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发表时间: 2021-06-24 10:27:25
生于八十年代,土生土长的室内设计师。在香港读设计,在香港做设计,在香港教设计。 现为Hintegro Design 和 HINT.选物店的主理人。以设计作为桥梁,助学生多角度看世界;以设计作为语言,让人发掘隐藏于生活中的美学。
家具之中,我最爱收藏椅子。工作室里放的几张未必特别名贵,却十分有意义。当中有我从母校回收来的班房櫈,藏着我最珍重的中学回忆。也有我欣赏的设计师的作品,像Arne Jacobson的Egg Chair和Hans Wegner的Wishbone Chair,它们见证着一个时代,一份美学经典。
椅子也走进小区,尤记得去年经过沙田大会堂,见到一套特别亮眼的的长櫈。原来是一间本地设计工作室从沙田小区收集了二万个塑料瓶,升级再造为一张公共长椅,让公众安坐。长櫈以“取自沙田,用之沙田”的环保概念,和城门河为灵感创作。成长于沙田的我,每天看着街坊在城门河两旁散步、慢跑,或在树下乘凉,可能某棵大树下的长椅,也在这个公共空间里默默地连系着生活和小区。
图片:HIR Studio
刚过去的艺术月,我特别深刻的是太古“Please Be Seated请就座”公共艺术装置。作品由英国著名设计师Paul Cocksedge设计,在香港首次亮相,将会在太古公园作永久展出。作品以都市生活节奏为灵感、大波浪的形态呈现,让我们自由穿梭探索,或稍作休息。除了在互动中把艺术推广到更广的受众之外,也提升了公共空间的质素。
记得大学时第一次接触公共空间这个概念,是Ludwig Mies van der Rohe设计、位处纽约公园大道的Seagram Building(1985)。当时要纽约黄金地段留有公共空间是种奢侈的想法,但建筑师宁可增加大厦高度,也坚持预留一大部分面积作公共空间,再用上大量玻璃为主物料,打破空间的界线,成为实现公共空间的经典。
香港这个城市经历许多,也值得更多公共空间,让大家安坐、稍歇、喘息。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