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华夏时报》总编辑。擅长以新闻手法解读经济方略,以专家视角点评财经事件。文风犀利幽默、观察细致入微、评论入木三分。
今天要聊的话题是融钰集团的搞笑史。
并购“小王子”?
大家都知道,重组是资本市场上永恒的一个话题,因为“丑小鸭”变“天鹅”带来的就是股价的暴涨。但是如果把重组当成了噱头,那就成了搞笑。
沪深股市上就有这么一个公司,没完没了的重组,这个公司就是融钰集团。
其实融钰集团是最近才改的名字,以前的名字叫永大集团,是一家2011年上市的中小企业,来自东北,老板姓吕,跟水皮同姓,主要是做电器的。
大家都知道现在电器生意不好做,实际上在融钰集团上市的时候,就是其产业经营的最鼎盛时期。上市之后,股价就一路下滑,因为业绩很糟糕。
营收1.5亿,老板却减持近68亿
到大股东能够减持的时候,也就是2015年的时候,股价已经滑到了两块多钱。这个时候融钰集团推出了一个高送配的方案。
高送配高到什么程度呢?“10转18派9元”,应该讲这个配送方案是相当震撼的,等于一股拆成了三股。这样的话,给大家提升了很大的一个想象的空间。所以股价一口气,从2块多钱涨到20块钱,大家记住股价是翻了10倍。
就在这个时候,大股东开始减持了。减持的数额是多少呢?是67.64亿!这是一个相当相当恐怖的数字,简直是天上掉下来一个大馅饼,一下子砸到了吕氏家族的头上。
因为永大集团当年的营收才多少?1.5亿!不是利润,利润是根本可以忽略不计的,其实就是一个没有利润的公司,仅仅因为有一个上市公司的地位,就能卖了67.64亿。
水皮就想:哎呀,真的是让人羡慕死了,这种不可思议的事情就发生了。吕氏家族是金蝉脱壳,卖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天价。
熟悉的配方,这次能成功吗?
那么问题来了,谁接的盘?他的减持可不是在二级市场上面竞价减持,他是大宗交易减持。问题就出在这个地方,各位去看一看谁是接盘最多的。因为五个接盘侠中有四个,基本上是一个“马甲”的角色。应该讲最终只有一个接盘侠,问题就在于这个接盘侠是真接盘还是假接盘?这个就搞不清楚了。
减持之后,永大要重组,那么市场上什么流行就重组什么。比如互联网金融,后来又是保险经纪,再后来就是网络科技。
无一例外都是失败的,公布了之后肯定是没有结果的。
最近它的股价又跌到了一块八毛多,又推出重组。这回重组的项目是个牙医公司。大家都知道有一个“金眼银牙”的说法,就是一个是眼科,一个是牙科,都是医疗行业最挣钱的细分领域。
这个消息一出,股价又收获了11个涨停板,现在又来到七块多钱。问题是收购的牙科公司,又是一个负债累累的公司,能不能成又要画一个大问号。
水皮不知道这么大起大伏的公司,管理层该不该关注?你说呢?
转载自水皮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