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发表时间: 2022-05-18 09:59:52
古人话:“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但作为一位从事理财策划十多年的职业女性,我想补充一点:“女子爱财,投资有道”。女性对金钱的观念和触觉,肯定跟男性不同,这一点从我和我的客户中便可见一斑。
之前提到,由于美国开始加息,令港美息差拉大,而在联系汇率制度下,近期开始有资金流走,即是有人沽港元、换美元。这可能是套息,也可能是真正流出中国香港。但无论如何,这足以令港汇跌至7.85的弱方兑换保证水平。
所谓“弱方兑换保证”,就是金管局容许港元兑美元在7.75至7.85这个波幅水平上落,但当港汇跌到7.85的偏弱水平时,就会保证入市接港元的沽盘。
港汇疲弱 金管局屡接港元沽盘
截至周二为止,金管局已经承接了近176亿的港元沽盘,令到银行体系结余减少至3,200亿港元左右。而在此之前,银行体系结余有一段长时间维持在3,400亿港元左右的高水平。
我告诉姊妹Judy,这是联系汇率,或所谓“货币发行局”的正常运作。两年前当资金大量涌入的时候,金管局也曾入市接了很多港元买盘。当时金管局接了买家手上的美元(等于负债证明书),换了港元给他们,令到中国香港银行体系的结余不断增加。
今时的情况刚好相反,因为金管局入市,就等于拿当日收到的美元给沽家,当金管局接了他们的港元后,便会注销这些港元,导致银行体系结余减少,变相产生挟息的效果。
但当听到“挟息”这两个字时,Judy就突然紧张起来。
“挟息?是否1998年那次拆息急升至300厘的情况?当时好像很恐怖呢!”Judy抢着说。
“哈哈,原来你的股龄也不浅,仍然记得1998年‘大鳄’狙击港元和港股那一幕。当时港元隔夜拆息一度急升至300厘,成为市场热话,也令‘大鳄’损手呢!”
“我当时年纪小,只有依稀的印象,但我记得当时有人批评时任金管局总裁的任志刚为‘任一招’!”Judy笑着说。
“对呀,但我认为,这一招很管用呢!就是靠这一招,我们击退了大户。但我要补充,当时‘大鳄’不是用自己的港元来沽,而是从拆息市场借入港元,所以,当银行体系结余收缩,就会令银行同业拆息抽升,他们要用超高息才能买回港元平仓,因此令他们蚀大钱,这是正常的市场操作。”
“啊,我只记得,当时真的惊心动魄呢!但这一切已经过去,今时今日,对我们老百姓来说,最想知道的,就是在什么情况下,中国香港才要加息?”
结余跌至500亿 才有加息压力
“明白,如果你想知道这个,就要密切留意银行体系的结余数字了。正如我所说,在正常情况下,银行体系的结余只有几百亿,现在仍有3,000亿以上,这些都可能是游资(超出每日正常结算需要的资金),当这些资金不断流走,回落至500亿或以下,中国香港就真的有加息压力了。”
“两年前美国开始加息,但中国香港没有跟随,好像只加过一次八分之一厘息,就是因为没有资金流走?”
“对呀!”
“为什么那些资金不沽港元,买美元套息?”
“很难说,但资金留在港元自有道理,可能用来买股买楼,回报更可观呢!”
“是吗?”
“可能是的,另外,你有没有留意财经新闻,美国除了加息之外,也要缩表,即是缩小美储局的资产负债表规模?”
“有听过。”
“其实,中国香港银行体系的结余,就像美储局的资产负债表规模一样,过去两年大幅膨胀了。美储局资产负债表由两年前大约4万亿美元,增至现在近9万亿美元,故现在开始缩减规模;而中国香港银行体系结余,也由两年前500亿港元左右,增至现在的3,300亿至3,400亿港元,现在亦要缩减了。”
“即是美国缩表,中国香港也会‘缩表’?”
“正是呢!”
(待续)
作者电邮:tong_lydia223@yahoo.com.au。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只看作者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顺序 ↓倒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