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近期,中国大陆的房地产行业可谓“东家起火、西家冒烟”,流动性问题和债务违约几乎成了该行业的“主旋律”。随着近日各大企业第三季度财务数据出笼,前述问题更加凸显出来。在房地产企业信贷风险大幅上升的背景下,各大银行和房企的“排雷”行动都进行得十分艰难。 据陆媒《中国经营报》报导,随着上市房企信用风险的普遍上升,各商业银行针对房地产业务的风险排查力度在持续加大,排雷频率也在增加。 报导援引某国有银行深圳一支行负责人王凯(化名)披露,今年初开始,银行针对房地产业务的风险排查明显增强,尤其恒大债务问题出来后,排查力度更大了,到现在已经进行了多轮风险排查。而排查行动主要针对企业在建的项目进展、在售楼盘的销售数据以及其他银行针对企业有没有出现收贷等情况。 王凯说:“很多房地产项目都是根据项目的建设周期放款的,现在根据压力测试和风险监测,银行对房地产企业的授信审批放款进行了条件限制,对评分不高的企业新的用信审批额度进行了收缩甚至暂停。” 事实上,在最近几天发布第三季度业绩报告的上市银行中,招商银行,平安银行等多家银行的报告都特别针对房地产企业风险问题表达了重点关注。 对于中国的大多数银行来说,房地产企业都是银行对公贷款中很重要的部分,甚至不少银行对公房企融资都集中在几个大型房企客户,一旦这些大型房地产客户出现信用问题,对银行资产质量影响就很大。 标普信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末,中国国内银行业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总额为185万亿元,其中房地产开发贷款占6.6%,个人住房贷款占19.7%;国内19家系统重要性银行的房地产开发贷总额约为7.6万亿元,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开发贷的62%。 就在各大银行纷纷针对房地产业的贷款业务加大力度进行“排雷”操作的同时,中国房地产企业也不得不进行着艰难的“排雷”。 路透社29日报导称,从中国恒大、花样年的债务违约,到新力控股、当代置业的美元债兑付危机,中国房企接连爆雷,触发了该行业的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但多家企业表示,面临融资端和销售端的内忧外困,做还款计划时,借新债还旧债的方法已经行不通了,只能“另寻出路”。 一位大型房企高层对路透社坦言:“现在整个行业确实风声鹤唳的,今时不同往日,再融资很艰难,以前‘借新还旧’的念想现在也断了。”
可能快要降准了
歐盟、英國、加拿大、土耳其、烏克蘭、列支登等32國,自今年12月1日起將取消給與中國貿易最惠國待遇。
深圳和北京10月份的二手房成交量再次下跌,且已连跌数月。 北京和深圳被称为大陆楼市的“风向标”。最新数据显示,10月份这两城的二手房成交量再次下跌,且已连跌数月。北京有超过85%的房源在10月份下调了挂牌价,深圳知名学区继续抛售住宅。 北京二手房“银十”成交量续跌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11月1日统计显示,北京10月二手房住宅成交9,340套,同比减少53.4%,环比减少25.7%,这是北京二手房市场连续七个月成交量下降。 另据麦田房产的数据显示,10月份北京有超过85%的房源下调了挂牌价,这个比例比9月份多了4个百分点。 北京的学区房早在7月份就出现降价百万的情况。财联社7月曾报导,北京西城区的德胜片区、月坛片区是热门学区,但大多数房源下调了30万至40万元,有的业主甚至降价百万。 深圳一流学区房继续抛售 界面新闻11月1日报导,在深圳最有名的学区——福田百花片区,长城大厦正在抛售23套二手房,挂牌单价在每平方米10.4万元(人民币,下同)至11.31万元之间,有一套更挂牌每平方米7.5万元。 报导引述一位房产中介经理介绍,这些二手房的挂牌单价比市场价格至少低了近100万元。 此前10月26日“深圳壹地产”报导,福田百花片区的很多住宅都在降价售房,比如,核电花园降价600万成交、国城花园主动降价300万、南天二花园业主再降250万,等等。 报导表示,在深圳这个一流学区,“南天二花园,普遍降价200万-300万;国城花园,普遍降价300万-400万;长城一、二花园,也会有100万左右的降价”。 深圳楼市有多低迷? 《证券时报》11月1日引述深圳另一个学区——福田八卦岭片区一位房产中介经理的话说,今年上半年深圳二手房市场大幅降温,越来越多的房源主动降价,他最近接到三四套房源,业主的挂牌价与此前相比,降价幅度达到20%左右。 深圳市房地产中介协会11月1日发布数据显示,在“银十”(通常房产销售旺季的10月份)期间,深圳二手房成交量再度低于2,000套,已经连续多月下跌。 9月份(楼市称为“金九”)是深圳的二手住宅成交量在过去12年同期首次跌破2,000套,比去年同期暴跌79.99%。十月初的七天长假期间,深圳中原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深圳的二手房成交量仅4套,创下多年来新低。
据路透社报导,华泰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易峘分析指出,当前的中国经济内需增长已呈‘失速’之势,而且“经济自身的增长动能和融资需求均已步入快速萎缩、负反馈信号已产生”,而货币政策的边际宽松效果可能有限。她说,“政策调整如果继续滞后,实体经济现金流压力进一步上升,则金融系统相关风险可能在防风险过程中不降反升”。 易峘表示,第4季度房地产投资及交易相关产业链可能是中国经济最大的拖累项,地产投资和销售端均面临更大下行压力,将会进一步压低总需求的增速,而基建投资受限于监管和资金等多重因素仍“回升乏力”,再加上出口的高速增长可能已接近尾声,预计在今年底明年初,外需的贡献将明显下降。 过去一年多的时间内,世界上各主要经济体遭受到新冠病毒疫情的持续影响,而中国的疫情率先缓和后,从去年四季度开始有大量国际订单转移到中国,让中国的外贸出口得以连续以两位数增长。但随着欧美各大国的社会状态逐渐恢复正常,经济复苏加快,中国的外贸高速增长便走向尾声。 中国今年三季度GDP同比增速“破5”,创下最近4个季度以来的最低水平,已经滑出了经济运行的“合理区间”(增速5%-6%)。 路透社报导称,澳新银行认为中国经济增速下降的趋势“尚未见底”,预计今年四季度增速将进一步放缓至3.6%。 摩根士丹利则预估中国经济四季度GDP的增速将进一步放缓至4%,而且该预估还面临下修的风险。 花旗研究部经济学家余向荣、刘利刚在题为“经济大幅放缓呼吁果断(Decisive)政策支持”的报告中,也将4季度中国经济增速预测调降至4%。他们预估中共官方接下来会在政策的定向支持上加力,但供给侧受限意味着强力拉动投资需求恐怕不再简单有效。 经济学人智库(EIU)经济学家苏月则向BBC中文表示,中国最近房地产市场收紧政策,加上疫情反复,供应链中断,以及电力紧张,都影响到三季度经济活动,给中国的经济发展蒙上了阴影。 同期公布的工业数据也显示,今年9月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3.1%,比8月低2.2个百分点。而在工业的三大门类中,制造业增速放缓最为明显,9月制造业同比增长仅2.4%,比8月下降3.1个百分点。 BBC中文网的报导援引江海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屈庆的分析称,今年9月中国工业环比接近零,这在历史上是非常低的,这是由7、8月份的疫情滞后影响、9月份的限产限电、房地产市场的调控等等因素叠加导致的。
欧盟取消最惠国待遇,进口税是1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