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脉搏www.etnetchina.com.cn
 理财/管理智城物语
打印logo打印本文章电邮logo字体:
分享:
3大科技巨头逐鹿元宇宙!谁会是最终赢家?
方展策
作者:方展策评论评论:点击率点击率:

发表时间: 2022-04-15 15:44:45

作者介绍

少年时,曾研习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可惜学无所成,侥幸毕业。成年后,误打误撞进入传媒圈子,先后在印刷、电子、网络媒体打滚,略有小成。中年后,修毕信息科技硕士,眼界渐扩,决意投身初创企业,窥探不同科技领域。近年,积极钻研数据分析与数码策略,又涉足 Location Intelligence 开发项目;有时还会抽空执教鞭,既可向他人分享所学,亦可鞭策自己保持终身学习。

   作为“元宇宙元年”的2021年,其实只是让Metaverse受世人关注的认知期;来到2022年,才是元宇宙密集发展的起步期。不过,面对这个面目模糊的“新世界”,究竟各大企业要从何处切入市场?当下较为具体的切入点,正是被视为“元宇宙入口”的VR / AR眼镜。除Meta将于下半年推出VR新产品外,有传闻指苹果(Apple)也有望在年底前发表AR装置,甚至Google Glass智能眼镜都有可能趁机卷土重来!


VR藉元宇宙热潮强势复兴


   1995年,任天堂(Nintendo)推出Virtual Boy,为全球首款藉视差原理产生3D视觉效果的游戏机,可说是现今VR(虚拟实境)眼镜的前身。不过,当时VR技术尚未成熟,令Virtual Boy衍生了一连串问题,包括:定价过于昂贵、游戏内容太少、单色低画质3D影像、易让使用者产生晕眩、以及缺乏便携式性等。1996年初,因产品未达销售量目标,最终被迫停产。


玩家可以像头戴式显示器般使用Virtual Boy游戏机,将头放在游戏机目镜上,即可看到红色单色的3D游戏画面。(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事隔十多年后,Facebook于2014年斥资20亿美元(约156亿港元)并购VR科技公司Oculus,让VR技术再受市场注目。随后,三星(Samsung)、索尼(Sony)、宏达电(HTC)等相继进入此领域,让VR产业回复生机。


   2019至2020年间,VR产业步入寒冬期,创投投入资金只有19亿美元(约148.2亿港元);与其相关的AR(扩增实境)产业,流入的投资金额更低至17亿美元(约132.6亿港元)。


   及至2021年,因新冠疫情大流行,民众难以外出解闷,让VR虚拟体验开始变得受欢迎;再加上元宇宙概念升温,VR装置被视为“元宇宙入口”,刺激市场需求大增,同时创投资金亦翻倍上涨至39亿美元(约304.2亿港元)。这代表着有更多人才与资源可以投入VR开发,解决各种技术瓶颈。


Meta跃居VR市场领导者


   国际市调机构IDC的资料显示,2021 年全球VR / AR产品总出货量较 2020 年激增 92.1%,达到1,123万部,当中以VR装置占大部分,出货量为1,095万部;Meta(前称Facebook)跃居为市场龙头,旗下Quest系列拥有80%市占率。


Facebook公司于2021年10月易名为“Meta”后,决定舍弃“Oculus”这个VR品牌名称,旗下VR产品统一命名为“Meta Quest”。(图片来源:Meta Quest官网)


   Meta创办人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认为,当产品价格下降至200美元(约1,560港元)以下,便是VR全面普及之时。目前Meta Quest 2定价为299美元(约2,332.2港元),与普及化价位仍有一段距离。除价格要亲民外,VR如要真正普及起来,还需要有极佳的沉浸体验、可供长时间穿戴的舒适感,以及丰富的高画质内容。


《Supernatural》这款VR健身游戏,配搭Oculus Quest装置使用后,即可让用户居家健身。新冠疫情期间,人们无法上健身房做运动,使到这两款产品大受市场欢迎。(图片来源:Meta Quest官网)


   2022年1月,Meta宣布跟辉达(NVIDIA)合作制造人工智能超级计算机“AI Research SuperCluster”。它能够自动建构元宇宙内各式内容与场景,并可为使用者提供实时语音繙译,让不同国籍用户皆可在虚拟世界内无缝沟通和协作。


