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发表时间: 2023-08-02 09:15:13
作者为资深投资者。
“阿一鲍鱼”的一哥,可称为一代宗师,前日(31日)安然辞世,享年90。愿一哥一路走好。
很多人对一哥的认识是:
杨贯一,1932年于中山出生,十多岁只身来港,凭着勤快好学,由初期的饭店小杂工,一步步晋升为酒楼部长。
1967年,决意到当时全港顶尖级的告罗士打酒楼做部长,尝遍了人生的甘苦。
1974年,股市大跌,楼市也随即崩塌,租金下泻,杨贯一遂与友人合作创办了“富临饭店”,以乳鸽作招徕。艰苦经营数年后,开始着手研制鲍鱼,生意明显改善,“富临”得以逐步脱离困境。
“阿一鲍鱼”渐渐为人所赏识,后更跳出中国香港,在海内外赢得名声。1985年,新加坡举办美食节,阿一与多位名厨组成中国香港代表团赴狮城示范厨艺。其后更获邀前往北京,为当时的国家领导人邓小平献技。
“阿一鲍鱼”于中国香港成名,重新加坡扬威海外,再由北京传遍中国。中国香港旅游协会、中国香港贸易发展局和其他机构纷纷邀请阿一前往世界各地献技,尔后,杨贯一获各地厨艺机构颁予大大小小的奖项,成为世界级御厨中的御厨,为国为港争光。
一哥为国为港争光
一哥的为国为港争光,是有段故事。
已故国宝级书法兼国学大师,为一哥提联,拟就三副:“阿一鲍鱼”、“国际驰名”、“为国争光”。一哥选了“为国争光”,此联曾挂在旧骆克道富临梯间(图一)。
阿一从个小工,怎做到鲍鱼大师?
两句:严于求己,不断学习。
在做小工期间,一哥志在做部长,所以不断学习做部长之仪,学英文、练字(要写菜单),亦戒烟、戒酒、戒赌、戒贪,这在五、六十年代的饮食业行头,是个异类,但亦因他这样严于求己,终被赏识,可以做到告罗士打酒楼的部长。一哥十分注重仪容,出楼面,必然是西装革履,一哥言,尊重人客,先尊重自己。
楼面部长,又怎转做厨房?原因是很受气,知耻近乎勇。
一哥在辞去楼面部长后,曾与人合作办饭店,也是在骆克道,当时只以乳鸽招徕,生意淡薄。
一次他往银行借钱给伙计发薪水,回来时已经又累又饿,便跟厨师说:“我还未吃饭,很辛苦啊,给我炒一碟饭吧!”万料不到厨师竟然一口拒绝:“你自己炒啦!”连自己的伙计都造反了!我拼死尽心为伙计着想,忍受旁人讪笑看扁,伙计不但没有感动,反而往我身上狠狠踩一脚!我很愤怒,立即卷起衣袖走厨房,跟他比一比炒饭。才两三下手势,我已炒好两碟,他才一碟饭上来,无话可说。我吃着自己亲手炒的饭,心里怪责上天为何不同情我、怜悯我?我气得眼下都湿了。其他伙计见状,以为是汗,问道:“你很热吧?”那些并不是汗水,而是我的眼泪,我悲愤交加,委屈得滴出眼泪来。我把炒饭和泪水吞进肚子里,突然奇怪了,为何我炒的饭这么好吃的呢?我忽有所悟,我已不能走回头,我无能力再次打工,更加不能再受气了。若把事情倒转来看的话,若我不亲自拿起锅铲掌厨,到头来必然要离开这一行。
就是伙计那一句“你自己炒啦!”,从此改变了我的一生。
要掌厨,煮什么?小菜利钱微薄,看到当时的贵价饭店都是煮鲍参翅肚,一哥便从这些贵价食材着手,钻研煮鲍鱼之道(图二),图中一哥穿上白厨师服,戴上勋章,是拍照用,真正工作是顶着大热太阳,煮足几天才成。
一哥有不少徒弟,一哥授徒,从不留一手,但求传扬中华厨艺,但亦要求,不烟、不酒、不赌,故不少徒弟都叫一哥做“爹”,此中包括富嘉阁的基哥,现在富临掌厨韬哥,和国内一些大厨,如麦广帆(图三)。
2008年,笔者找一哥作采访,采访下来,觉得可以成书,于是便扩大访谈范畴,写就了《朝阳贯一方》一书(图四、图五)。
采访写《朝阳贯一方》这书最不能忘怀的,是与一哥回他故乡寻故居,寻故友。在一哥故居地兜转了两天,终找到一哥故居及旧亲友,最难忘的是:老人家见面先是茫然的表情,跟着是热情握手、拥抱,再跟着是呼朋引友来相认,五、六十年互断音信,不知生死,今始知大家安好,那种释怀,是真不可以笔墨形容(图六)。
其后一哥再找回其以前念书的小学地,校前的榕树今仍在(图七),此树头不单是一哥被罚淋雨之地,也是他妹妹饿死之地,一哥对此树凝视良久,吐言:“我今日煮鲍鱼予客,但我妹却是在此树下饿死。”言毕,笔者无言以对。
《朝阳贯一方》书的最后两句是:“人生苦短,做好本份就是了”。一哥一生敬业乐业,做足本份,愿一哥一路走好。
投资涉风险,每位投资者承受风险程度不一,务必要独立思考。笔者会因应市况而买卖。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只看作者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顺序 ↓倒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