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发表时间: 2024-01-12 14:20:30
资深新闻工作者。90年代任驻英国记者,专职采访香港政权交接新闻。回港后长年从事国际、两岸新闻的报道和时事分析。
阿根廷总统米莱转眼间已经执政一个多月,由于他上台前的各种出位言行,导致不少人仍抱着看戏的心态来看他表演,甚至是把他当成一个哗众取宠的“小丑”。其实,一个在媒体政圈打滚多年,登上总统宝座的人物,怎可能一无是处?就算他一无是处,支持他的幕后力量又怎会一无是处?
一名戴上米莱面具的示威者上街抗议。(美联社)
米莱以右翼网媒红人资态进军政坛巅峰,其长袖善舞的风格和另外一位政治明星高度相似,那就是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这么多年来,欧美国家和乌克兰极右翼政治势力和经济寡头合作之下,透过扶植泽连斯基等演技派政客,成功封杀了亲俄派政党上台执政的可能。那么,米莱的上台又会给阿根廷带来什么?
从米莱上台后的施政来看,他的“休克”手术与其说是为了拯救经济,倒不如说是瘫痪以在野党和工会为主的左翼政治力量,或者说阿根廷国内的拉丁美洲南方力量。因此,打算坐看米莱匆匆下台的人,可能会先遭遇下面一种情况:休克治疗固然加剧经济动荡,并导致民怨四起,但米莱却透过团结右翼政治力量,以铁腕手段保住其执政地位。
“除非米莱和军队一同来”
当反对党和工会上月在全国发起反对米莱的示威集会时,他们感受到了一丝令人不安的阴影与寒意——米莱第一时间下令,准备随时调动军队“介入”示威。从政府职能的角度来看,米莱若要对付示威浪潮,他动用的执法力量应该限于警察,而不是军队。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军队的职能在于维护国防安全,而不是平息国内政党分歧。
米莱矢言铁腕应对示威者。(美联社)
除非,政党分歧已导致国家陷入动乱。如果米莱刚执政就出动军队来对付左翼,等同于把对方列为了国家安全威胁或公敌。考虑到阿根廷曾经历军人执政,并发生过大规模镇压左翼人士的“肮脏战争”,米莱调动军队的举动尤其敏感。在1976年至1983年右翼军人执政期间,有多达3万名左翼人士遭到逮捕、拷打和杀害。自此以来,阿根廷社会一直未能抚平军人统治留下的伤痕。
随着阿国经济与西方接轨后陷入持久动荡,左、右翼两大力量矛盾加剧,军队的动向再度引起关注。左翼政治领袖显然也注意到了米莱的算盘,其中一位重量级人物——拉里奥省省长昆特拉(Ricardo Quintela),近日就对米莱的国有资源私有化政策表达了反对,并意味深长地警告说:“除非米莱和军队一同过来,否则哪怕是本地锂矿的一块石头都休想取走。”
昆特拉的言论不仅是在试探米莱,是否真的有实力调动军队来打击左翼,而且还明确指出了米莱所谓“休克治疗”的动机。他说,米莱政府正透过紧缩对地方政府的开支,来勒索各省支持其政策。而这些政策一旦通过,米莱就会“集立法与行政权于一身,对不听话的地方政府构成致命打击。”
左右翼路线斗争
接下来的问题是,米莱夺取权力的目的是什么?就在去年底大选前,阿根廷的政治困境已非常突出,左、右翼轮流执政将导致该国难以维持稳定和持久的国家政策。一方面,金砖和拉美南方国家固然希望阿国左翼政府能继续执政,为此还特别给予该国金砖成员国准入地位;可是另一方面,右翼又何尝不期望尽快获得欧美资本和美置的支持?
阿国左、右翼在意识型态上南辕北辙,水火不相容:左派主张加入金砖集团,掌握国有资源,扶助贫困人口,加强南方国家的经贸互惠。右翼则主张对欧美开放市场,强化与美国的政治经济互动,推动私有化,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
阿根廷通胀失控激化左、右翼矛盾。(美联社)
阿根廷的经济和债务困境加剧了两者间的“路线斗争”,通过竞选轮流执政的方式既无法化解双方的意识型态分歧,也无法解决该国各种困境。似乎,现在阿国面对一个现实的选择,就是在未来相对长的一段时间,究竟是向左走,还是向右走。米莱上台前后所宣称的全面拥抱美元,国有资产私有化,削减政府拨款,放弃金砖准入地位,实际上也是透过一系列经济手段,达成阿国长期向右转的既成事实,实现与欧美靠拢的政治目标。
米莱的夺权正面对来自左翼的阻力,在未来一段时间,他将遭遇从布宜诺斯艾利斯到各地政府、工会及民间的层层反抗。他目前在法院面对超过30项违宪诉讼,其中劳工法改革被法官叫停。如果米莱按照常规政治操作,他将离以摆脱与左翼政党在国会、法院等各个机构程序的纠缠。如果采取激进手段掌控阿国未来的话,他是否会得到军人支持?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