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刘君孟(Ivan Lau),本地资深传媒人兼形象造型师。被喻为本地新派人气时装专栏作家,文笔一针见血,爱以时装业界之二三事来讽刺时弊。文章散见Yahoo、 Roadshow、《Cosmopolitan》、《经济日报》、《嘉人Marie Claire》和《ELLE》等等。
中国香港天团MIRROR有多红,相信已经不用多说,不过早前就有本地某组合经理人公司老板跟市场大唱反调,因为发表了不满市场充斥MIRROR代言广告的言论而被网民围攻。我不认识这仁兄,但作为一位在娱乐圈打滚多年的资深从业员,竟然对市场的游戏规则好像一窍不通,不懂世情,实在匪夷所思。商业社会和娱乐圈之间关系,这么多年来都是只有见高拜,只要你高人气,什么也可以,什么商品企业都会邀请合作,正如时装品牌和KOL的关系,为什么倪晨曦在IG出一个post可以收几万元,就是因为她有美貌外型和坐拥80万IG粉丝。肤浅?商业社会从来都是这样,娱乐圈又何尝不是以貌取人,还有什么好值得抱怨。
我只知道,“吹捧”是一厢情愿,并不需要你情我愿,人家品牌要找你合作,早在MIRROR出现前已经找了你,所以一直没有被垂青的人,就算没有MIRROR,结果都是一样。要检讨的,并不是MIRROR和品牌令本地市场变得单一,而是你有没有被市场垂青和吹捧的条件。我只知道,本地纸媒从来不能依靠销量维生,从前一期月刊杂志能够卖出一千本,已经要杀鸡还神,但今日由MIRROR成员Anson Lo担任封面主角的每一本杂志都被抢购一空,今年8月号《Marie Claire》甚至史无前例出现加印版情况,各大杂志亦因为多得他们做封面而增加了广告收入,令原本死气沉沉的中国香港纸媒行业变得有朝气,令从事广告制作和品牌活动的人多了生意,亦令到MIRROR所属电视台得以持续健康发展,商场变得热闹,商品热卖,品牌曝光率增加,甚至可以激发同行竞争,种种连锁效益都是有利市场经济,而非有害生态,亦证明了MIRROR各成员的生存价值。世界在变,很多东西都变得不一样,包括传统价值观,但与其浪费心思去否定别人价值,倒不如好好想想自己还有什么被别人欣赏的价值。
今年邀请MIRROR成员合作的品牌多不胜数,最新鲜热辣是意大利名牌Salvatore Ferragamo。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