民百姓水深火热,不容易啊……

    [回 复]
  • 2022-11-25 11:22:17美元指数走势
    [回 复]
  • 2022-11-25 11:26:07据《搜狐新闻》近日报道,这名纪姓妇人平常省吃俭用定期存款,在15年期间共存了120万元人民币(约为522万元新台币)。2019年为了帮儿子筹备婚礼,才打算挑一个“吉日”将存款取出。不过银行却告知,户头里面已经没有钱,还欠债13万元人民币(约为56万元新台币)。

    纪姓妇人表示,当时有一个女孩负责接待开户,还非常热心替她操作所有流程,过一阵子却离职消失,换另一名董姓经理负责。纪姓妇人接获银行通知后,立即联络这位董经理,没想到却也凭空消失了。警方介入调查后,发现董经理私自转出帐户里的钱用来购买赌彩,还用当事人的名义买理财产品,事后以防止别人窥探隐私为由,建议纪姓妇人撕掉小票。

    报道指出,一开始和纪姓妇人接洽的女孩“心术不正”,她在手把手操作流程的时候,得知纪姓妇人信佣卡、存款的信息,后来与董经理分享,一起获利。不过由于心理压力过大,这名女孩在银行工作两个月就离职了。警方说明,董经理还利用纪姓妇人的名义购买原油期贷,两人当初签的并不是购买理财产品的协议,而是转贷协议,因此贷款才会转到纪姓妇人的帐户上。

    纪姓妇人震怒之下,对银行、董经理、女职员提告,不过银行却试图推卸责任,声称没有过多参与整个过程,所以有没有过失。另外由于纪姓妇人听从董经理的建议,将许多小票损毁,导致蒐证不易。

    经过多次交涉后,银行承认疏失,由于未派专门的职员进行监督和管理大额转出、职员泄露客户的名字和信息,银行愿意偿还59.3万元人民币(约258.6万元新台币),其馀由董经理承担。不过董经理全部财产能赔偿的也仅有5万元人民币(约为21.8万元新台币),因此纪姓妇人难以领回全数存款。
    [回 复]
  • 2022-11-25 11:39:40全国各省市icu重症监护室资源
    绿豆上传的图片
    [回 复]
  • 2022-11-25 11:57:07全球十大最强品牌排名
    [回 复]
  • 2022-11-25 13:21:19这几年房地产实体不行,但是今天房地产板块股票涨幅居前[回 复]
  • 2022-11-25 13:53:21外行治内行,这就是以后我们长期面对的现实!感谢蓝姐!
    2022-11-25 10:05:19

    4.到底什么是“放开”? 很多人天天喊“放开”却根本不知道啥是放开。真正的放开(也就是本文所说的放开)是指:把新冠病毒感染作为普通呼吸道传染病对待,不要求强制性隔离(当然会建议自我隔离,对任何非甲类传染病都是如此);不针对阳性病例密接人群和所在区域做核酸筛查及流行病学调查;仅根据病情轻重做治疗处置,而不是因为他是新冠患者就区别对待。 目前很多人嚷嚷的“放开”,仅仅是对强制隔离和核酸检测的“放松”,那样的“放开”不叫放开,毫无意义,只是四不像。 5.放开后真的会“医疗挤兑”吗? 可能会有,但不放开却绝对会有医疗挤兑。如果坚持严格防疫政策,医务人员会有一大批人支援核酸检测、支援各种隔离点,而且没有感染的医务人员也会因各种防疫措施被隔离无法上班;与此同时,人们有病不敢去医院、或者被封控不方便去医院,导致小病变大、大病变重,我们在临床一线见到了太多。反之,放开后无需隔离或只短时间隔离感染者,由于大量医务人员同时被感染的几率很低(有防护措施),所以基本不影响上班;而老百姓也敢于去医院,不会因为怕危害不大的新冠而延误了更重要的疾病。至于新冠感染者大量涌入医院或出现大量重症的情况,基本不太可能出现,原因是:“放开”意味着没必要常规进行新冠核酸检测,就像对待一般的呼吸道感染患者一样,医生只需要根据症状轻重来决定是否检测核酸以及采用何种治疗手段、是否需要住院,而目前奥密克戎感染者中的绝大多数是无症状或轻微症状,他们很可能都不知道自己患病了或自己能判断无需去医院,对于极少数重症患者,我国的医疗资源基本是可以应对的。我们一线临床人员都不怕所谓的“挤兑”,非医疗从业人群怕什么呢? 6.“放开”的真正“关节”在于国家和老百姓怎么认知新冠病毒。 中国老百姓“惜命”、对政府依赖度高,我不用多说了,但似乎不应该成为放开的阻碍。既然政府可以引导“动态清零”,就可以引导“放开”,关键在于国家是否愿意这么做。国家层面肯定看得面比我广,我也相信政府是为了百姓才这么做。不过,还是希望决策部门能听听多数老百姓是怎么想的,多发动老百姓主观能动性,真正体现我们的“全过程民主”。目前,明显能感觉出老百姓的民意和国家决策并不匹配,各玩各的,还都有理由。 就说这些吧,很多观点不吐不快……

