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发表时间: 2022-02-07 08:20:35
古人话:“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但作为一位从事理财策划十多年的职业女性,我想补充一点:“女子爱财,投资有道”。女性对金钱的观念和触觉,肯定跟男性不同,这一点从我和我的客户中便可见一斑。
姊妹们,两年前大概这个时候,第一波新冠疫情爆发,我在本栏写过一篇题为《非典楼价Vs新冠肺炎楼价》的文章。大意是,上一次大型传染病爆发,就是2003年的非典,当时的楼价比高峰期急挫5至6成。
这段期间的楼价,可说是过去十多年本港楼价最低迷的一段时期。如果大家敢在当时买楼,现在已可赚到4至5倍利润。
无他,当年爆发的非典,是中国香港首次大规模疫症,而非典又是全新病毒,到底会否受控、能否治愈,又或者楼价要跌到何时才见底,当时谁也说不准。
但要注意的是,非典时期的楼价也不是一下子跌几成,某程度上,只是延续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后的楼价跌幅。用通俗的说法是,在已经大跌的楼价上再踩一脚而已。
非典时炒家持货力低
两年前爆发第一波新冠疫情时,有人担心楼价可能会大跌(未上车的年轻人可能渴望楼价大跌?),但我当时指出,非典时和两年前的楼市,已经有很多不同的地方,要楼价大跌,似乎不太可能。即是说,想有所谓的“新冠楼价”,似乎不太可能。
首先,二手供应方面,1997年前的楼市炒风炽热,很多“业余”炒家入了市,他们并没有持货能力,当楼价跌少许,便被迫沽售,因而触发骨牌效应。2003年爆发非典疫情,令最后一批有实力的炒家盘也迫了出来。因此,楼价可以比高峰期下跌5至6成。
另外,过去几年,政府推出一连串“辣招”来调控需求,但同一时间也调控了供应,短线买卖物业要付很高的印花税,多买一个物业来投资又要付额外印花税,外国人来买中国香港楼去投资也要付额外印花税。
所以,现在持有物业的,主要是用家,或者是有实力的投资者。他们持有物业,要不就是自住,要不就是长线收租。如果市场上大部分都是用家和有实力的投资者,谁会愿意劈价几成去卖楼?没有太多人这样做,市场上的二手供应便不会太多!当然,息口低企也造就更多有实力的投资者入市,买楼收租总好过放钱在银行吧!
其次,一手供应方面,过去几年卖地计划可供兴建的单位减少(未来也会侧重公营房屋,可以预期,未来私人楼宇的供应也不会大增),加上过去两年受疫情影响施工进度,整体的一手供应也逐步减少。所以,综合两方面来说,即使有疫情,楼价也不可能大跌!
2020年楼价仅跌0.5%
结果,2020年的楼价只是微跌0.5%。到了去年,由于有半年左右的疫情都是受控的,楼价便马上回升3.6%。因此,我相信,即使现在爆发第5波疫情,楼价都不会大跌,最多只是微调。
不过,早前我跟一位即将移民的姊妹Mavis谈起楼市的问题,她感到现在卖楼似乎必定要减一些价,否则未必容易脱手,因此,她的看法是,当第5波疫情遇上移民潮的时候,楼价应该有机会调整了。
到底情况是否如Mavis所说,下次再续。
作者电邮:tong_lydia223@yahoo.com.au。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只看作者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顺序 ↓倒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