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发表时间: 2022-03-10 09:12:59
古人话:“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但作为一位从事理财策划十多年的职业女性,我想补充一点:“女子爱财,投资有道”。女性对金钱的观念和触觉,肯定跟男性不同,这一点从我和我的客户中便可见一斑。
姊妹们,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于去年9月正式开通,标志着大湾区内(当然包括中国香港)的居民可以透过这个机制,拓阔跨境的投资渠道和选择。
根据“跨境理财通”的实施细则,经营零售银行或私人银行业务,并根据《证券及期货条例》注册进行第1类(证券交易)受规管活动的注册机构,可在中国香港开展跨境理财通业务。
“南向通”和“北向通”各设1500亿元人民币单边总额度和100万元人民币的投资者个人额度。
“北向通”方面,中国香港投资者需在一家自选的中国香港合资格银行开立专属汇款账户,并在其内地伙伴银行开设专属投资账户,就可以买到一些内地银行销售的合资格理财产品,但早期会是一些简单的理财产品。
根据现行的安排,港人主要买到内地银行销售的低至中风险理财产品,包括固定收益类公募理财产品(主要投资于债券和存款)、权益类公募理财产品(主要投资于股票)以及公开募集的证券投资基金。而内地人买到的,也是由银行销售的中低风险,兼非复杂的基金和债券,另外就是由中国香港银行提供的人民币、港元和外币存款。
(iStock)
据了解,截至去年底,开设跨境理财通户口的投资者,已经超过22000名,进行的跨境汇款超过5000笔,涉及资金超过4亿元人民币。
而根据人民银行广州分行早前的公布,理财通启动首一个月,港澳地区共有8708人参与“北向通”,资金跨境汇划金额1.19亿元,投资产品交易额8925.9万元。内地共有4382人参与“南向通”,资金跨境汇划1.48亿元,投资产品交易额6056.9万元。
有人形容,这是“北向热”,“南向冷”。但想深一层,由于近年中国香港处于超低息环境,市场对于一些高息的理财产品有很大需求。由于内地存款的利息都高过中国香港,如果是一些“理财产品”,息率就更吸引,因此,初期港澳居民较热衷也是可以理解的。
正因为大湾区的洪流不可挡,我们是时候多了解内地理财产品的特色了。据我的接触,最令港人难以理解的,就是包装成“理财产品”或“信托产品”的高息理财产品。到底这些理财产品背后的“葫芦”是什么?
其实,这些高息理财产品背后,是一篮子的定息产品或债务,风险高低视乎不同的配搭和比例。
内地银行从事了不同形式的借贷活动后,例如同业拆借、信托贷款、委托债权、承兑汇票、信用证及应收帐款等等后,会将部分债务工具,再跟其他现金或较稳健的资产捆绑在一起,售予一般的投资者,一来可以赚取中间的差价,二来可以将风险转嫁出去。
这些理财产品分保本和非保本两种,保本的利息当然会低一些;非保本的就高一些。一般来说,这些产品的年期都很短,一般为两个月至半年不等,而且,入场的门坎也不高,一般为1万至5万元人民币(下同)左右,但有些也会高至50万元。
到底我们应否购买这些理财产品呢?最近我跟一位在内地工作的姊妹谈起,她有一个不快的经历,下次再跟大家分享她的经历。
作者电邮:tong_lydia223@yahoo.com.au。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只看作者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顺序 ↓倒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