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发表时间 2023-04-12 11:18:01
冠心病患者做搭桥手术后,非一劳永逸。中大医学院及威院心胸外科团队回顾性研究发现,病人手术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每上升1mmol/l,每年心源性死亡风险便多2.3%;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总坏胆固醇)逾3.2mmol/l者,每10人有1人在术后10年因心脏问题死亡。团队建议,患者除改善生活习惯外,术后亦需服较高剂量的他汀类药物控制血脂水平。
中大外科学系心胸外科组主任黄鸿亮表示,威院每年有逾千人需做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数字年年高企,由2018年的1,395宗,升至2021年的1,621宗;每年平均有150人在威院做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惟他们手术后患心血管疾病风险仍较常人高,且术后坏胆固醇量仍难达香港指标,即不高于1.8mmol/l,故团队对309名曾在2007至08年做搭桥手术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以评估血脂水平对手术成效影响。
研究跟进的时间中位数达12.5年,患者首次手术平均年龄为62岁,大部分为男性,当中40%人有三高问题,60%人曾心脏病发。在搭桥手术后1年,存活率逾95%;至12年后,6.8%人心脏病死亡,8.7%人再心脏病发,13.3%人再有心绞痛,9.7%人需再通波仔或搭桥。
总坏胆固醇逾3.2mmol/l 13%病亡
威院心胸肺外科驻院医生林诺贤指,期内为每位病人平均量度19次胆固醇水平,结果发现,总坏胆固醇不高于3.2mmol/l者,97%术后10年无发生心源性死亡;相反超出此水平,约13%人因心脏问题离世。团队换算后,发现搭桥后最理想胆固醇水平为坏胆固醇低于2.3mmol/l,总坏胆固醇不高于3.2mmol/l,好胆固醇占比逾28.6%,以避免心脏再出问题。研究亦揭三酸甘油脂是唯一令病人再出现心脏并发症相关的血脂成分。
林指115名病人在搭桥手术后未能维持理想胆固醇水平,占整体32.7%,建议除改善生活习惯,持续服药、复诊管理血脂水平,术后需用较高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该科顾问医生郭慧婷补充,需做搭桥手术病人本身非健康群组,较难控制坏胆固醇水平至欧美心脏协会指引最严格水平、即1.4mmol/l,但若能控至2.3mmol/l水平,已减死亡风险。
或须服高剂量他汀类药物 助控制
61岁病人李先生因有3条血管主要分支闭塞,2008年进行搭桥手术。当时他年仅46岁,不烟不酒,一天下班踩单车回家时突感心绞痛,本以为天冷“冻坏个肺”,岂料晚上与妻子行房时再现剧痛,始感问题严重求医。他指,手术后一直持续服药,每周量血压,不吃肥腻食物,至今未再病发。团队指,李先生当年无高血压及糖尿,但胆固醇较高,且仅能通过验血监察,提醒病人应依时复诊,确保胆固醇不超标。
中大医学院及威院心胸外科团队提醒病人术后应依时复诊,确保胆固醇不超标。
转载自晴报www.skypost.com.hk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