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发表时间: 2022-04-22 14:01:43
曾任职澳洲联邦政府及外资跨国银行,并长期研究中国经济及改革、发展政策,对有关问题具深入分析能力及独到眼光。
中国首季GDP增长4﹒8%,在疫情影响下这已算是可接受,问题不在个别数据上,而在于整体形势及当局的应对能力。
信心不足影响大于疫情
GDP增长的结构同样值得注意,第一产业增6%比历史平均好,第三产业增4%为最低一环,很大原因是疫情打击服务性消费。需求方面情况大致如去年一样,外需强而内需弱。按美元计首季出入口分别增14﹒8%及9﹒6%,顺差逾1600亿美元。出口佳绩显示外需依然强劲,中国成了国际供应链断裂的得益者,入口在大宗商品价急涨下增长已较预期低,或许是受到供应链断裂影响。内需方面首季的投资及零售依然疫弱,分别只增约9%及3%,首二个月的好景在3月份逆转。今人担心者是3月的低迷并非纯由疫情引致,此波疫情虽较预期严重,但仍未致要全国封城,经济冲击主要是局部的短暂现象。零售乃刚性很强项目,3月竟下降约3%实匪夷所思,不可能是疫情所致。消费中服务所受打击较大,实物的影响不大,新的商业及物流模式足以部分抵销疫情影响。投资由首二月的逾12%急挫至3月的只约4%,亦难纯以疫情解释。很可能是社会上下包括个人及企业均已信心缺失,导致手紧不用钱。现时中国跌的不是钱而是信心,故减息降准于事无补。信心的回复关键在于中央能否拿出真正有效的解围策略,而不是重复说稳中有进、稳字当头及保这保那、稳这稳那等空话。
货币放宽现分歧
即使在疫情前中国经济已处于软着陆的下降轨,一点都不稳。另方面中国的新兴产业无论投资、生产及出口均十分蓬勃,升级换代及结构优化的速度甚高,乃西方难望其背者,与宏观经济的疲弱形成强烈反差,乃疲中有进格局。问题出在对当前局势缺乏科学判断、远见、政策创新及执行魄力,基本上是个leadership不足的问题。供给侧政策如减息降准及减免税费等均已行之有年且成本巨大,却仍无助稳定经济,而当局亦未作出根本性的策略调整。
最近的货币政策实施中还凸显了少有的决策层分歧。本来国务院不断施压放风适时出台宽松政策,令市场预期很快会减息降准,但上周却突然变卦,降准只有四分一分百分点,而远少于预期,当局又明言资金已“合理宽裕”,同时若无强烈因素不会减息。无疑这次变卦是恰当的,从3月的货币供给及社会融资使用数据者,短板在于融资需求而不在供给,再放水不单无助实体经济,最近炒风也放缓了,故大水漫灌只会造成资金沉淀或货币速度下降。放水无用,但当局仍须找出有效的刺激投资政策。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只看作者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顺序 ↓倒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