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古人话:“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但作为一位从事理财策划十多年的职业女性,我想补充一点:“女子爱财,投资有道”。女性对金钱的观念和触觉,肯定跟男性不同,这一点从我和我的客户中便可见一斑。
作为一位专业的理财顾问,就财富保障方面,我们经常会建议客人透过买保险,将财富损失的风险转嫁保险公司。不过,买了保险,遇到受保风险时,如果最终不获赔偿,影响当然很大。
但姊妹们不用担心,香港的保险制度和保险业其实已经很成熟。或许仍然有人认为,保险公司会千方百计去钻空子,可以不赔就不赔,可以少赔就少赔,但其实,保险公司打开门口做生意,如果统统“有杀无赔”,还有人会买保险?如果没有人买保险,这盘生意也不可能成事。
好了,万一妳认为保险公司不赔是没有道理,大家是有渠道投诉的。上月27日,保险投诉局属下的保险索偿投诉委员会(由2018年1月16日成立,取代保险索偿投诉局的角色)公布了2024年的索偿投诉数字和个案分析。
2024年,投诉局接获646宗投诉个案,较上一年增加5%。和索偿有关的审结个案共356宗,111位投诉人获得保险公司赔偿,涉及的总赔偿额1050万元,当中以住院医疗和旅游保险引发最多争拗,而争拗最多的原因就是保单诠释,占一半以上,即是大家对保单条款有不同理解。其他争拗原因还包括不保事项、没有披露重要事实,以及赔偿金额等等。
据保险投诉局数字,去年和索偿有关的审结个案共356宗,除得直个案,101宗是双方同意和解。(Shutterstock)
但值得留意的是,在审结的356宗个案中(和索偿有关),有101宗在投诉局秘书处调停下,保险公司与索偿人达成和解,毋须转交投诉委员会处理;有154宗表面证据不成立,有59宗的投诉人撤销投诉;余下只有42宗要交由委员会审理,当中9宗得直,33宗被否决,即是委员会认同保险公司的赔偿安排。
这到底是委员会偏帮保险公司,还是另有原因?稍后再续。
我想先介绍一下保险投诉局的功能,让姊妹们清楚了解自己的权益和投诉渠道。
保险投诉局是一个独立组织,旨在提供具成本效益和高效率的另类调解纠纷机制,致力解决个人保单合约引起的所有纠纷,旗下的保险索偿投诉委员会负责裁决保险索偿投诉。
该委员会现时共有五名成员,两位来自保险界,其余三位是业外人士,目前分别是一位大律师(也是现时的主席)、一位会计师和一位消费者委员会的代表。
过去,投诉局只接受和索偿有关的投诉,但近年也处理一些非索偿相关的投诉,但这类投诉会透过调解处理。
至于和索偿有关的投诉,必须与个人保险有关,索偿金额以不超过150万元为限。而且,投诉个案必须是保险公司已对索偿申请作出最终赔偿决定,投保人仍然不满,才可以向他们投诉,而且要在6个月内以书面提出。
刚才提到,投诉委员会是否会偏帮保险公司?我想指出的是,整个投诉委员会的五名成员当中,虽然有两位是保险业界的代表,但却有三位是非业内人士,包括主席在内。这个安排,对公众人士来说应该是安心的!
除了得直的个案外,有101宗是双方同意和解的。我的理解是,和解个案可能是保险公司和投诉人各让一步,在赔偿方面作出妥协安排。如果以356宗审结兼涉及索偿的个案计算,比率大约两成八。
由此可见,很多投诉个案都是基于一些条文上的误解,经中间人调停之后,其实是可以解决的!
今次的投诉个案中,不少是关于住院医保中的住院需要、合理及惯常费用等近年热门的话题,下次和大家分享一些个案。
作者电邮:tong_lydia223@yahoo.com.au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