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发表时间 2023-06-13 17:23:41
对港人来说,“策展人(Curator)”一职或许相较陌生,只会认为他们只是挂画摆作品、邀请艺术家参展,工作看似十分简单。
事实上,策展工作充满挑战性,背后也存在许多不为人知的辛劳。有资深策展人提到,策展人除了需要认识和喜爱艺术及历史,也需具备“6大元素”,方可继续在这行业长久立足。
近年香港社会风气开始转变,市民更注重文化创意。(数据图片)
近年香港社会风气开始转变,市民更注重文化创意,加上PMQ、M+博物馆等艺术场所的落成,不同展览如Art Basel、Art Central等又进驻香港,掀起了一阵艺术风潮。在这样的大趋势下,策展人作为博物馆或美术馆等展览中不可或缺的角色,需求自然也有所增加。
充当桥梁 赋予展品不同意义
策展生涯逾20载的陈浩扬(David),曾为许多著名艺术家如曾建华、巫俊峰及黎肖娴等设展,他日前接受本报访问时提到,近年香港的艺术气氛愈趋浓厚,与他刚入行时的情况,可谓有天壤之别,“现时策展人的发挥空间大了很多。”他忆述,当年大众都缺乏艺术概念,甚至连策展人一词也不太认识,“大家可能都认为我们只是挂挂画的,工作很简单。”他更直言,当年香港若有艺术家想摆展,都会选择自己去做。
资深策展人陈浩扬直言,近年香港艺术气氛愈趋浓厚,策展人的发展空间更大。(曾晓汶摄)
事实上,策展人的角色相当重要,可以打破艺术家自身的“Critical distance(批判距离)”,以不一样方法为艺术家呈现作品,为一系列藏品赋予不同的意义,并让观众从另一角度认识艺术家,是将观众、艺术家、机构等连系起来的桥梁。
David笑言:“虽然我们是较沉默的一群,其实正悄悄地在背后付出。”策展人的工作比外界想象中复杂,也极具挑战性。他解释,因艺术展览可以有多种呈现模式,每个艺术家的需求有别。他举例,个人展览就相较注重如何呈现艺术家的性格及作品风格,讲求策展人对艺术家的认识;而联展就需要将不同风格的艺术家作品串连起来,讲求策展人的创意。
不过David指出,虽然每位艺术家的需求以及摆展模式不一样,但策展人需要具备的特质及条件,却没有太大差别。他认为,喜欢艺术及历史是基本,而“6大元素”:了解、观察、聆听、沟通、灵活变通、实验心态,也绝不能忽视。
他解释,“在设展前,策展人必须先了解艺术家的背景、作品、风格等,花上大量时间作数据搜集。”其后就到艺术家的工作室进行探访,直接观察及感受他们创作的过程,来理解作品。
须聆听艺术家想法 擅长沟通
再者便开始商讨展品摆放的方法,David坦言,策展人在此时提出意见之余,也必须聆听艺术家的想法,切忌强行将“个人风格”加诸于其中,“我会提出不同的摆放方法,但同时也必须尊重艺术家。”他强调,沟通相当重要,除了可激荡出全新的火花,双方更加明白作品的意义,更是获取艺术家信任的最佳方法,“毕竟我们与艺术家讲求长远的合作关系,所以一定要取得他们的信任。”
David又指出,与艺术家商讨后,设计好展品的摆放位置,并不代表策展人的工作已经完结,“做展览最刺激的事,就是当展品抵达展览现场后,总会出现不同的可能性。”策展人必须懂得灵活应变,不能只是“死板”地跟随原先的计划进行,必须在现场再作决定。
他补充,有意入行的年轻人,必须具备愿意进行实验的心态,并把握举办展览的机会,多尝试、多学习如何在不违背创作者原意的大前提下,诠释他们艺术作品,发展新的观感予大众。
艺术家各阶段 要求大不同
于90年代便进入画廊工作的资深策展人陈浩扬(David),多年来曾与不同的艺术家合作,无论是新晋艺术家、抑或是年长经验丰富的艺术家,均是他的合作对象。David笑言:“这就是策展的好玩之处,接触的人不论是性格、抑或是想法都大不同。”他补充,作为策展人就有责任配合他们在各个阶段的需求,来将他们的作品带到观众面前。
女画家回顾展 “画作回家了”
他解释,如较年轻、较难发声的艺术家,总是缺少展出作品的机会,就可以考虑与一些成熟的艺术家合作,令外界更容易认识他们;但若年龄较大、经验较多的艺术家,就会偏向喜爱作一个整理,来回顾过去的作品。
他以最近在Pearl Lam Galleries为纽约艺术家辛西娅波尔斯基(Cynthia Polsky)设展为例,“Cynthia是活跃于1960和70年代纽约的画家,但她封笔超过50年了,现时希望为自己的艺术生涯作一个回顾总结。”而是次David和Cynthia商讨后,决定展出当年她深受传统亚洲艺术影响的一系列作品。
David解释,因当时Cynthia相当喜爱前往东亚及南亚旅游,画风也深受影响。所以是次决定选择展出一系列具备亚洲美学及传统的画作。David透露,Cynthia在讨论时更特别指出:“感觉我的画作要回家了。不知何解,我认为它们都是属于亚洲的。”David也笑言,当看到Cynthia满足的反应,令他相当感动,也令他更热爱“策展人”这份工作。
采开放心态 迎数码艺术风潮
数码艺术(Digital Art)近年成为艺术界的新风潮,在传统艺术界别打滚多年的策展人陈浩扬(David)坦言,身处数码年代,这已成为不可扭转的趋势。而作为策展人,也必须抱持开放心态,拥抱转变。
David表示,不会排斥以任何数码技术打造展览,“如果观众有不同体验、有不同的渠道去参与,何乐而不为?”但他强调,前提是必须与艺术家的理念脗合。他解释,例如早前有艺术家提议使用元宇宙设展,而其作品也与元宇宙有关,自然可以此方法来展示。
吸引不同族群 强化生态圈
他补充,设展就是希望能让大众认识艺术家及其作品。当使用新技术新方法,绝对有助吸引更多不同族群,令更多市民冲破原有的枷锁,更愿意接触艺术,强化生态圈。
摘录自香港经济日报。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顺序 ↓倒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