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发表时间: 2021-06-14 15:13:52
资深传媒人,为香港免费报章《晴报》创刊总编辑;曾担任美国《读者文摘》亚洲区中文版总编辑,负责香港、内地、台湾和东南亚出版工作。此前,在职香港经济日报集团时为《经济日报》副总编辑,兼任经济日报出版社副社长,并主编《ezone》和《置业家居》等杂志。他又是多本畅销书,如《九七日志之当年今日》、《驾车郊游指南》、《百年智慧•管理经典》、《一分钟管理》的作者。曾在中资、华资、欧资和美资公司工作,闲时外游,喜欢读书。
“请通知张总,下星期去北京时要和他吃饭。”跟张总的秘书说。张总是我们内地的合作伙伴,和我成了好朋友。每次到北京都会去拜候他,和他吃饭,大家说话无拘无束。
“还有这一次是我付钱了。”我跟他秘书也稔熟。
“不行,你是客人嘛!”张总秘书姓黄,他代张总说:“而且上次你又不能吃大闸蟹。”上月在北京,张总带我去一家小店吃沪菜。店主特意弄来两只阳澄湖大闸蟹给我们品尝,可是我感冒,没吃,黄秘书吃了我的一份。
“还有一事,将来我会少来北京,所以要介绍一位同事给张总认识。以后主要由他来和你们联系。”
“是吗……”黄秘书语带迟疑:“他只是来见见张总吧!不会一起吃饭吧!”我立时明白,说:“当然!当然!”
许多人都说和内地人合作一定要吃饭,似乎他们只会吃饭,不会做事,这是一知半解的说法。在台湾、在香港谈生意讲合作,亦经常以午餐饭局开始。生意搞定,合作成功,亦以晚餐结束。为什么说成这是中国内地的特有产物呢?
这是中国文化一部分吧!大家一起吃饭,坐在圆桌上,吃同一样的菜,像一家人,而且有粥吃粥、有饭吃饭,像兄弟般。因此吃饭不只是礼貌,还代表一种情谊。
黄秘书暗示见面可以,但不吃饭。意思是张总与我带去的新同事见面没问题,但吃饭却只会和我吃。吃饭也有亲疏之分,不是每个人都会一起吃饭的。这是张总摆的架子,他不希望我同事以为可以和他平起平坐。此事还有下文。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