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发表时间: 2020-10-12 15:48:44
本地设计师(MADE IN EDEN)、手作人(EDEN CRAFTS WORKSHOP)及绅士文化平台(WALKING DAPPER)的左脑,主张在细节中透现文化内容,从音乐、电影、历史、人文……多角度品尝每个时尚风貌,在现代与传统的互相激荡之下,道出你我他身上每件服装的背后故事。
逛街、看电影、吃饭的工余生活,向来算是满足到大部分港人。直至疫情一浪接一浪涌扑过来,我们才开始反思如何在掣肘、规范之下“享受”空间,或纯粹在游历小区当中得到一点快慰。铜锣湾亦从此变得不一样,过往集中饮食购物娱乐的白沙道,最近开始出现期间限定的画廊,最惊喜是“占领”了一座旧公寓的《disCONNECT HK》展览,新主题新创作设置于一个1950年代战后建筑里,感觉好奇妙,仿如让我们重新认识这片地方。
铜锣湾白沙道16号公寓
Installations of Herakut
新旧交融,并非单指场地与创作的层面,而是整个意念的每一处细节。展览原身是Schoeni Projects、HKwalls于7月在伦敦举行的《disCONNECT LDN》,以新冠病毒所构成的封锁、隔离为主题,选址一所1850年代维多利亚时期红砖大屋作展览场地,邀请得十位艺术家参与创作,有趣的是他们来自七个不同国家,在地域距离、出入境限制下难以亲赴现场创作,策展者Nicole Schoeni便将大屋内的门、家具、窗帘……拆下来,再因应艺术家要求寄给他们尽情发挥,最后寄回伦敦拼凑成一个藏身古宅各处的艺术展览,意念执行手法叫人赞叹。
Installations of Vhils
《Socialism vs Capitalism》,Icy and Sot
Installations of Herakut
更厉害是将展览伸延到香港,化身成现在的《disCONNECT HK》。据了解策展人Nicole Schoeni是位土生土长香港人,对唐楼旧物有特别情意结,故将整个展览从伦敦古宅搬到铜锣湾白沙道这幢战后旧公寓,三层展览场地由利园协会提供,务求将艺术融入铜锣湾小区,而且每件艺术品都经过精心设置,与室内建筑完美交流结合,一道门、一扇窗都专程运送过来。而展览的另一部分就是结合崭新科技,打造出伦敦展场的VR虚拟现实,观众只需前往香港展场附近的希慎Urban Sky或自行网上连结VR,便能亲历其境由外到内游走这幢维多利亚时代红砖屋,再对比下香港版的展场设置,从虚实之中细味每个角落,体验疫情激发创意的第一身感受。
Installations of Herakut and Aida Wilde
《Omnipresence Series #01, #02》, Vhils
《Epicurean I-VII》,Isaac Cordal
是次香港站的重头戏,当然是加入了四位本土艺术家的参与。林岚使用隔离营石头打造的“禅园”令人联想起古代中国诗人画家,因不便外出而在自家后园堆砌的假石山景;黄国才常现人前的行为艺术,这次变成了录像影片,配合音乐与道具实物陈列展示在旁,呈现气势磅礡的荒诞之感;黄鼎丰的木板装置很有设计感,拆解汉字化整成抽象符号,看似复杂却又丝丝入扣;Go Hung的劳工皂与桌椅装置很具感染力,当中“麦难民”的主题让观众以前所未有的角度看待已知事物。艺术家独立创作,实际上亦联同整个策展团队一起呼应疫情带来的社会与自身议题,在未能成功解决它之前,至少让我们有点喘息空间去谈论它吧。
《在迷你禅园散步》,林岚
《检疫》,黄国才
《废话》,黄鼎丰
《我很迟#02》,Go Hung
disConnect HK
日期:即日起至11月29日
地点:铜锣湾白沙道16号2-4楼及希慎广场9楼Urban Sky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