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脉搏www.etnetchina.com.cn
 财金博客范强
打印logo打印本文章电邮logo字体:
分享:
被遗忘的戈尔巴乔夫
范强
作者:范强评论评论:点击率点击率:

发表时间: 2022-09-19 08:27:35

作者介绍

资深新闻工作者。90年代任驻英国记者,专职采访香港政权交接新闻。回港后长年从事国际、两岸新闻的报道和时事分析。

  戈尔巴乔夫去世后,我追看俄罗斯自媒体人的莫斯科街访节目,发现一个奇怪现象:纵使克里姆林宫和欧美各国政府及媒体,都不约而同对这位苏联末代总统表达了赞美之辞,但莫斯科街头的反应却显得过于冷清。
 
我们又不是苏联人

  当各国盛赞戈尔巴乔夫终结冷战之时,莫斯科自媒体人最为关注的街访题目是:“欧盟打算禁止俄罗斯人入境,你有何回应?”

  “为什么?!”一位显然并不支持普京的年轻人面向镜头说:“我们又不是苏联人,我们受过良好教育!”另外一位受访者则尝试说明,把向往西方的俄人拒之门外,是俄欧共同的损失。

  自媒体人一般会在年轻人聚集的地点找寻受访人,例如大学校门外,或是潮流地标,受访者衣着时尚,谈吐优雅,与普京声称要保护的那些远在顿巴斯,躲在地库中衣衫褴褛的斯拉夫同胞,真是一个天一个地。

  的确,如果没有普京和跟从他的那些民族主义分子、爱国分子、东正教分子等等,莫斯科完全可以与伦敦、巴黎、米兰成为欧洲文化及时尚之都,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讽刺的是,那些衣衫褴褛的同胞和他们的子女躲进地库,在炮击中依靠蜡烛的弱光求存之时,莫斯科的潮流新生代,却是靠普京政府向欧洲售卖天然气养大。

  对于追求时髦的年轻人而言,苏联固然不值一提,但当普京参加上合峰会之时,苏联瓦解而引发的阵痛又再袭来。不仅是乌克兰沦为战场,前加盟国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之间,以及吉尔吉斯和塔吉克斯坦之间都爆发了边境冲突;塞尔维亚与科索沃自治政府的对峙亦在升级。


充满自信的戈尔巴乔夫

  凡此种种说明普京并不是整个前苏联版图之内唯一的“麻烦制造者”,而戈尔巴乔夫之死却恰巧为他提供了引证。当全球各地那些其实本身也不知道苏联为何物的年轻记者们,为了拼凑戈尔巴乔夫生平而匆忙剪辑出一堆纪录片段时,我们发现这位由农民家庭登上权力巅峰的苏共改革者,在苏联崩塌之前的大部分时间都展示着自信和友善的微笑。



戈尔巴乔夫(左)在红场接待到访的美国总统里根(右)。(数据图片)


  而他的夫人赖莎衣着讲究,举止高雅,绝不逊于西方任何一位领袖夫人。当戈尔巴乔夫伉俪访美之时,与东道主里根交谈甚欢;两位第一夫人赖莎与南希惺惺相惜,彼此更像共同毕业于常青藤大学的校友,而非来自铁幕两端的敌人。戈尔巴乔夫其实踌躇满志,当美国新总统老布什访问莫斯科时,他向来宾勾勒了美苏共管全球的宏图——只要两个超级大国化敌为友,就可以有效制约西欧和中国的崛起。



戈尔巴乔夫伉丽(中)访美,获老布什伉俪(左二及三)盛情款待。(数据图片)


  不能说戈尔巴乔夫没有远见,因为俄罗斯的西方果然诞生了欧盟,而中国也在东方崛起。在他去世之际,欧盟正在全力支持乌克兰对俄军的反攻,而中国在上合组织的取态,亦将对亚欧局势构成关键影响。戈尔巴乔夫显然没有料到这个结果,他认为和平处理了东、西德统一,会成为苏联融入西方的催化剂,而作为核武大国及超级强权的苏联,亦会因为主动放弃军事威慑,并结束冷战而被加载史册。



戈尔巴乔夫伉俪(中)在位于苏联权力巅峰之时出访法国,与法国总统密特朗伉俪合影。(数据图片)


  戈尔巴乔夫先遭遇了苏共强硬派政变,然后又被首位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指着头赶下神台。当他被撵走之时,还不忘致电老布什以凸显双方的国际友谊。不过,比他更亲美的大有人在,有指此阶段俄罗斯人眼中最值得信赖的盟友就是美国,作为这段友情的高潮,叶利钦全盘采用美国经济学家建议的“休克式疗法”,成功地令经济彻底崩溃。

  而史册的记载却是,苏联因为卷入阿富汗战争而最终被拖垮,其他因素已被遗忘。也许这能解释为何莫斯科街头对这位苏联改革者的逝去反应冷淡,因为对他的讨论会令苏联崩溃过程的回忆,突然又变得清晰而复杂。

他为俄罗斯带来了披萨

  对戈尔巴乔夫的评价因此最适宜采用轻松的角度,例如,再一次强调他为俄罗斯带来了美式快餐,以及他曾经拍披萨广告的生动趣事:但见餐桌上老一代抱怨戈尔巴乔夫带来了混乱,年轻人则盛赞他带来了机会,不论两代人分歧有多大,却一致赞扬他为俄罗斯带来了披萨。



戈尔巴乔夫为俄罗斯带来了披萨。(互联网)


  在世界濒临分裂之际用披萨广告来总结戈尔巴乔夫的生平显然颇为单薄,因此我决定改为引用俄罗斯自身的文本。据说,托尔斯泰某天在家中幻想到眼前的楼梯上出现了一位淑女的身影,他惊为天人,要为这女子著书立传,结果写成了《安娜卡列妮娜》。

  传说非常美丽,可惜难辨真伪,更不幸的是,托尔斯泰还把故事写成了悲剧收场。安娜在追求新生活的过程中满怀自信,何尝想到过厄运会降临自己头上?托尔斯泰完成《战争与和平》之后才写作《安娜卡列妮娜》,令人难免相信这部作品带有对俄罗斯的宿命写照。

  在戈尔巴乔夫的美丽新世界崩溃后,一位曾驻东德的克格勃年轻军官在落泊中回到圣彼得堡,需要当兼职的士司机帮补家计,他就是普京。另一位出身于军人家庭的青年走上莫斯科街头,加入反政府群众的示威,他就是后来被视为主张俄罗斯复兴的右翼民族主义理论家、女儿刚于一次汽车炸弹袭击中被杀的杜金。如果戈尔巴乔夫的乌托邦梦想不是以悲剧告终,他们会在莫斯科的政治舞台脱颖而出吗?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分享:
返回范强
其它范强文章
上传图片
仅支持JPG、GIF、PNG图片文件,且文件小于5M
 
评论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通立场 
登录 后发表评论,立即 注册 加入会员。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只看作者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顺序 ↓倒序
评论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通观点
登录 后回复评论,立即 注册 加入会员。
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顺序 ↓倒序
  • 财金博客
  • 理财/管理
  • 健康人生

  • 时尚艺术
  • 吃喝玩乐
  • 全部
  • 财金博客
  • 理财/管理
  • 健康人生

  • 时尚艺术
  • 吃喝玩乐
  • 全部
more on Column 
新  一个月内新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