Meta现正建造全球最快的人工智能超级计算机“AI Research SuperCluster”,可用于创建虚拟世界的内容、体验、服务等,预计将于2022年底前完工。(图片来源:翻摄Meta官方YouTube影片)


   踏入4月,有消息指该公司的金融部门 Meta Financial Technologies正研究为虚拟世界创建一种数码代币,内部员工称之为“朱克币”(Zuck Bucks),可用来打赏内容创作者、借贷、或提供其他金融服务。由此可见,Meta除尝试用AI独立创造内容外,还开始探索如何建立元宇宙经济体系。


AR将是下一个元宇宙入口


在元宇宙发展上,与VR齐名的技术还有AR。VR是帮助人类进入虚拟世界,AR则恰好相反,是把虚拟角色或物件带到现实世界,技术难度更高。虚拟角色需要适应现实环境变化,顺着地形起伏而爬高走低,以实现跟真实世界的高度融合,而且AR装置又要能融入日常生活中,以致其商业化进程较VR慢上不少。


要数历来最出名的AR产品,当然非Google Glass智能眼镜莫属。2012年,Google母公司Alphabet联合创办人谢吉·布林(Sergey Mikhaylovich Brin)戴着Google眼镜原型产品,出席在旧金山举行的慈善晚会,让这款AR眼镜首度正式亮相。后来被Facebook收购的Oculus在那一年才刚刚成立,可见Google Glass确是走在科技潮流尖端的产物,后来更被《时代杂志》评为当年最佳发明之一。


可是,Google Glass推出后却饱受劣评。因它配备摄影镜头,引发偷拍、侵犯私隐的疑虑;其右方眼片可以实时显现各式信息,易让使用者分散注意力,忽略路面状况而发生意外;产品定价高达1,500美元(约11,700港元),惟功能却远远比不上同等价位的智能手机,难以吸引消费者购买;加上其外形设计过度前卫,被网民标签为“科技宅”专用眼镜,更让人望而却步。结果,第一代Google Glass在2015年宣告停产。


Google用AR抢攻元宇宙


   后来,Google Glass再战江湖,分别于2017、2019年推出第二代、第三代产品,针对过往被诟病之处作出多项改善:在摄影镜头上增设拍摄提示灯,而外形设计亦变得较平实,减轻“科技宅”感觉。此外,销售对象也由消费者转换为企业客户,贩售给医疗、制造、物流业者,辅助员工提高工作效率。


自2017年起,Google Glass退出消费者市场,转攻商用领域,推出Google Glass企业版,客户包括:DHL、DB Schenker、General Electric等。(图片来源:Google Glass官网)


DHL已在其全球仓库引入Google Glass企业版,利用建基于AR的视觉拣货(Vision Picking)技术,加快拣货流程。(图片来源:Google Glass官网)


   Alphabet尽管在AR眼镜发展上受挫,惟面对元宇宙的庞大商机,近期已默默展开多项部署。2021年11月,该公司重启中止运作逾10年的Google Labs,由资深VR / AR产品开发副总裁克雷・巴沃尔(Clay Bevor)负责带领,进行一个代号为“Iris”的研发项目。有传闻指,“Iris”所开发的是“AR头戴式显示装置”,外形跟滑雪护目镜相近,内置自家设计的Tensor处理器,运行《Android》作业,无需外接电源,预计最快在2024年面世。


   同时,专研全息影像的“Starline”计划亦已拨归Google Labs旗下。该计划已研发出高度拟真的3D全息影像技术,成功制造被称为“魔法窗户”的显像装置,可让坐在屏幕两端的用户,在不用佩载VR眼镜的情况下,即可看到极高还原度的真人影像,就像双方真的身处同一空间内,把视像会议沟通提升至更高境界。此外,《彭博》报道指,Google Labs正在筹组“区块链部门”,聚焦于企业基础设施的研究。如此一来,Alphabet针对元宇宙的布局已非常明显了。


苹果不谈元宇宙只说AR


   当各大科企经常把元宇宙挂在嘴边,Apple却不爱谈Metaverse。在苹果公司执行长提姆·库克(Tim Cook)眼中,“元宇宙”说穿了其实就是AR。库克在多次访谈中皆以AR来描述元宇宙概念,更表示AR可应用在教育、零售、健康、游戏等各个层面,甚至可以改变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


