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发表时间: 2022-05-04 13:36:32
香港知名时事评论员,前驻美记者。
自2018年以来,土耳其与沙特阿拉伯的双边关系一直处于“冰封”状态。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上周访问沙特,被外界视为两国关系“转暖”的明显迹象。埃尔多安过去几个月在国际事务上动作不断,除了努力改善与部分中东国家的关系,还积极参与俄乌战争的调停,彰显土耳其外交的“独立性”。
(shutterstock)
展现外交“独立性”
俄乌开战后,北约国家对俄罗斯采取强硬制裁措施,非北约成员日本和新加坡也响应美国号召,主动制裁俄罗斯。但“老北约”土耳其却对此“say no”,只向乌克兰提供无人攻击机,算是体现其“北约立场”。土耳其的外交“独立性”其实源于身不由己,埃尔多安3月下旬参加完北约峰会后表示,“我们一半的天然气进口来自俄罗斯,我们还在和俄罗斯合作建设阿库尤核电站,我们不能对这些不理不管”。他还说:“我不能让人民在冬天无法取暖,也不能让工业停顿下来”。
尽管埃尔多安手上没几张好牌,但他善用土耳其的特殊地位,与俄罗斯和乌克兰都保持紧密联系,为自己塑造了一个“调停人”角色。3月上旬他邀请俄乌两国外长到土耳其展开停火谈判,为双方高层接触提供了便利。上星期,埃尔多安还让美俄两国在土耳其交换被囚人员,再次为土耳其赢得政治筹码。媒体报导称,日前(2日)埃尔多安在参加完穆斯林开斋节活动之后表示,他很可能在本周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晤,似乎是在展示他游走于大国之间的能力。
谋求更大话语权
埃尔多安想让土耳其成为中东地区最有影响力的国家,掌握更大的话语权,因此过去几个月他访问了阿联酋等多个中东穆斯林国家,并接待过到访的以色列总统赫尔佐格,而上周访问沙特则涉及政治与经济两方面的因素。
2018年,沙特流亡人士卡舒吉(Jamal Khashoggi)在沙特驻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领事馆内遇害。新闻报导称,这位生前一直批评沙特政府的《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是遭沙特政府人员(在王储的授意或默许下)杀害的,尽管沙特官方始终否认政府高层与此案有牵连,但土耳其与沙特的关系自此陷入低谷。
埃尔多安这次不仅在沙特首都利雅得与86岁的沙特国王和实际掌权的王储会晤,而且还前往伊斯兰教圣地麦加朝觐,对外传递出多个信号。一是土耳其与沙特的双边关系已经恢复,两国在中东地区事务上将开展合作。二是沙特增加对土耳其的投资,购买更多土耳其农产品,帮土耳其逐渐减少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三是朝觐之举体现他对伊斯兰教的虔诚,这有利于他在明年的选举中得到更多穆斯林选票。
上述前两点是双方各取所需,埃尔多安出访沙特变相帮沙特王储恢复其在国际上的声誉和地位,因为“卡舒吉事件”之后,他一直受到部分西方国家的孤立。而沙特对埃尔多安的“回报”则是购买更多土耳其农产品,令该国增加外汇收入,促进其货币的稳定(土耳其里拉过去几年一直贬值)。但两国的合作只是从各自的眼前利益出发,因为双方在其它问题上未必有共识与互信,例如与伊朗的关系、对也门政局的立场以及与以色列的关系等等。
应对通胀“打醉拳”
埃尔多安努力营造其“国际战略家”形象,但国内的经济形势却让他面临巨大压力。据路透社报道,土耳其3月份的通货膨胀达61.14%,4月份预测值为68%,可想而知民众生活有多艰难。
影响土耳其经济的主要原因有两个,首先是俄乌战争和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导致全球能源价格上涨,而土耳其70%至80%的能源依赖进口,因此经济遭受重创。其次是新冠疫情打击全球旅游业,再加上纺织品等出口产品销量也有所减少,令土耳其外汇收入明显减少,但外汇支出却在增加,这导致土耳其里拉持续贬值,各类进口物品均大幅涨价。土耳其经济以农业为主,里拉贬值导致进口的种子和化肥都在涨价,民生方面的影响就更大了。
面对高通胀,美联储或其他国家的央行一般会采取加息的办法,但土耳其央行却“打醉拳”,采用埃尔多安的“新经济模式”,大幅减息,据说此招可以提供信贷、促进出口、增加就业。央行出手之后,利息从25%降到10%,但通胀却不降反升,进一步拖低民众的购买力。为什么这样干?因为央行行长完全失去了话语权,若不按埃尔多安的指示做,可能会被他迅速炒鱿鱼。过去六年内,土耳其央行已先后有过四位行长。
埃尔多安是土耳其政坛强人,善于用民族主义口号赢得选民支持,同时将土耳其的世俗化社会变得越来越宗教化。他曾当选伊斯坦布尔市长,后因“文字狱”坐监四个月,并因此而失去市长职务。2002年他领导的正义与发展党获得议会多数席位,次年3月他出任掌握实权的土耳其总理,而当时的总统是礼节性虚职。2014年,他成功参选总统,并在上任后推动于2017年举行宪法公投,将实权从总理转给总统,并撤销了总理这个职位。由此他全面控制土耳其政坛,一言九鼎,可以依法任免部长、干预法律系统、宣布实施紧急状态。
埃尔多安与普京有相似之处,其雄心壮志显然也不逊于普京,只是实力不足的土耳其无法让他像普京那样“一展宏图”。但对土耳其人民来说,这也许是好事,因为今天的俄罗斯已经让人看到,强人想缔造的“美好未来”最终会是什么样。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