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发表时间: 2021-04-07 16:59:24
刘君孟(Ivan Lau),本地资深传媒人兼形象造型师。被喻为本地新派人气时装专栏作家,文笔一针见血,爱以时装业界之二三事来讽刺时弊。文章散见Yahoo、 Roadshow、《Cosmopolitan》、《经济日报》、《嘉人Marie Claire》和《ELLE》等等。
企业和时装品牌换logo是很平常的事,但好似小米换logo换到全世界都去讨论,就相当罕见。
外界的争议,源于那个由方形变圆形的logo,是由一名日本著名平面设计大师原研哉花了三年时间和收取二百万人民币酬金去完成。我在想,如果没有官方提及的三年时间,以及传闻的二百万人民币,其实还有多少人会去讨论。大家觉得荒谬,显然是这个被认为不合常理的成本支出,而并非那个只有五毫米微调logo。如果说成是三个星期和二十万元人民币,还有人会质疑吗?
日本人从来都有自己一套审美准则,尤其他们最崇尚的简约美学,都是以尽量不破坏原始性为中心理论。而全世界都知道,日本人做事严谨专业,往往会花大量时间在所有事情上,尤其产品开发和工艺制作,他们忠于传统更是众所周知,虽然很多人觉得日本人做事过于执着和死板,不过日本匠人文化依然备受国际推崇。但现在,这位在日本平面设计界大有来头,身兼无印良品艺术总监的原研哉却因为交出一个所谓“行货设计”而被抨击。我不懂原研哉的美学计算,但我知道什么叫适可而止,大家眼中的合情理,莫非要他在新logo雕龙雕凤,才对得起那二百万酬劳和时间成本?科技巨擘苹果公司,亦经历过不同时代logo演变,但你可曾见过很不一样的苹果logo面世?一些国际时装品牌如Dior、Balmain、Celine、Balenciaga、Calvin Klein和Saint Laurent,他们近年更换新logo亦只会在字体和字形粗幼大小作出微调,甚少会作出大幅度改变。而根基越稳健的大企业品牌,就更没有需要在logo上作大改动,去影响消费者对自己品牌的识别度。正如一个生意滔滔的国际时装品牌,老板都不会为了寻求一点刺激而冒险更换设计师,相反只会在品牌一蹶不振时候,老板们才会豁出去作大改革。
雷军是个聪明商人,小米大可以自行设计新logo,但没有人报道和讨论,再好的设计也是徒然。劳师动众越洋聘请日本大师操刀,而且选择在新品发布会上公诸于世,其实无非是为了提升形象包装和市场宣传。一切都是预设剧本,没有雷军“宣称”的三年时间和“传闻”的二百万人民币,又何来火上加油,成功挑拨媒体和网民神经。这刻当你依然将视线放在发布会上那个由方变圆的logo身上,人家已经将目光投放在电动汽车领域上,走到老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