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曾任职澳洲联邦政府及外资跨国银行,并长期研究中国经济及改革、发展政策,对有关问题具深入分析能力及独到眼光。
中国五中全会公布了十四五计划建议,成为十四五时期及未来15年发展的指引方针。中国正处于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国内外形势均面对新挑战新机遇,正确解读及落实建议自十分重要。
十四五乃发展关键时期
建议列出了到2035的15年发展阶段的一些目标,比之前更具体地描绘了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图景,例如到时人均收入要达到中等发展国家水平等。但当前更为迫切的是做好十四五计划,这乃15年阶段的起步期,必须保证走上正轨及迈开步伐,从而减少前进道路的曲节。何况十四五恰是中国发展的关键时期,正如建议指出发展要有“三新”:进入新阶段,提出新理念及建立新格局。也如习近平指出在外中国正面临百年罕见的国际大变局,在内则发展要由高增长转向高质量阶段。因此十四五时期必要提出处理好五个关系的框架及具体方案,以便发展能走上正轨。这五个关系是:继承与创新、政府与市场、开放与自主、发展和安全、战略与战术待,在处理上要求有新理念以助建立新格局。中国发展要进入新阶段是形势所迫别无选择,但提出新理念和建立新格局则非必然,要党发展正确领导和全国上下齐心努力,须防理念及行动跟不上形势而致发展翻车,必须记住十四五乃十分凶险的大变局时期:国际疫情失控、中美斗争、全球各种地缘政治矛盾及各国内部矛盾激化等,将令冲击持续震荡不断,中国还须防顾此失彼。
中国科技获美国遏制红利
中国发展亦多内部结构性制约因素,如人口老化、环保及资源瓶颈、管治水平低下等。但要转向高质经济关键还是提升科技水平,因此建议把创新视为现代化的核心十分正确。重视自主创新及以科技带动发展不是中国经济政策多年来的重点之一,这次再提升到重中之重的最优先任务及目标。当年毛泽东便在自力更生的战略下力推自主创新,并出现了“两弹一星”等伟绩。随后在开放中自主创新有点淡化,如1986年搁置了大飞机的研制。后来重新注视自有发展规律的基本原因:中国在多方面的产业科技已接近先进水平甚至领先,要引进已不可能,何况核心技术别国也不会转让。要再进一步发展便要自主创新,否则不进则退。到近年又多了一个原因,加大了自主创新的需要并使之更为紧迫。这就是美国挑起的科技战。但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必将加快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及取得成绩,令中国将因美国打压取得“遏制红利”,没有美国禁制中国便未必有“天宫”太空站,华为的备胎技术如鸿蒙等便不能及早出头。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