    2022-11-25 10:03:50

    2.真的能做到“精准防控”吗? 很多人发言抨击一些基层不够“精准”,以显示自己支持国家政策只是反对层层加码或一刀切。但亲身体验过的人,可能都会说“做不到”。很多时候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技术、人力问题,只是相关从业人员没法说出来。细节不多讲了,我在北京,也亲历了追踪病例的过程,在摄像头遍布的条件下、警察与单位保安一同查阅视频资料8个小时后,依然没能完全搞清楚那一个病例在2.5小时内到底密接了哪些人,最终不得不把那天“可能”接触过她或同乘电梯者,都视为密接。你说这精准吗?可不这样做,应该怎么做?这还只是追查一个病例轨迹,当疫情放大到一天几百上千新发病例时,你怎么要求“精准”?谁去“精准”?你怎么知道你做的就“精准”? 可能会有人说,一个地区发现一例阳性病例时,就应该第一时间全面精准防控,那就容易多了。是,说起来是“很容易”,但当你面对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病毒时,绝没有那么容易,因为你发现的一切都只是推测,你以为这是“0号病例”,但很有可能他已经是第10个了;你以为第一时间发现了他,但他可能已经传播一周了。 3.大范围核酸检测有意义吗? 肯定有,但跟奥密克戎的传播速度比起来,意义要小一些,如果再考虑采样规范性问题,意义又小一些。可以说,目前街头巷尾、公司企业内部那些采样点,可能操作规范度不足50%(或许还高估了)。我自己也支援采样很多次了,每次采样1000人左右,每一个我都特别认真,但能有70-80%合规我就很骄傲了。默认所有人责任心和技术都没问题,那么有采样者本身疲劳懈怠原因(谁穿成大白连续工作N 个小时也会如此),也有被采样者能否配合的原因(至少一半人无法暴露咽部),大家想想自己被采样的过程就知道了。决策者知道吗?一定知道,所以才一轮又一轮核酸检测,如果一个人阳性,给他做个五六七八回,撞大运也能撞上一次阳性吧。这种方法经济吗?显然不经济。但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因为只要我们还以筛出所有感染者为目标,就没有比这更好的方法了。所以,以奥密克戎的特性,“筛出所有感染者”和“卫生经济学(主要指成本效益比)”是完全矛盾的,二者只能取其一,那就看国家选择哪一个了。PS :抗原检测更经济一些,但对个人素质和操作能力要求高,加之目前没有被作为确诊手段,所以估计国家短时间内也不可能广泛应用。

    2022-11-25 10:03:15

    cp]关于新冠疫情防控,临床一线医生实在忍不住要说:对于传染病而言,只有必须严防死守和不必严防死守两条路,没有中间路线!!! 以下为全文,供大家讨论。 我(作者)是一名临床一线医生,同时负责医院防疫工作。疫情三年来,一直在关注、学习、实践各种防疫政策,一直在跟各种有风险没风险的患者打交道,参加过无数次外派支援核酸检测,自己和同行们所在医院也都经历过涉阳事件。其实早就想谈谈自己的想法,只是一直考虑自己“人微言轻”,又没什么粉丝,所以懒得行动。但经历了最近的一轮又一轮北京疫情,看了头条里太多“想当然”的发言,实在忍不住想说两句。下文可能没什么逻辑(想到哪说哪),也没啥数据(太忙了实在没工夫查阅和追溯),只谈结论。 1.面对疫情,没有“中间路线”。 我知道决定防疫政策的因素很多,我只从医学角度讲。新冠病毒不管多么受关注,都是传染病里的一种,都遵循传染病的“规则”。目前中国40种法定传染病,按说都应该“防控”,但为什么其中绝大多数没有严格要求?因为要么致病性低,要么传播性弱,要么二者兼具。可以想象,一旦出现鼠疫或霍乱这种甲类、烈性传染病流行,一定要严防死守;但面对流感、水痘、手足口病、菌痢这种传染病,谁会愿意花大量财力物力去严防死守呢?尤其流感,每年我国确诊基本都在一亿人次以上(从一个医生角度负责任的讲,临床漏报率非常高,因为没人把它当成威胁)。所以,对于传染病而言,只有必须严防死守和不必严防死守两条路,其判定标准就是某种传染病的健康危害到底有多大,卫生经济学上划算不划算,这是医学领域的基本常识,否则流行病学和公共卫生专科就没有存在价值了,只要有传染病就举国家之力严防死守呗。对于新冠病毒而言,同样应该如此,也就是说根本不存在“防到什么程度合适”的问题,而是要么“防死”、要么“放开”。所以,防疫政策的决定性因素是“我们到底怎么认知新冠病毒”,如果认定其危害极大,那就应该严格“动态清零”、严格落实隔离措施,至于怎么隔离和隔离多久,都是“细枝末节”的技术问题;如果认定其危害不大,那就应该“放开”,不再需要隔离,不再限制流动。显然,目前政策是基于国家认为其“危害极大”。这也正是目前争议所在,因为全球(尤其同种同宗国家地区)公布出来的奥密克戎相关数据显示其危害性不大,这与我们严防死守的政策并不相符。

