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发表时间 2023-07-24 15:28:23
三和大神、蜜雪冰城、握手楼(指从自家窗户可触碰邻居的窗台)……说到“都市里的村庄”--城中村,总让人爱恨参半,一面是混杂的脏乱之地,另一面是廉价的容身之所。周末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最新部署,在8个超大城市及11个特大城市,积极稳步实施城中村改造,而最值关注有二:资金何来,需求何在。
从政府担纲,转向市场主导
中国上半年商品房销售额按年增1.1%,距离跌入负值仅一步之遥,如何搅动近死水一潭的楼市?随着国常会祭出城中村改造,2013-2018波澜壮阔的棚改记忆再浮出水面,但这一次有何不同?
上一次棚改源自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而最大的助推剂即是“货币化安置”。仅2013-2018上半年,国开行发放PSL(抵押补充贷款)总计高逾3.6万亿元,政府批量购买存量商品房,或拿到补偿款的居民入市,刺激商品房销售额在2016年首4月录井喷式增长61.4%。
再看这次,国常会表示,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分配中的决定性作用,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参与,换言之,当年棚改的“政府担纲、央妈资金”,将转为“市场主导、民间资本”;实施范围亦将从全国铺开,转为集中于19个超大特大城市。
涉地方、民企、房东、租客
如何解读?一个词--“效益”。当年受惠棚改而库存大降的三四线城市,现时正正是人口净流出的风眼;这次城中村改造集中超大特大城市,既能有效覆盖大量迁入的外来务工人口,又能完善超大特大城市的社会治理死角。
那么具体怎么改造?鉴于国常会强调“成熟一个推进一个,实施一项做成一项”,加上地产商资金链今非昔比,过往被视作“难度最大,收益最佳”的大拆大建模式恐难重演,取而代之的,将是通过综合整治、功能更新、服务升级来进行。
由此带出另一些问题,在寸土寸金的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的地价如何厘定?民间资本有何诱因参与改造?如何平衡房东和租客的利益?回想万科2017年高调推进的“万村计划(统租城中村房屋,经过改造后以长租公寓品牌形式运营)”,最终因收支及各方利益难以平衡而风波不断。没有当年棚改的自上而下大水满灌,地方的钱袋子、民企的现金流、房东的小算盘、租客的承受力……怎样切分蛋糕、创造需求,学问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