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于1972年加入香港《大公报》,至移民加拿大前已升迁为编辑副主任,且为报社撰写与财经有关社论。于1999年回流香港,并受聘于证券行,创办研究部,和任研究部联席董事高职,对金融经济更具深度专业。于2006年转职NOW电视,任财经台主持及评论员,对香港、内地以至欧美经济金融动态作专题深入分析,和每日接受观众电话的个别股票问咨,以图表技术和基本因素简明扼要提供专业意见,深为观众欢迎;为香港、日本、中国大陆及台湾等地报章、杂志、财经网站撰写财经文章、专论
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的生产及新订单于2025年3月份,延续上两月份之微升,尤其惹人注目的是出口新订单保持升势,和原材料库存皆升,加上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和出厂价格续收缩和保持回落之态,使行业的产销前景值得俏看。相信国家积极主动推动包括供应方面的有效内需政策,制造业生产和订单会重纳回升扩张大道。
出口新订单持续增长未惧美国关税战打压
来自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最新资料,PMI于2025年3月份达50.25(见表),环比所上升0.3个百分点,连同2月份大升1.1个百分点和重返临界点50以上的水平,不仅止住1月份回落整整1个百分点至49.1之失地,结合2024年10月至12月份的过去6个月,有5个月皆踞50以上的扩张水平,仅1个月有所收缩,显示制造业于最近半年呈现持续性的相对强势。此为多时少有的良性现象,对整体国民经济未来的发展启示甚佳。
PMI之再度回升至50以上之因,很主要受惠于制造业的(一)“生产”持续回升,分类指数于2025年3月份达52.5,环比上升0.1个百分点,乃于2月份大升2.7个百分点的基础下之续升,确认制造业生产由去年底的收缩回复至扩张,是难得的表现。
同样的佳态为:是月份的假期多,而制造业的(一)接订单情况亦保持佳态,此可见“新订单”分类指数于2025年3月份达51.8,环比上升0.7个百分点,连同2月份大升1.9个百分点至51.1,完完全全补回1月份49.2大跌2.3个百分点之失地,而2024年12月份51升0.2个百分点、11月份50.8升0.8个百分点和10月份升0.1个百分点至50,接单在近半年升多于跌,在另一个方面显制造业情况反复向好。
要注意的是“新订单”中(I)“出口新订单”,保持升势:分类指数在2025年3月份环比上升0.4个百分点至49,即使较2月份48.6所升1.9个百分点幅度之大,但已能逐步迈向重新扩张的佳境。此为十分难得的新况,理由为(1)中国面对特朗普重返白宫便加大美方对华的经贸打压,特别是一而再霸道地单方对华输美商品加征关税,而(2)欧洲经济亦处低迷劣态,和(3)中东等地缘政局混乱,但中国制造业的出口新订单可以重新迈向扩张佳况,相信会受到东盟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需求稳增的支持。但“混世魔王”特朗普重返白宫的恶棍乱捧,为中国以至世界各地商品出口带来不轻困扰。
出厂价仍低过临界点有利争取新订单
至于其余两类订单中的“进口订单”,分类指数于2025年3月份仅47.5和环比回落2个百分点,而2月份环比由1月之跌1.2个百分点转升1.4个百分点至49.5,与中国政府力促有效内需作确保经济稳中有进发展之策,此象不相匹配。
和(III)“在手订单”,分类指数于2025年3月份达45.6和环比回落0.4个百分点,亦是令人不大理解的数据变化。
但从PMI的其他主要分类指数,又可见中国的制造业前景良佳,特别是(三)“采购量”,分类指数于2025年3月份即使环比回落0.3个百分点,仍踞51.8的较快扩张水平,而2月份52.1则升2.9个百分点,止住1月份环比下跌2.3个百分点而为49.2之况,此预示制造业会逐步有序强化生产。制造业企业渐次回复信心。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保扩显对前景信心好转
尤其难得的是制造业能够(四)维持相对理想的竞争价格,即(1)“出厂价格”于2025年3月回落0.3个百分点至48的收缩水平,未为(2)“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于3月份环比上升1个百分点至49.8。
至于(五)制造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于2025年3月份即使环比回落0.7个百分点,仍处53.8的扩张水平,距“55”以上的“较景气区”不远,显制造业对业务前景回复较大的信心。
习近平表经济回暖促实施积极有为政策高质发展
国民经济有持续不断的改善,乃中央有针对性的化解问题使经济得以释放发展力量。君不见,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发表2025年的新年贺词,十分明确地指出“中国经济回暖向好”,并指出要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政策,聚精会神抓好高质发展,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保持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并强调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要积极推动全球治理变革,以应对当今世界变乱交织之局。以我为主的建设和提升好本国经济,始能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有强大的话语权。
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 | ||
| 指数 | 月环比(个分点) |
3月/2025 | 50.5 | +0.3 |
2月/2025 | 50.2 | +1.1 |
1月/2025 | 49.1 | -1.0 |
12月/2024 | 50.1 | -0.2 |
11月/2024 | 50.3 | +0.2 |
10月/2024 | 50.1 | +0.3 |
9月/2024 | 49.8 | +0.7 |
8月/2024 | 49.1 | -0.3 |
7月/2024 | 49.4 | -0.1 |
6月/2024 | 49.5 | 持平5月 |
5月/2024 | 49.5 | -0.9 |
4月/2024 | 50.4 | -0.4 |
3月/2024 | 50.8 | +1.7 |
2月/2024 | 49.1 | -0.1 |
1月/2024 | 49.2 | +0.2 |
12月/2023 | 49.0 | -0.4 |
11月/2023 | 49.4 | -0.1 |
10月/2023 | 49.5 | -0.7 |
9月/2023 | 50.2 | +0.5 |
12月/2022 | 47.0 | -1.0 |
12月/2021 | 50.3 | +0.2 |
12月/2020 | 51.9 | -0.2 |
12月/2019 | 52.2 | 持平 |
12月/2018 | 49.4 | -0.6 |
资料来源: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CELP)及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
资料整理:黎伟成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