    [回 复]
  • 2022-11-25 14:05:11时隔7个月,央行将再次降准。这是自2018年以来,央行第14次降准。日前,中国六大行已对十余家房地产企业公开授信额度合计人民币11,550亿元,若算上未公开的数据,总体授信额度规模更大。
    2022-11-25 13:21:19

    这几年房地产实体不行,但是今天房地产板块股票涨幅居前

    [回 复]
  • 2022-11-25 14:07:13中国手机大厂小米集团日前公布财报,今年第三季营收年减9.7%至704.73亿元人民币(折合约台币3050亿),期内亏损14.76亿元民币(约台币64亿),华尔街日报分析指出,在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和房地产市场泡沫化冲击之下,中国经济低迷不振,已经对消费者构成压力,进而导致手机销售不振。[回 复]
  • 2022-11-25 14:10:22野村证券今天(24日)下调中国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今年增长预期从2.9%下调至2.8%,明年增长预期从4.3%降到4%,理由是疫情后重新开放“缓慢、成本昂贵且崎岖不平”。

    野村表示,中国明年的重新开放可能会出现“反复”,如果染疫病例激增,官员们可能会放弃重新开放。野村的封锁指数显示,目前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1.1%处于封锁状态,远高于10月底的9.5%。

    野村估计,疫情封控影响了中国20%的GDP,虽上海式封城可以避免,但随各地新增感染人数激增,越来越多的城市可能会更频繁地被部分封锁。
    [回 复]
  • 2022-11-25 14:15:31广州海珠区封城带出电商山寨服装品牌shein,因邮购避开了关国关税,年销售300亿美元[回 复]
  • 2022-11-25 15:17:39造成世界政经格局大变的主要动力是全球经济一体化。这个过程使到整个世界的生产力大幅上升,但不同国家不同人等得益却不尽相同……

    http://column.etnetchina.com.cn/column-list-EtnetcolB200/102618.htm
    [回 复]
  • 2022-11-25 15:24:37近5个交易日A股涨幅前20只股票
    中成股份 44.21%
    中国科传 43.81%
    中铁装配 41.84%
    高乐股份 41.57%
    南天信息 34.39%
    英联股份 33.26%
    通润装备 33.19%
    永和智控 31.19%
    ST大集 26.09%
    中国交建 23.84%
    双星新材 23.44%
    中交地产 23.04%
    安奈儿 22.27%
    九安医疗 22.10%
    惠城环保 21.98%
    中国海诚 21.70%
    天永智能 21.30%
    元力股份 19.23%
    深纺织A 18.56%
    七彩化学 17.81%
    [回 复]
  • 2022-11-25 15:29:53拼多多的Termu,抖音的IFYooou,阿里的Miravia,菜鸟的sop
    多读点书吧!

    molamola419
    2022-11-25 14:15:31
    广州海珠区封城带出电商山寨服装品牌shein,因邮购避开了关国关税,年销售300亿美元
    [回 复]
  • 2022-11-25 15:35:48卡塔尔,世界杯赛场,vivo手机,海信容声等,开拓海外市场,特别中东市场
    多读点书吧!

