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宝库每周华语
打印logo打印本文章电邮logo字体:
分享:
QE诞生、底特律市、汽车之城、坦克大战
黄溢华
作者:黄溢华评论评论:点击率点击率:

发表时间: 2021-06-15 12:31:13

作者介绍

早年留美,于1987年取得路易斯安那州大学(Monroe)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后回港工作,曾任职获多利投资、花旗银行司库部、法国里昂银行、港交所上市科、新鸿基金融集团、中国银盛证券集团副行政总裁等,并于多间大学及大专学院担任财务课程兼职讲师。
对衍生工具、风险管理、外汇、美股、证券及商品期货市场拥有丰富实际操作经验;闲来亦爱“爬格子”。有多本著作,其中《期权导论》更为首本以中文出版的期权专书。
热爱阅读及集邮,3岁至88岁均可成为好朋友。

  拜登与普京会面,相信利好全球的稳定性。目前全球疫情仍未真正完结,即使疫苗不断在不同地区施打之中,又或美国期望7月可以全面开放经济,将面对很大的考验,因而各大国有必要平心静气稳定地缘形势,才可以有更大空间把疫情压下去。
 
  美国密歇根州(Michigan)有地理优势,接近加拿大,也可向美国东西岸及南部运送大量产品。密歇根州其中的底特律市,近几十年风光不再,但此城市于80╱90年前,不只是美国三大车厂的重要生产基地,也是美国生产大量坦克的地点。福特、克莱斯勒及通用汽车乃美国三大企业,传统道指成份股。今天科技资讯主导的世界,汽车大企业,已由电动车生产商执牛耳。当然,廿世纪初,火车股份亦是当年的上市巨企。
 
  底特律市有三大汽车生产商在此生产,薪金╱福利甚好,即使是私人企业,美国三大汽车生产商的员工福利非常好,1990╱2010年的廿年,三大美汽车生产商的“生产成本”正因为员工福利太好,使平均每一辆汽车的出厂成本比日本的同级大厂贵1000╱2000美元不等,不易在国际市场与日本╱德国生产商争天下!
 
  1985年美元急挫两年到1987年,日圆自200╱300位升至150甚而不出10年升至100╱80之内,日圆大升,亦未能为三大美汽车生产商争取持久的“成本”竞争力。可见根源不在日圆“便宜”:而是美国市场当时的“成本结构”跟不上,因而2000╱2010年期间,美三大汽车商仍在苦战。克莱斯勒1998年与德国Damiler Benz合并,后给Benz全面“鲸吞”了。克莱斯勒不再存在,而福特“紧守”生产汽车至今,股价近月见可观的回升。



1998年,德国的Daimler Benz与美国的Chrysler合并;今天Chrysler已不再存在,成为Daimler Benz的一部分了。


道指及Ford Motor股价走势。



S&P 500及纳指走势:一升再升。


  日本汽车生产商1970╱1990年代的车辆以用油不多取胜,国际油价狂升多次之后,日本汽车全球大卖。美国车“巨大”无比,但耗油量吓人,因而美国车要急追,且1980年代多了韩国及后期中国加入竞争,美国底特津的“汽车之城”已失去了光环,可惜员工福利仍甚好,工会势力大,使美汽车业苦战,1980╱2008年间,息率甚高。今天“零”息,但1990年代10╱20厘息率全球见普遍。因而美企业负债甚“重”!
 
  通用汽车面对巨大的竞争,福利压不下来,又财务成本高,2008年即使有“QE”诞生,亦面对“次按”困扰,通用汽车2009年股价跌至1美元之下,最终巨企“倒下”,员工也全都失业。有“QE”,今天各大小国“QE”救了地球。但2008╱2000年,救不了通用汽车,2011年,通用重组再回归美国市场,今天通用重生,工会让步了!而美国由电动车主导:用电池也用大量芯片╱软件╱资讯的“车子”。当然,成功否?股价狂升不代表已成功,但“汽车”仍在!市场仍需要“四个车子”的车子。


General Motors 2009年股价低于一美元:GM倒闭了!


General Motors重组再上市:近十年股价之走势。


  伯南克的“QE”克服了“次按”风暴,也意外地使全球疫情之下,救了“地球”人。即使富人更为富有:但“QE”使股楼╱企业可有空间,市场仍在新高位。当然,“QE”也不可能无止境地使用,因而大家也担心美国“QE”已太多,美财赤如何?美元“如何”是好?但无“QE”,世界早已大乱了。美国二战乃盟军及前苏联等“火力”生产商。即使前苏联,也采用美国生产的“Sherman Tank”,以迎战纳粹德国。底特率也因而成为“坦克之城”:二战生产了的5万辆坦克车,大多运往了全球主要战场。


底特律乃“Motors City”,亦是美国坦克生产之城。Sherman Tank于此城大量生产。


  2014年首映的二战美国片《Fury》,由Brad Pitt主演,其中的坦克主角,正是“Sherman Tank”。英雄片也要有坦克配合,而二战使底特律市大赚,因而三大汽车生产商的员工福利“好、好、好”。二战后,1946╱1970年,美汽车全球大卖,且“1美元兑360日圆”,使日本出口“便宜”。可惜1973╱1983年的10年,油价三、四次狂升,成本“吃入”了三大汽车商的生车之中:消费者买日本车子!美汽车太巨大,通用的“V8”等等引擎很强,但不少用油惊人。美国车失去市场了。
 
  正是花无百日红,即使今天美“MIA2”坦克仍有底特律生产,大城市仍在,但已不是1940年代大红大紫的“坦克城市”了。Telsa不可有失,否则美国便失去重夺汽车“一哥”的地位。但2020年已不再是1940╱2010年的年代:竞争对手极多。
 
  今天的电动汽车未必可以在未来的十年全面取代路面的一般车子,但科技不断改进,使未来十年、廿年的车子,与过往的“大不同”,传统的汽车生产商未及跟进“车子”的新角色╱定位,有很大可能被赶出市场。Nokia手机十多、廿年前被今天的智能电话取代正说明一切的发展可能。不进则退,但电动车用很多芯片及采用资讯科技,亦不一定很快成为主流。有一点可以肯定,全球汽车生产业已在巨大转折点之一刻了。

分享:
返回每周华语
上传图片
仅支持JPG、GIF、PNG图片文件,且文件小于5M
 
评论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通立场 
登录 后发表评论,立即 注册 加入会员。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只看作者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顺序 ↓倒序
  • 暂无读者评论!
评论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通观点
登录 后回复评论,立即 注册 加入会员。
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顺序  ↓倒序
  • 财金博客
  • 理财/管理
  • 健康人生

  • 时尚艺术
  • 吃喝玩乐
  • 全部
  • 财金博客
  • 理财/管理
  • 健康人生

  • 时尚艺术
  • 吃喝玩乐
  • 全部
more on Column 
新  一个月内新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