   早于2017年举行的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上,Apple已发表AR软件开发工具《ARKit》;2020年,更把可感测周遭3D环境的光学雷达(LiDAR)扫描仪,装配至iPhone 12 Pro等产品,以增强AR体验效果。在Apple App Store中,现已可找到逾14,000个与AR相关的Apps。例如宜家家居推出了一款名为《IKEA Place》的AR家具App,用户可透过手机镜头与AR软件功能,模拟把IKEA产品摆放到自己家里,避免买错家具。


瑞典家具品牌IKEA利用苹果《ARKit》,开发出AR手机App《IKEA Place》,只要用手机镜头扫描房间,即能计算房内空间大小,跟着便可透过AR技术,把虚拟家具摆放到房间,检查尺寸是否适合。(图片来源:翻摄IKEA官方影片)


   为求进一步强化其AR技术,苹果近年不断四出收购:2015年,Apple收购AR软件公司Metaio,并将相关软件技术整合至《ARKit》;同年,又并购室内定位技术初创Indoor.io,以及面部动态表情识别技术开发商FaceShift;2016年,买下人工智能公司Emotient,获得人脸情绪辨识技术。


人工智能公司Emotient开发出一套能扫描人脸表情的细微变化,并透过AI分析出情绪状态的解决方案,2016年获Apple出手收购。(图片来源:翻摄Emotient官方影片)


   硬件方面,Apple于2017年并购MR(混合实境)头戴式装置制造商Vrvana;2018年,再出手收购AR镜片开发商Akonia Holographics。迄今,苹果已把逾20家跟AR / VR / MR有关的科技公司收归麾下,坐拥逾400项相关技术专利。


加拿大初创公司Vrvana研制了一款MR头戴式装置“Totem”,能够快速切换VR与AR模式。后来该公司因资金链出现问题,2017年被Apple斥资3,000万美元(约2.34亿港元)收购了。(图片来源:翻摄Vrvana官方影片)


苹果拟分3阶段推进AR


   著名苹果分析师郭明錤(Ming-Chi Kuo)认为,Apple将会分3个阶段推进AR产品:首阶段以传闻在2022年底发表的AR头戴装置作起点,估计新产品无需连接手机或计算机,可以独立运作,定位为能够取代iPhone的随身电子产品,惟定价可能高达3,000美元(约23,400港元)。


   揭开次阶段序幕的或许是2025年问世的苹果AR眼镜,其体积会比之前的AR头戴装置更小、更轻巧,并可以提供光学透视的AR体验,外观上也较为平易近人,接近一般人可接受的穿戴式装置模样。


   第三阶段可能发生在2030至2040年间,苹果AR隐形眼镜上市,把实体的电子产品变得无形化,让使用者在外观上似乎没有穿戴任何装备,但却自由可以穿梭于现实与虚拟世界之间,满足工作与娱乐上的各种需求。


   市场调查机构Counterpoint预测,由于Apple或会在2022年底推出AR装置,加上Meta的新型Quest、Sony PlayStation VR2亦会在下半年上市,所以2022年VR / AR产品总出货量有望提高至3,000万部。


   Counterpoint进一步指出,当苹果AR装置开卖后,AR产品销量将获得飞跃性增长,带动整体市场成长,估计2023年VR / AR总出货量将暴增到5,000万部,2024年攀升至7,600万部,2025年更可望突破1亿部大关。由是观之,即使Alphabet与Meta走在前头,率先抢市场份额,然而可以实现“全民元宇宙”的最终赢家,却很有可能是“迟来先上岸”的Apple喔!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分享:
返回智城物语
上传图片
仅支持JPG、GIF、PNG图片文件,且文件小于5M
 
评论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通立场 
登录 后发表评论,立即 注册 加入会员。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只看作者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顺序 ↓倒序
  • 暂无读者评论!
评论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通观点
登录 后回复评论,立即 注册 加入会员。
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顺序  ↓倒序
  • 财金博客
  • 理财/管理
  • 健康人生

  • 时尚艺术
  • 吃喝玩乐
  • 全部
  • 财金博客
  • 理财/管理
  • 健康人生

  • 时尚艺术
  • 吃喝玩乐
  • 全部
more on Column 
新  一个月内新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