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香港中医药管理委员会注册中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肿瘤科博士、香港大学中医学硕士、香港大学中医全科学士、电台节目莉英谈《深》节目主持人、专栏作家
随着郁金香绽放花期刚刚过去,又是迎接一连串party活动的日子。每年大家都珍惜party中与好友相聚,Cabel便是其中一人。
远处已看见Cabel迎着笑面疾风而来,久未见面,大家来过礼貌式拥抱,突然,Cabel用手掩着口鼻尴尬地说:“不好意思,我可能有点出事!”
我收起笑容,不明所以。Cabel续:“家人说我呼吸发出臭味,已经持续一段时间,我自问不自觉也查不出原因,但就是使我感到十分尴尬。从你中医的角度来看,我是生病了吗?”
大家坐下来,我先让她放松一下,帮她详细诊断后,我答:“对,你鼻子呼吸时确实出现异味(鼻臭)。
从中医角度来看,鼻子呼吸时出现异味(鼻臭)多与体内脏腑功能失调有关,尤其与肺、胃、肝胆等脏腑的热证或湿热郁滞相关。”
Cabel紧张地问:“何解会出现这个问题?”
我答:
“中医病因分析
1.胃火炽盛
-胃经上行于鼻,若饮食不节(如嗜食辛辣、油腻)、积热化火,胃火上炎,可导致口鼻异味,常伴随口干、牙龈肿痛、便秘等症状。
-舌脉特征:舌红苔黄。
2.肺经郁热
-肺开窍于鼻,外感风热或痰热郁肺,可能导致鼻腔分泌物黏稠、有臭味,多伴随鼻塞、咳嗽、痰黄等症状。
-舌脉特征:舌红苔黄腻。
3.肝胆湿热
-情绪不畅、肝郁化火,或湿热蕴结肝胆,湿热上蒸至鼻窍,可能导致鼻臭,常见口苦、烦躁、胁痛等症状。
-舌脉特征:舌红苔黄腻。
4.阴虚火旺
-肺阴虚或肾阴不足,虚火上炎,灼伤鼻窍黏膜,可能出现鼻腔干燥、异味,伴随咽干、盗汗、手足心热等。
-舌脉特征:舌红少苔。”
Cabel问:“你可有方法帮助我?”
我答:
“1.中药调理
-胃火炽盛
-方药:清胃散(黄连、升麻、生地黄等)或玉女煎(石膏、知母、麦冬)。
-作用:清泻胃火,养阴生津。
-肺经郁热
-方药:泻白散(桑白皮、地骨皮)合千金苇茎汤(苇茎、薏苡仁、桃仁)。
-作用:清肺化痰,通窍排脓。
-肝胆湿热
-方药:龙胆泻肝汤(龙胆草、黄芩、栀子等)。
-作用:清利肝胆湿热。
-阴虚火旺
-方药:百合固金汤(百合、生地、麦冬)或知柏地黄丸。
-作用:滋阴降火,润燥养鼻。
医嘱:内服中药建议服用前先咨询注册中医。
2.针灸疗法
-常用穴位:合谷(清热)、内庭(泻胃火)、太冲(疏肝)、迎香(通鼻窍)、肺俞(调肺气)。
-方法:每周3次,平补平泻手法,调理气机、清热化湿。”
Cabel问:“但是我并没有感觉到自己鼻臭,平时可以怎样替自己检测呢?免生尴尬。”
我答:“自我检测
-简单自测:用手掌遮住口鼻,呼气后迅速闻是否有异味。
-他人反馈:询问亲友是否察觉异常。
-及时就医:若异味持续、伴随鼻塞/流脓血涕,需排除鼻瘜肉、肿瘤等器质性病变。”
Cabel续问:“日常生活有什么注意事项?”
我答:
“1.饮食调理
-避免辛辣、油炸、烧烤等助热食物,减少烟酒、咖啡。
-多吃清热生津食材:绿豆、莲藕、梨、百合、银耳。
-湿热体质者可用薏苡仁、赤小豆煮水祛湿。
医嘱:内服食疗建议服用前先咨询注册中医。
2.鼻腔与口腔护理
-保持鼻腔湿润,可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避免挖鼻损伤黏膜。
-勤刷牙、用淡盐水漱口,减少口腔细菌滋生。
3.情绪与作息
-避免熬夜(易耗阴助火),晚11点前入睡。
-疏导压力,肝郁者宜适度运动(如瑜伽、散步)。
4.环境调整
-保持室内通风,避免干燥或潮湿环境刺激鼻窍。
-过敏体质者远离尘螨、花粉等致敏原。
建议就医时机
若鼻臭伴随以下症状,建议尽快就医:
-持续鼻塞、流脓涕、头痛(可能为鼻窦炎)。
-鼻腔出血、嗅觉减退(需排除肿瘤或萎缩性鼻炎)。
-长期未改善,或伴随发烧、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
中医治疗需辨证论治,建议由专业医师诊断后调整治疗方案。”
Cabel:“谭博士,我需要马上找你就医,绝对不会再拖。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