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脉搏www.etnetchina.com.cn
 健康人生健康解“迷”
打印logo打印本文章电邮logo字体:
分享:
内地7大病原体夹击!支原体肺炎和伤风感冒有何分别?
评论评论:点击率点击率:

发表时间 2023-11-30 12:17:17

   港人北上注意,内地近期爆发急性呼吸道疾病疫情,对象以小童为主。国家卫健委昨日(26日)表示,原因在于多种呼吸道病原体同时发作有关,包括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及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当中,东莞有小学班级近日出现流感症状,需停课4天,病发潮大有南下迹象。


各年龄层流行不同病原体


   国家卫健委昨日(26日)举行新闻发布会指,随着内地各地陆续入冬,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峰期。据监测数据显示,目前流行的病例以流感为主,此外还有鼻病毒、肺炎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病原,因此内地近期流行的急性呼吸道疾病疫情,与多种呼吸道病原体同时发作有关。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内地近期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病例,在不同年龄层流行的主要病原体亦各有不同。当中,1至4岁的病例以流感病毒、鼻病毒为主;5至14岁病例以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腺病毒为主;15至59岁病例以流感病毒、鼻病毒、新冠病毒为主;60岁及以上病例以流感病毒、人偏肺病毒和普通冠状病毒为主。


   国家卫健委发言人米锋向民众呼吁:“要坚持戴口罩、多通风、勤洗手的卫生习惯,倡导‘一老一小’等重点人群积极接种相关疫苗,有呼吸道症状时要做好防护、保持社交距离。”面对各地求诊人数增加,国家卫健委要求加开诊疗设施,适当延长服务时间。


胡锡进孙女亦染疫


   随着内地爆发急性呼吸道疾病,北京、天津、大连、上海和杭州等城市的医院儿科持续爆满。当中,天津儿童医院单日门诊量突破1万人次,部分医院甚至把骨科、妇科都改成了呼吸科,收治染疫患者,有部分医院的输液挂号已排到2,000号以上,部分染病的孩子甚至需要在输液室里做功课。为应对激增的病例。有内媒报道指,北大妇产儿童医院的儿科门急诊外侧本月22日起已新增两个“临时输液区”。


   内地官媒《环球时报》前总编胡锡进也发微博表示,自己的外孙女烧到了40.6°C,过去没烧过这么高,“各大医院的儿科全都挤爆了,北京三甲医院检查排队大多要5个小时,输液排队时间更长,带孩子去医院晚上挂号凌晨才看上病,那样的滋味经历了才知有多难受。”


   此外,内地多地的学校都有学校班级因为大批学生身体不适请假,需要停课数天,当中更包括广东东莞。据东莞市万江第二小学上周五(24日)发通报证实,一年级108班超过三成学生感染流感或出现发烧症状。校方决定108班由即日起停课直至周一(27日),期望家人能够在学童居家学习期间做好安全监管,急性呼吸道疾病高峰大有南下迹象。


支原体肺炎vs伤风感冒


   针对内地肺炎支原体感染,世界卫生组织(WHO)于社交平台发文,提及中国国家卫健委曾指出中国的呼吸道疾病情况有所上升,并归咎因为取消了新冠防疫限制,以及已知病原体的传播,包括流感、肺炎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新冠病毒等。


   本港感染及传染病专科医生林纬逊早前接受访问时指出,肺炎支原体感染后病征与流感相似,但部分情况亦会出现气促及皮疹等,提醒港人北上后如出现伤风感冒症状且持续2、3天未退,应即求医。


肺炎支原体VS伤风感冒6大Q&A


   1.与伤风感冒、流感有何分别?


   一般伤风、感冒、流感、新冠肺炎或肠病毒是由病毒引起,只会影响上呼吸道。


   肺炎支原体的病原体是细菌,细菌会在细胞生存,可造成肺炎和影响上、下呼吸道,甚至影响其他器官例如心脏。


   2.与流感病征一样吗?


   流感常见病征包括发烧、咳嗽、喉咙痛、流鼻水、肌肉痛、疲倦和头痛;亦可能出现呕吐和腹泻等。


   肺炎支原体除上述病征外,也有机会出现气促、皮疹和耳朵感染等,并有5%至10%患者会患上非典型肺炎。


   3.与流感潜伏期有何分别?


   流感潜伏期一般约为1至4天。


   肺炎未原体潜伏期较长,介乎1至4周,通常为3周。


   4.两者在诊断和治疗上有何分别?


   林纬逊指肺炎支原体相对上较难诊断,需用专用较昂贵的核酸检测剂测试,而一般常用的抗生素,例如巨环内酯(macrolides)均对肺炎支原体无效,往往会令诊断延误和较难对症下药。


   5.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感染肺炎支原体?


   如北上旅游,如回港后出现伤风感冒症状,且持续2至3天仍未消退,同时皮肤或其他器官又出现异样,便有可能感染肺炎支原体,而非一般感冒,应尽快求医。


   6.北上旅游如何预防肺炎支原体?


   预防感染肺炎支原体,与预防一般传染病如新冠肺炎一样,应时刻保持个人卫生,在人多地方佩戴口罩、经常保持双手清洁,包括在触摸口、鼻或眼前、进食前、如厕后、触摸公共设施后洗手。


数据源:感染及传染病专科医生林纬逊、卫生署


   转载自:晴报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分享:
返回健康解“迷”
上传图片
仅支持JPG、GIF、PNG图片文件,且文件小于5M
 
评论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通立场 
登录 后发表评论,立即 注册 加入会员。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顺序 ↓倒序
  • 暂无读者评论!
评论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通观点
登录 后回复评论,立即 注册 加入会员。
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顺序  ↓倒序
  • 财金博客
  • 理财/管理
  • 健康人生

  • 时尚艺术
  • 吃喝玩乐
  • 全部
  • 财金博客
  • 理财/管理
  • 健康人生

  • 时尚艺术
  • 吃喝玩乐
  • 全部
more on Column 
新  一个月内新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