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发表时间: 2023-01-27 15:42:10
生于八十年代,土生土长的室内设计师。在香港读设计,在香港做设计,在香港教设计。 现为Hintegro Design 和 HINT.选物店的主理人。以设计作为桥梁,助学生多角度看世界;以设计作为语言,让人发掘隐藏于生活中的美学。
继金沢之后,飞騨是下一个重点出击的地方。这次旅程,在很多地方都有工作安排,而飞騨作为日本木工产业的重镇,见到不少品牌在中国香港各大家俬店也有出售,有些更卖到欧洲,包括伦敦的Japan House展出。
这次收到飞騨家具协会的邀请,参观他们一年一度的家俬展览。我们当晚出席周年晚宴,与大家闲谈。他们都是飞騨传统木工家俬产业的第四、第五代传人,虽然是竞争对手,但是都不分彼此,齐心协力地为自己家族发源地出一分力。我分别问他们为什么作为竞争对手,都可以成为好朋友,而且可以无私地分享各项资源和人脉。他们说因为都是爷爷一代已经认识的世交,而且如果能够帮助飞騨整个地区发展,把饼做大一点,受惠的是所有飞騨人。当晚我在晚宴用英文演讲,不知道他们明白多少,但是已经种下一些种子,迟一些我们慢慢告诉大家Hintegro与飞騨的木工品牌有什么合作!
如果有留意日本家俬牌子,一定会认识飞騨地区出品的家俬,当中有几个牌子在中国香港特别受欢迎,其中一个就是Nissin日进木工。这次受到飞驒家俬商会的邀请参观和演讲,他们委派了Nissin木工的代表Tiffany招待和安排。在出发之前收到文件看见她的名字,我们笑说为什么日本人改了个英文名。那早上他们驾车到高山车站迎接我们,而当中那个对我们说广东话的,身形娇滴滴,就是Tiffany。原来不是日本人!而在日本工作时听见广东话,永远都会有一份安全感。
Tiffany 带我们参观几间牌子的陈列室后,与晚宴之间还有一点时间,我们就去了咖啡店歇一歇。或许对于她,我们讲广东话也令她特别安心和有亲切感,于是开始分享大家的设计路。
一位90后的女子,在伦敦Central Saint Martins产品设计毕业,然后只身飞到日本高山,想进入家俬设计的殿堂级国家做设计。老板对她说,如果想入设计部,就必须经过木工工场的锻炼。就此,她便在工场工作了两年,认识所有工序、机器、木材性质、产品规格等等的基本知识。由于她懂中文和英文,更加被委派为海外营业的代表。大家在中国香港如果买过这个牌子的产品,应该都是由她经手。
旅行和公干的意义,有时不是在于会面的成果,往往是遇到有趣的人和事,令年轻的一代反转过来启发我们。我问她,在日本工作有什么目标想达到,她说她想为香港设计出一分力,将来帮助香港年青的设计师找到更多机会到外国实习,再把经验和知识带回香港。
另一个在飞騨最出名的家俬品牌,一定要数HIDA飞騨产业。在中国香港,现在有两间家俬商店出售,而过往我也为不同的室内设计客人购买过。
这次的会面,主要是交流大家对日本家俬在中国香港市场的看法。我们的身份是用家,有时又是推介给客人购买的媒介,对他们品牌来说是比较中立。他们通常收到的信息都是由中国香港的分销商提供,未有接触过中国香港的用家。
所以这次他们的海外营业经理问我们一些很本土的问题,例如“你认为九龙的家俬铺与香港岛的家俬铺有分别吗?”,“现在尖沙咀的店有售卖我们的家俬,那里多人到访吗?”“在观塘及火炭工业区售卖日本家俬,在于香港人的印象是怎样?”当然,我们曾经也在中国香港的不同分销商买过“飞騨产业”的产品,购买的体验有些很满意,也有些比较平庸。我们也如实地告诉了日本厂房。他们认为,日本家俬在中国香港要持续发展,可能就是需要更多用家的意见反馈,并不能以销量成绩作准。
“飞騨产业”合作的设计师有柳宗理、隈研吾。以这些品牌的历史和实力,如我常说,日本的家俬品牌要与欧洲品牌争一日长短,并不是遥不可及。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