    molamola419
    2022-11-25 14:07:13
    中国手机大厂小米集团日前公布财报,今年第三季营收年减9.7%至704.73亿元人民币(折合约台币3050亿),期内亏损14.76亿元民币(约台币64亿),华尔街日报分析指出,在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和房地产市场泡沫化冲击之下,中国经济低迷不振,已经对消费者构成压力,进而导致手机销售不振。
    [回 复]
  • 2022-11-25 15:47:29欧洲能源危机,购买冬季取暖用品保暖衣服,拼多多海外一举成名。
    2022-11-25 15:29:53

    拼多多的Termu,抖音的IFYooou,阿里的Miravia,菜鸟的sop 多读点书吧! molamola419 2022-11-25 14:15:31 广州海珠区封城带出电商山寨服装品牌shein,因邮购避开了关国关税,年销售300亿美元

    [回 复]
  • 2022-11-25 15:55:10小学算术题
    明年4%,今年2.8%,明年比今年好还是差?
    多读点书吧!

    molamola419
    2022-11-25 14:10:22
    野村证券今天(24日)下调中国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今年增长预期从2.9%下调至2.8%,明年增长预期从4.3%降到4%,理由是疫情后重新开放“缓慢、成本昂贵且崎岖不平”。
    [回 复]
  • 2022-11-25 17:25:24德国拟对清洁发电企业征收90%的暴利税
    2022-11-25 15:50·新能源前沿
    最新市场消息,德国拟对光伏、海上风电以及核电等部分清洁能源公司的利润征收90%的暴利税。

    根据草案,暴利税将根据发电企业使用的燃料不同而逐级征收,即当太阳能、海上风能和核能的电价超过130欧元/MWh时,德国政府将向电力公司对超出部分征税90%。

    该草案将于12月16日由该国议会通过,并于明年1月1日生效。
    [回 复]
  • 2022-11-25 17:27:32中A科B技[回 复]
  • 2022-11-25 20:23:25电脑版同花顺软件,可追溯的量子密钥,需要手动寻找,在自动量化/周期算法方面,还有待于提高效率,云数据警示预警方面,储存记忆比东财软件好/不容是丢失数据,量化条件预警通达信相对页面简捷方便,东财软件的闪电预警次之,同花顺软件的股市日记和股票预警,都有待于提高。[回 复]
  • 2022-11-25 21:49:28中国银行周五(25日)宣布,它已同意向包括万科和碧桂园在内的10间中国地产开发商提供总额超过6000亿元人民币(838亿美元)的信贷额度,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降低25个基点。[回 复]
  • 2022-11-25 21:58:04特别是底下横行的牛鬼蛇神,全成了体制负资产……[回 复]
  • 2022-11-25 22:25:15市场情绪
    A股涨停家数走势
    [回 复]
  • 2022-11-25 22:28:38今天,台湾报告新增本土14138例新冠病例,新增死亡56人
    2022-11-23 15:42:18

    今天,台湾报告新增本土17841例新冠病例,新增死亡31人

    2022-11-22 23:28:49

    今天,台湾报告新增本土18150例新冠病例,新增死亡38人

    2022-11-21 15:36:18

    今天,台湾报告新增本土11888例新冠病例,新增死亡41人

    2022-11-21 12:01:45

    台湾疫情 昨天,台湾报告新增本土16197例新冠病例,新增死亡43人

    [回 复]
  • 2022-11-25 22:33:47没试过,听朋友说取电池就跟唔到,不过iPhone取电池好麻烦[回 复]
  • 2022-11-25 22:36:53拼多多进军美国,总部设在西班牙驻波士顿总领事馆的隔壁。
    2022-11-25 15:47:29

    欧洲能源危机,购买冬季取暖用品保暖衣服,拼多多海外一举成名。

    2022-11-25 15:29:53

    拼多多的Termu,抖音的IFYooou,阿里的Miravia,菜鸟的sop 多读点书吧! molamola419 2022-11-25 14:15:31 广州海珠区封城带出电商山寨服装品牌shein,因邮购避开了关国关税,年销售300亿美元

    [回 复]
  • 2022-11-25 22:49:25美国疫情
    感恩节,美国新增76380例新冠病例,新增死亡508人,这仅仅是美国12个州数据)
    转:
    [回 复]
  • 2022-11-25 22:50:10美国疫情
    感恩节,美国新增76380例新冠病例,新增死亡508人,这仅仅是美国12个州数据。
    转:
    [回 复]
  • 2022-11-26 00:59:39近5个交易日A股行业(申万)涨跌幅
    [回 复]
  • 2022-11-26 01:16:0011月以来。A股主要指数走势
    [回 复]
  • 2022-11-26 01:20:22网传广州疫情
    海珠区最严重
    但在微信朋友圈里
    看不到一个朋友、半个亲戚
    吱一言片语
    说广州有疫情
    似乎是假的
    岁月静好
    [回 复]
  • 2022-11-26 01:26:55现在咱明白美国为什么再次延长中国防疫医疗产品301关税豁免期
    2022-11-25 22:50:10

