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注册中医师,香港浸会大学的中医学学士及生物医理学士(荣誉)学士及香港大学硕士(MPhil),曾参与菲腊牙科医院研究。陈医师亦曾往内地义诊,闲时出席癌症病者讲座,为病友讲解中医对癌症看法。现为两女之母,鼓励母乳喂哺,崇尚自然,乐于和人分享中医养生之道,一起过健康的生活。
“天气热得像夏天。”Nadia说。
“立夏到了,表示夏天已到。立夏是万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同时也是我们养护身心,扶持身体阳气的好时候。”我说。
“这么说,立夏养生也有不同。依我估计,应该不要喝冷饮。”Nadia笑说。
“看来你对中医都认识不少呢!”我说:“以前广东人有喝凉茶的习惯,因为岭南地区自古多雨潮湿,多有瘴气。可是现在有冷气,我们的生活习惯又和前人不同了,体质也改变了,变得阳气不足。以前人们会农耕,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现代人无论读书的,工作的,多在冷气房内。活动少,压力又大,气血运得不畅则生寒,加上天气潮湿,寒湿就积在体内。如果再吃喝生冷,本来阳气不足,脾胃虚弱,身体寒湿加重,诱发更多虚寒性的疾病。黄帝内经云:春夏养阳,正是好好享受夏天的阳光,阳气充足,才可以寒湿化掉。
还有,夏天属火,相对应为心。夏天我们要好好养心。心主神明,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都由心主持。心主神明的功能正常,则精神清爽,神志清楚。”我说。
“那要吃什么才好?”Nadia问。
“饮食十分重要。有没有试过腹痛腹泻时,摸下肚子,是凉的?”我问。
“说来也是。”Nadia说。
“胃主受纳,脾主运化。当食物从口咀嚼后,经食道进入胃。胃要够热,才可把食物进一步研磨、腐熟。处理好的水谷精微则由脾消化、吸收和散布全身。所以调养脾胃,温暖很重要。
食物和水液进到肚子里,靠的是温度来消化,脾胃和小肠需要足够的温度,才能使饮食被好好的腐熟和运化。如果身体寒湿,脾胃就没有足够的阳气来运化,简单来说,就是够不够热。那么如何令脾胃够热呢?”我问。
“这我知道,喝热饮,你常常说的。”Nadia信心十足道。
“只对一半。喝热饮,腹部会立刻感到一阵暖意。可是传统凉茶也是热饮的。”我说。
“坊间凉茶铺都有热饮冷饮选择。”Nadia说。
“所以除了进食时的温度之外,食物的性味也很重要。例如我们会说某些食物是寒凉,某些偏温。现在我们要让好心,可以吃莲子。莲子为常见的安神食物,能养心益肾、交通心肾。天气潮湿,人感到闷热,我们可以吃些袪湿的食物如赤小豆和云苓。赤小豆有利水除湿、和血排脓、消肿解毒的功用。云苓有利水渗湿、健脾安神的作用。加强健脾胃的作用,可以吃淮山。淮山有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的功效。近日不少人早起咽中都有痰,我们可以吃陈皮和生姜。陈皮能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生姜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的功效。不但化痰,又可暖胃。”我说。
“谢谢你,让我更明白中医的理论了。”Nadia说。
“还要趁好天气,到郊外走走,使气血运得畅顺。”我说。
立夏汤水:淮山莲子赤小豆云苓汤
材料(4人分量):
淮山1两、莲子1两、赤小豆1两、云苓1两、陈皮2角、生姜2片
制作方法:
1. 赤小豆和淮山浸洗30分钟。
2. 所有材料加水2公升,大火煲滚后改细火再煲1个半小时。
3. 最后加少许天然盐。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