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发表时间: 2024-11-04 12:23:24
资深新闻工作者。90年代任驻英国记者,专职采访香港政权交接新闻。回港后长年从事国际、两岸新闻的报道和时事分析。
近年来最为紧张刺激的一场美国总统选战,如点票顺利的话,就将在本周决出胜负。究竟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或其民主党对手哈里斯谁会上台?胜利者会怎样选择中美关系前路?对于香港来说,又会产生何种影响?
美国总统选举即将于本周决出胜负。(美联社)
从大方向来看中美关系前景,目前暂还没有可以令人松一口气的蛛丝马迹。回顾过去特朗普和拜登两届总统的对华政策,可以总结出的一条规律是,为求达到制约中国崛起的目标,无论是哪一位新总统上台,都会采纳前朝的一些“辣招”。例如拜登入主白宫后,就保留了特朗普时期对华实施的关税壁垒,在增加国库税收的同时,试图压缩中国产品在美国市场上的份额。
华府制约中国政策具延续性
不仅如此,拜登又在对华加征关税的基础上,推出了庞大的芯片产业补贴等计划,透过友岸外包来加速产业链移出中国,建构所谓的“小院高墙”,滞延中国产业的发展与升级。由此可见,只要中美关系尚未找到走向缓和的台阶,美国政府制约中国的政策将具有延续性,其力度会不断上升,方式方法会不断扩展,从而导致双方紧张关系持续升级。
美国历任总统的制华政策具有延续性,不容盲目乐观。(美联社)
从理性的角度来看,中美关系持续走向紧张,既不利于双方,更不利于全球稳定。美方持续对华打压,并拨出庞大资源发动反华文宣战,在煽动了西方社会仇中情绪的同时,也正在激起中国国内对美国单极霸权主义的强烈不满,要求北京对美西方及其附庸国家做出强硬反应的民间呼声不断升高。
造成美方这种“损人不利己”状况的根本原因,并不是民主党或共和党,哈里斯或特朗普反不反华的问题,而是美国整个国家的政治精英阶层,还没有愿意理性看待其极霸权地位终将会结束的历史必然趋势。这将使得中国的进步和崛起,非但未能成为促成美国与之合作共存的诱因,反而进一步刺激其不安。美国在长达20年的反恐战争中亏空了国力,继而又在乌克兰战场陷入了对俄罗斯的长期代理人消耗战,现在又要和中国“死磕到底”,在战略上显然也是不智的。
香港的重要地缘价值
因此,中国内地和香港隔岸观望今次美国总统选举结果,除了要看当前选战鹿死谁手,以及设定各种预案,以求“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外,更要从宏观和长远的角度,来思考中美关系的属性是什么?对两国以至整个世界的未来发展而言,双方关系的最理想状态是什么?大国博弈固然不可避免,甚至从正面意义上来说,可以刺激双方在国家理念、产业科技等领域的竞赛精神;但面对全球局势的多极化发展,以及在气候、疾病等各个领域的挑战,两国终归要面向合作,才能为双方及整个世界谋取更多福祉。
笔者认为,正是在如何推动中美关系保持合作的问题上,又或者更为具体地说,在如何为中美关系找到缓和的台阶,促进全球化发展,避免全球倒退至阵营对抗式的新冷战问题上,香港基于其既是高度自治的中国特别行政区,又是亚洲首要的国际金融和贸易中心,有条件扮演重要角色。问题在于,在远观美国大选之时,恐怕很多港人都还没有意识到香港的重要地缘价值,因此也就谈不上以“第一人称”,来参与中美关系,以致于世界未来发展路向的讨论。
在谈及这个问题的时候,笔者想把读者的眼光引向最近在新加坡举行的一场辩论会。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生前创立的“通商中国”(Business China),最近主办了第15届慧眼中国环球论坛(Future China Global Forum)。狮城资政李显龙、副总统王瑞杰,以及来自中国的全国政协常委毕井泉等全球700多名政、商界领袖出席了会议,足见论坛的权威性。
在其中的一场专题研讨会上,来自中国和新加坡的学者一同探讨了中美地缘博弈背景下的全球经济流动,及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系。参与探讨的学者,除了来自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教授、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姚洋、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访问教授皮凯(Frank Pieke)外,还包括香港资深中美关系专家、港大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CCCW)始创主任李成教授。
李成:美国政治精英对华三大误解
为什么香港作为中国主要的国际金融和贸易中心,甚少主办有同等份量的研讨会,固然是个值得检讨的问题;但至少在这次新加坡的会议上,出现了来自香港的重要声音。如果是换了在2020年美国大选前发表讲话,李成教授的身份就会是美国布鲁斯金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主任,他是该中心的首位华裔主任。而自去年前来港大创立CCCW后,该中心迅速举办及参加了一系列国际级别的研讨会。
李成(左一)在新加坡的研讨会上发言。(CCCW官方网站)
CCCW的出现,无疑展示了香港在后疫情时代,重建其国际学术话语权,尤其是在国际关系领域的一项重要成果。例如李成本人在参加新加坡的官方权威研讨会的同时,并接受了英国《金融时报》(FT)罕有地大篇幅专访。FT的大篇幅报道展示了一种灵敏的新闻嗅觉——围绕着今次美国总统选举,及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出现了一种有权威学术研究背景、值得留意其动向的“香港视角”。
李成在新加坡的研讨会上提出,中美关系当前出现的困难,主要是因为美国政治精英对华有三大误解:一、误认为中国决策层更关注政治而非经济问题。他指出,近一年中国领导层走访上海、义乌、济南等多地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与当地民众交谈,都展示出问政于民、实事求是的作风。
在过去30年,85%的中国领导干部有着长期基层治理经验,他们的政治生涯始于省市县级,而就中国近十年的发展,无论是“一带一路”、内外经济“双循环”和绿色发展等,都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事实证明是具前瞻性的战略布局。
误解二:美国实行“脱钩”和产业转移是源于中国的政策环境转变。李成指出,外企在华面临的主要难题并非政策环境,而是经济结构和竞争格局的转变。反而是西方国家实施“脱钩”,“去风险”和产业转移,对各国营商环境造成艰巨挑战。
相比之下,中国的大门将来愈开愈大。从三中全会的“创新发展”主题里可以看出,私营部门在经济发展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他还特别指出,区域化和全球化一直是中国不可忽视的发展机遇,如果西方国家选择在此时退出合作舞台,中国应在中东和东南亚地区找寻更多新的合作伙伴。
误解三:中国干涉美国内政、试图取代美国的国际地位。李成认为,中国领导层主要关注的是国内发展,而非取代美国。他认为,美国仍未习惯于直面中美关系,已经成为国际社会主要权力关系这一事实。
香港应代表中国伸出橄榄枝
李成呼吁,各国只有理解了中国面临的发展问题,和中国领导人处理问题的方式,才能正确理解中国;只有正确理解中国,才能在与中国的政治和商业往来中实现合作共赢。他呼吁国际社会对中国市场保持开放态度,并强调国际合作与全球化的必要性。
开章明义,李成把中美之间当前面对的困难,归因于美方对华存在“误解”,既然是“误解”,就仍有“化解矛盾”的可能。在美国总统选举即将决出胜负之际,这种观点为香港在未来中美关系前路中找到了一项重要的使命,那就是尝试为两国关系的缓和并走向合作共赢,找到可行的下台阶,同时探索出一条更为可持续的全球化前路。
说到底,香港的独特地缘价值,使之永远都适合代表中国向世界伸出橄榄枝。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