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发表时间: 2020-08-28 13:55:32
方元,曾为一家跨国企业的高级行政人员,奔波于上海、台北、香港和新加坡。40岁前仍是负资产,欠楼按几百万元,没积蓄没股票,银行存款亦只有三个月左右工资,座右铭是“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后得《富爸爸穷爸爸》一书启蒙,决意改变理财习惯,学习投资,以十多年时间做到完全财务自由,做自己喜欢的事。
“开Zoom上课,见到跟私楼同学的家底差距,宁愿承受‘中招’风险都不想再于家中上课,现时情况等同末日。”
有家住公屋男生以《Zoom上堂根本系迫害公屋仔》为题发文,抱怨因新冠肺炎上不了学,被迫视频学习时因住屋条件差而深感自卑,更失去学习动力。
帖文一出旋即引起热议,不少人感同身受,说什么“家人又吵、网络又废、计算机又慢”;最多是不想同学看到家里“又破又乱”。
没独立睡房的男生日前在讨论区吐苦水,抱怨跟住私楼同学差距大,认为即使自己如何勤奋,也弥补不了差距。他说以往在学校上课,大家都有一样学习环境,尚算公平;现时却要暴露家庭环境,加上家人惯于“全日开电视”,嘈吵得令他深感自卑,学习动力顿失。
抱怨什么?为什么会抱怨?
未有疫情之前他也不是住在公屋吗?当时放学回家,住私楼同学不是一样有自己房吗?他自己的家人不也是惯于“全日开电视”吗?不也是嘈吵吗?为什么他之前不认为这个是问题,而现在才是!
他因家贫而自卑,心理上有缺憾;而且埋怨家人,是诿过于人。
认识一位酒楼部长,她勤奋尽责;一次,跟我讲了她女儿的小故事。
他们家住大埔公屋,女儿读中学时考到了跨区名校,在港岛区一女子中学上课,每天都要从大埔公屋先坐接驳巴士到火车站,再搭火车接地铁过海上学。
当升上中学大约两、三个月,女儿同班同学邀请她和全班同学,到家中庆祝生日。那不是一般的家,是山顶上一座几千呎的独立屋,而且可俯瞰维港和九龙半岛。
那天女儿回来后,跟妈妈说同学家中的客厕,也比他们整个家大。你猜那个妈妈怎样跟女儿说?
“是吗?有些人有钱,有些人没有那么多钱。”部长妈妈说:“你下一次生日,也可以请同学来我们的家一起庆祝生日。”
相信他们一家如何努力,也弥补不了女儿和同学家经济上的巨大差距;但部长妈妈的话,不卑不亢,既不自卑,亦不羡慕别人,反而叫女儿约同学来自己家玩,就是承认大家之间有差距,但这些差距是物质上的,但精神上同学们应是一致的。
她还说“如果你的同学看不起我们住公屋的话,那么她也不再是你的同学了。”
有这样的妈妈,女儿会自卑吗?几年后,这个女儿同时考到两间大学医学院。如果像那位公屋男生这样思考的话,不管住在什么地方,也不见得他会有动力读书。
现在的社会,弥漫着一种荒谬想法,就是自己不努力,却埋怨别人不给机会;成绩不好,就埋怨条件不足。大学一毕业,就要买楼,买不起楼,就是政府的错;从来不会自省,不会自我检讨,亦不够勤奋,跟这公屋男生一样,他们的问题就是他们自己。
(photo:i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