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发表时间: 2024-08-21 10:30:13
本地设计师(MADE IN EDEN)、手作人(EDEN CRAFTS WORKSHOP)及绅士文化平台(WALKING DAPPER)的左脑,主张在细节中透现文化内容,从音乐、电影、历史、人文……多角度品尝每个时尚风貌,在现代与传统的互相激荡之下,道出你我他身上每件服装的背后故事。
昨天替位朋友度身订造西装,突然他的手机震了两下,看一看说:“Alain Delon死了……”我们沉静了几秒钟发呆,然后不约而同说:“今晚要看Red Circle!”当刻气氛是意外地诙谐。我知道他也是法国电影迷,Alain Delon的多部经典由DVD、Blu-ray到Criterion版本我们都有齐,但众多戏中偏偏我跟他首先联想起《红圈》(The Red Circle/Le Cercle Rouge)(1970)?
今早开始见社交平台谈论Alain Delon却离不开三部电影,我才发现原来这几年来,围绕着男装主题我也介绍过好几次《Purple Noon》(1960)、《独行杀手》(Le Samouraï)(1967)、《劫宝奇谋》(The Sicilian Clan)(1969),这三套仿似是要见识他惊世美貌的必看之作,可是循序渐进观看他往后其他电影,便会开始欣赏俊美以外的Alain Delon,亦会自然地爱上法国的Film Noir,例如他饰演中年罪犯的这部《The Red Circle》(1970),在造型上明显有别于过往的帅气不羁,换来是更添焦碎忧郁的设定。
《The Red Circle/Le Cercle Rouge》戏名“红圈”的意思来自一个命理说法,关于佛祖画了一个红圈,让人们即使走上不同路途还是命中注定会在圈内相遇,正如戏中三位主角。多么的诗意,多么的杜琪峰,主角之间惺惺相惜又敌友难分的感觉,令人想起《枪火》或者《放逐》。屈指一算《The Red Circle》已经是半世纪以前的电影了,如今翻看依然非常震撼,角色演绎含蓄却充满感染力。法国人的浪漫是埋藏在DNA,永远不用洒狗血卖眼泪,单看戏名便足够体现导演Jean-Pierre Melville的意境,反观当年的中文译名实在很恶心,到今时今日也没怎么进步过,爱露骨还要加上港式食字,似是压根儿排斥西方文化的反射动作。
剧情以外,电影的美学布阵亦是非同凡响,影片拍摄运镜明显充满想法,例如在门孔的第一身视角,或是俯视桌球台一幕的构图,所营造的摄人气氛叫人很难忘。当然,戏服造型加上巴黎的酒馆、家室、商店甚至警局都美得醉人,虽然人物服饰的调子皆是灰灰沉沉,但1970年代的法国场景存在不少艳丽的黄、蓝、绿色,衬托之下每格画面均散发出优雅格调。配乐是来自Éric Demarsan的经典,缓缓节奏调子是建构深沉气氛的一大助力,闭上眼睛都能感受如此一部法国黑色电影。
靓仔,有赏味期限,观众的口味更会随时代转变。近廿年来单眼皮、细眼男星当造,刚阳面口还不如面圆圆卖可爱,Alain Delon似是定格在上世纪的博物馆艺术品。俊美如他,我亦难以想象他穿上Y2K打扮的效果,也许用不着超越时间,就这样继续西装加干湿褛,长存在电影画面里便最美好了。
Photo:由作者提供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只看作者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顺序 ↓倒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