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于1972年加入香港《大公报》,至移民加拿大前已升迁为编辑副主任,且为报社撰写与财经有关社论。于1999年回流香港,并受聘于证券行,创办研究部,和任研究部联席董事高职,对金融经济更具深度专业。于2006年转职NOW电视,任财经台主持及评论员,对香港、内地以至欧美经济金融动态作专题深入分析,和每日接受观众电话的个别股票问咨,以图表技术和基本因素简明扼要提供专业意见,深为观众欢迎;为香港、日本、中国大陆及台湾等地报章、杂志、财经网站撰写财经文章、专论
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于2025年4月即使环比下跌1.5个百分点,但回落至稍低于临界点1个百分点的49,相对于欧美主要市场近期之加大收缩力度,显中国制造业在美国对全球霸凌单边推出的“关税战”,所受压力和冲击暂属有限。加上非制造业中的服务业和建筑业期内保持稳定扩张态势,国民经济有韧性可稳中求进发展。
服务建筑非制造业续扩张显经济有韧性
来自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最新资料,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于2025年4月份所达49(见表),环比下跌1.5个百分点,结束3月份50.5环比升0.3个百分点和2月份升1.1个百分点升势,惟所回落至临界点50以下的水平,与1月份所处的49.1大致相若。
再从PMI在2025年首4个月的变化,可解读的重点,有(一)中国制造业对特朗普重返白宫的施政不存任何寄望,纷纷在美国单边霸凌推出的“关税战”落实之前,赶工赶货赴运,使PMI中的“生产”于一季度升后便迅如预期般回落,并可见:分类指数于2025年4月份环比大幅回落2.8个百分点,跌至临界点以下的49.8,惟距50好淡分界线仅0.2个百分点,反映出制造业的生产在“关税战”伊始保持稳势;要注意,“生产”分类指数于3月份达52.5环比上升0.1个百分点和2月份大升2.7个百分点,合升2.8个百分点,4月份之跌只是回复1月份的水平。
同样受到可预期的美国“关税战”的影响,制造业的(二)接订单情况亦有颇大的变化,特别是“新订单”分类指数于2025年4月份环比大跌2.6个百分点,回落至49.2的较低水平,完全抹去3月份环比上升0.7个百分点及2月份升1.9个百分点的2.6个百分点升幅,而1月份49.2大跌2.3个百分点。
力扩东盟欧盟一带一路疏离美国市场
但“新订单”中(I)“出口新订单”的表现,特别差劲,分类指数在4月份环比大跌4.3个百分点,和走低至44.7的明显收缩水平,相对于3月份环比上升0.4个百分点至49,和2月份48.6升1.9个百分点,显(i)欧洲经济在最近一段时期处低迷劣态,和中东等地缘政局混乱等问题困扰。(iii)“关税战”对中国制造业所接的出口新订单的影响暂时不太大,因中国近年不断疏离美国市场,强化东盟、欧盟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长力度。但“混世魔王”特朗普重返白宫的恶棍乱捧,仍为中国以至世界各地商品出口带来不轻困扰,当然亦使美国国内外经济造成沉重冲击,须作好应对准备。
做好预算适度维持原材料产成品库存
至于其余两类订单中的“进口订单”,分类指数于2025年4月份仅43.4和环比回落4.1个百分点,相信与制造业对出口短期难有大改善的预期有关,此可见“采购量”于4月份环比急挫5.5个百分点至46.3,便由是可见一斑。
和(III)“在手订单”,分类指数于2025年4月份达43.2和环比跌2.4个百分点,为自类订单跌幅最少者,意味内需仍然颇强。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保扩保持对前景信心
难得的是制造业的(三)做好产销经营的预期,并可见(1)“产成品库存”的分类指数于4月份达47.3和环比下降1.3个百分点,其中良性原因乃“供应商配送时间”分类指数50.2仅跌0.1个百分点,加快付运可减产成品库存,和改善流动性。还有(2)“原材料库存”分类指数47,亦减0.2个百分点。
和(四)维持相对理想的竞争价格,即(3)“出厂价格”于2025年4月回落3.1个百分点至44.8的明显收缩水平,乃受惠于(2)“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于是月份环比回落2.8个百分点至47.0。
至于(五)制造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于2025年4月份即使环比回落1.7个百分点,仍处52.1的扩张水平,显制造业对业务前景有信心。
习近平表国际经贸斗争中要坚定办好自己的事
重要的是: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4月24日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把国际经贸现况定性为“斗争”,强调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以高品质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中央积极主动力挺经济的政策和迅即陆续出台的稳经济措施,相信制造业会得益于有效内需,和扩大世界其他国家双边多边贸易的发展。
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 | ||
| 指数 | 月环比(个分点) |
4月/2025 | 49.0 | -1.5 |
3月/2025 | 50.5 | +0.3 |
2月/2025 | 50.2 | +1.1 |
1月/2025 | 49.1 | -1.0 |
12月/2024 | 50.1 | -0.2 |
11月/2024 | 50.3 | +0.2 |
10月/2024 | 50.1 | +0.3 |
9月/2024 | 49.8 | +0.7 |
8月/2024 | 49.1 | -0.3 |
7月/2024 | 49.4 | -0.1 |
6月/2024 | 49.5 | 持平5月 |
5月/2024 | 49.5 | -0.9 |
4月/2024 | 50.4 | -0.4 |
3月/2024 | 50.8 | +1.7 |
2月/2024 | 49.1 | -0.1 |
1月/2024 | 49.2 | +0.2 |
12月/2023 | 49.0 | -0.4 |
11月/2023 | 49.4 | -0.1 |
10月/2023 | 49.5 | -0.7 |
9月/2023 | 50.2 | +0.5 |
12月/2022 | 47.0 | -1.0 |
12月/2021 | 50.3 | +0.2 |
12月/2020 | 51.9 | -0.2 |
12月/2019 | 52.2 | 持平 |
12月/2018 | 49.4 | -0.6 |
资料来源: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CELP)及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
资料整理:黎伟成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