    美国疫情 感恩节,美国新增76380例新冠病例,新增死亡508人,这仅仅是美国12个州数据。 转:

    [回 复]
  • 2022-11-26 01:34:22上海精准防控,比过去放松
    确诊病例,不会封小区,仅仅封楼道门牌号,而且解封很快。
    [回 复]
  • 2022-11-26 01:44:55感恩节,上海迪士尼恢复运营
    2022-11-26 01:34:22

    上海精准防控,比过去放松 确诊病例,不会封小区,仅仅封楼道门牌号,而且解封很快。

    [回 复]
  • 2022-11-26 01:58:5010月以来,A股行业(申万)走势
    [回 复]
  • 2022-11-26 07:10:40三条红线反变变绿,好快啊
    2022-11-25 21:49:28

    中国银行周五(25日)宣布,它已同意向包括万科和碧桂园在内的10间中国地产开发商提供总额超过6000亿元人民币(838亿美元)的信贷额度,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降低25个基点。

    [回 复]
  • 2022-11-26 08:45:04你那边几天一操场,是真的吗?
    2022-11-26 01:20:22

    网传广州疫情 海珠区最严重 但在微信朋友圈里 看不到一个朋友、半个亲戚 吱一言片语 说广州有疫情 似乎是假的 岁月静好

    [回 复]
  • 2022-11-26 10:37:55深证100ETF易A方B达,自2007.08至今十五年间,分拆了三次,木有股息的拆股上市/和当今N多想分拆上市的一样,中长期某一阶段,不派息只分拆,都是一地鸡毛。说好的时间的玫瑰呢?深证100ETF期C权D又要来了,刀磨得锋快?[回 复]
  • 2022-11-26 12:41:03美国新一波疫情?
    平均每天新增3.93万例和28000人住院,每天平均新增死亡人数340人
    ABC:After a year, omicron still driving COVID surges and worries
    ByLAURA UNGAR AP Science Writer
    November 25, 2022, 9:00 AM

    Nationally, new COVID cases averaged around 39,300 a day as of Tuesday — far lower than last winter but a vast undercount because of reduced testing and reporting. About 28,000 people with COVID were hospitalized daily and about 340 died.
    2022-11-25 22:50:10

    美国疫情 感恩节,美国新增76380例新冠病例,新增死亡508人,这仅仅是美国12个州数据。 转:

    [回 复]
  • 2022-11-26 12:47:5012月以MLF可以收回去。一部分或全部。
    多读点书吧!

    molamola420
    2022-11-26 10:32:36
    降准对中小企业帮助不大,没有多少企业热衷在经济不乐观情况下去加杠杆。“这钱不是直接发放给企业,而是以贷款额度形式存在,在当前出口不畅、内需枯竭、封城打击经济活动,哪怕给中小企业更多款项,在没有收入来源的情况下,增加贷款只会加剧恶化。”
    北岸子
    2022-11-26 07:10:40
    三条红线反变变绿,好快啊
    [回 复]
  • 2022-11-26 13:17:4111月以来,美股主要指数和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HXC)涨幅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幅 No.1
    [回 复]
  • 2022-11-26 13:28:1911月以来,美股主要指数和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HXC)走势
    [回 复]
  • 2022-11-26 13:33:54玩完前排数字经济医药和中高端制造业,再玩后排稳增长基建房地产
    欢迎这货molamola420。进场抬轿子

    molamola413
    2022-11-03 13:28:13
    势倾则绝,利穷则散,这是天道

    molamola413
    2022-11-03 13:26:58
    人民币再跌穿7.3,救市是不准急跌只能阴跌,听话的靠,猜的不知道没钱了
    2022-11-26 01:58:50

    10月以来,A股行业(申万)走势

    [回 复]
  • 2022-11-26 13:40:0510年前后,巴菲特投资组合比较
    [回 复]
评论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通观点
登录 后回复评论,立即 注册 加入会员。
  • 财金博客
  • 理财/管理
  • 健康人生

  • 时尚艺术
  • 吃喝玩乐
  • 全部
  • 财金博客
  • 理财/管理
  • 健康人生

  • 时尚艺术
  • 吃喝玩乐
  • 全部
more on Column 
新  一个月内新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