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发表时间: 2022-11-02 11:36:41
中国文史哲学士,收藏家,古董商,英国戴维德基金会(Sir Percival David Foundation)、牛津亜殊慕莲博物馆(Ashmolean Museum of Art and Archaeology)导赏员,足迹遍及外国及香港拍卖场、博物馆。国内宋代窑址考察团顾问,对宋瓷硏究独具心得。曾师从已故上海博物馆馆长马承源,现时为多个国内外私人收藏机构顾问。
坊间有这样流传很久的说话:你跟谁人有仇,就叫他开酒楼!那么,叫人开拍卖行,是否又是与他有仇?
在中国香港古董商的圈子,最近有不少行家不安于现状,竟然想到开拍卖行。
拍卖行业靠什么生存、赚钱是众人皆知的事,主要靠拍品成交之后买卖双方的佣金。要成功举办一场拍卖会,第一样要做的事是征集拍品。对名气不够大的新晋拍卖行来说,征集拍品是一大难题,因为大价钱、有显赫来源的古董文物几乎全部流向龙头拍卖行,剩下来可以拍卖的普通货色,争着拍卖的拍卖行又何止一间!
在全盛时期,中国大陆的拍卖行超过1,000间,大部分混水摸鱼几年之后,全部倒闭,硕果仅存的也只是表面风光,其实是惨淡经营!
有质素的古董文物征集不到,不少拍卖行选择走邪路,拍卖一些古灵精怪的古董文物,二、三线拍卖行大都如是,上市的拍卖行亦如是!
另一类人开一间拍卖行拍卖自己店铺和行家的存货。这些拍品就算质素过得去,也有货源短缺的一天,到时何以为继?
更有一类拍卖行什么都不拍,只拍假得离谱的大假货。这类拍卖行好像打开门做生意,其实它只有一个任务:帮客户洗钱。早前,有看见疑似以拍卖之名,却以洗钱为实的拍卖行。这拍卖行的拍品全部不标示年代,即是什么意思?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钓?
但不少水鱼都识路,不会盲桩椿游过去,任由它宰来吃。这种格局明眼人双眼一瞟,便知不是洗钱,便是等水鱼上钓!
钧窑胆瓶
汝窑旋纹束颈盘口瓶
官窑梅瓶
最近走过上环荷里活道时,一位行家朋友把我拉住,问我有没有兴趣走去附近看看中国香港行家新开的拍卖行的拍品。我打听谁人所开,听完之后,我答不想浪费时间,宁愿去华乐冰室叹一杯冻柠茶!
行家朋友说的中国香港行家,不是大蛊惑便是不学无术之辈,可以搞出什么名堂?
不计中国香港古董大鳄在北京搞的微拍卖,中国香港行家开的拍卖行只有两间。“大唐”因为种种原因已淡出拍卖市场。“华辉”亦因为货源问题而大伤脑筋。在这样的时势、市道之下,几个行家还埋股开拍卖行,我看无非是想过过老总瘾!
在中国香港搞拍卖行有不为外行人知的限制。出土兼没有来源的古董文物,例如古代青铜器、唐三彩、陶俑等不能拍,否则便会惹来大陆公安追赃。明清官窑、顶级高古瓷想拍而拍不到,因为明清官窑、顶级高古瓷藏家不会将藏品送去三线拍卖行,只会送去龙头拍卖行拍卖。
就算货源没有问题,客源亦是一大关键。以我所知,真正有钱的藏家从来不会踏足三线拍卖行搞的拍卖会,原因是无宝可寻、无货可买,余下的藏家不是想在小拍食仙丹,便是只有能力买普通货色。
疫情之前,“大唐”的主要客源是大陆藏家。疫情期间,大陆藏家绝迹。在可见的将来,大陆藏家来港不易,就算再有钱也不能来中国香港花。中国香港二、三线拍卖行业将会进入另一个寒冬,将是无可避免的事。
最后亦是最重要的是人才。一间拍卖行最值钱的资产不是硬件,而是真正懂行的人才。懂行就是懂得分辨古董文物的真假和市价,否则便会如外国不少小型拍卖行一样糊涂,将真的看成假,把假的标示成真!以我所见,中国香港拍卖行业严重缺乏懂行的拍卖人才。几个似懂非懂的行家埋堆搞拍卖行,我还是那句说话:搞不出什么名堂!
在这样的时势、市道,花少少钱开一间拍卖行过过老总瘾无伤大雅。过得一、两年,当蚀钱蚀到入肉时,便知除了龙头大行可以生存、赚钱之外,搞一间拍卖行,其实是死路一条!
拍点老普残,低成本运作或许能活下来,发财要看运气。
拍卖行还是给人高大上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