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宝库神州纵横
打印logo打印本文章电邮logo字体:
分享:
中国要制宜新人口政策
凌昆
作者:凌昆评论评论:点击率点击率:

发表时间: 2021-05-21 13:24:02

作者介绍

曾任职澳洲联邦政府及外资跨国银行,并长期研究中国经济及改革、发展政策,对有关问题具深入分析能力及独到眼光。

  日前中国公布了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描绘了当前的人口状况及十年来的走势。由于人口是影响长远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故对此次普查结果须予足够重视及充分探讨。
 
中国人口不宜下降
 
  有海外评论指中国会出现人口危机实太夸张。人口因素的影响长远而渐近,不致引发突变性危机,但潜在问题确可阻碍社会民生经济等的发展,故不容忽视,须及早及时处理。说中国仍是人口最多国家而人口仍有增长,最多只有短期意义,不少估计指人口或将在五年后达峰并随之回落,到2050年可跌至12亿或更少。关键在于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率已跌至1﹒3的过低水平,要2﹒1才能保证世代更替,而1﹒5是警戒线不应跌穿。同时育龄妇女人口也在下降。笔者认为在可见将来中国人口不宜下降,因为:(一)以目前中国的生产力及科技水平完全可以支持15亿左右的人口。(二)人口众多毕竟是个发展及地缘战略优势,在2050达致现代化强国目标前不宜让人口下降。特别是在2035前更应如此。问题是生育率下降是发达国普遍现象,更有说这是不可逆的。实际却未必如此,据调查妇女意愿生育率为1﹒8,故1﹒3在恰当政策及环境下有反弹空间,何况“意愿”不是死硬而是可塑的。中国的节育政策是全球少有成功例子,让中国发展避过了贫穷陷阱而可持续,故中国也可以有成功的促育政策维持人口水平,40多年前中国出台节育措施是人口政策一大变革,现在又走到出台另一大变革之时,应及早全面放开限制并引入鼓励生育政策。
 
要重视处理潜在问题
 
  另一个影响发展的问题是劳动年龄人口(16至59岁)的下降,这在2012达峰9﹒2亿后已回落至2020的8﹒8亿,估计未来五年还会降3500万。不幸者是下降碰上“刘易斯拐点”,令民工荒更严重。有幸者是这将倒逼及加速新经济建设及创科驱动发展模式的推行。今后中国更要由依托人口红利转向人才红利,以提高人民质素而非增加人手来作发展基础。中国正在这些方面努力。

  最后还有老化加速的问题。65岁以上人口已由2010的占8﹒9%升至2020的13﹒5%,接近联合国的14%“中度老化”标准。人口老化在发达国是普遍现象,有的更比中国严重,但中国还受到两个因素的压力:(一)未老先富,令应对老化物质能力更差。日本老化比中国严重,但人均财富高,足可安度晚年。(二)与小儿化并存,形成两头负担。几年前因放宽生育曾出现婴儿出生峰期。故“十四五”期间经济要着重服务“一老一少”群体。总之,中国人口问题无即时危机,但也要对隐忧高度重视及早处理,否则将影响长远发展前景,希望中央早作决策。

分享:
返回神州纵横
其它神州纵横文章
上传图片
仅支持JPG、GIF、PNG图片文件,且文件小于5M
 
评论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通立场 
登录 后发表评论,立即 注册 加入会员。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只看作者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顺序 ↓倒序
  • 暂无读者评论!
评论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通观点
登录 后回复评论,立即 注册 加入会员。
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顺序  ↓倒序
  • 财金博客
  • 理财/管理
  • 健康人生

  • 时尚艺术
  • 吃喝玩乐
  • 全部
  • 财金博客
  • 理财/管理
  • 健康人生

  • 时尚艺术
  • 吃喝玩乐
  • 全部
more on Column 
新  一个月内新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