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发表时间: 2023-08-11 09:03:06
作者为资深投资者。
美国公布7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为3.2%,而中国7月份的CPI则按年下降0.3%,加上中国的生产物价指数(PPI)亦按年跌4.4%,有分析便认为,中国通胀低至负数是通缩的迹象,反映经济不好,但类似观点有待商榷。
中、美的CPI就像苹果和橙,实不可完全比较,笔者已屡次撰文讨论,一国经济的好坏不宜看单一数据,例如CPI,中国如是,美国亦如是。至于美国的通胀是否靠加息便可遏下来,答案是“不可”,美联储局一直刻意“捉错用神”。
表面上,中国7月份的CPI录得自2021年1月以来最低的水平,而7月的PPI更是连续第十个月下跌,也是自2020年11月以来CPI与PPI两个数据同告下跌,有人就说中国正濒通缩。这种以过去西方经济标准,量今时中国经济表现,并非首次。
中美CPI组成有分别
曾几何时,后疫情时代、疫情退却之初,全球主要经济体的通胀相继飙高,美通胀更一度飙至9.1%。去年1月,美国CPI仍报7.5%,而中国CPI则回落至0.9%,并持续低迷。中、美CPI有如此大的差别,实因中美CPI的组成及回应经济民生的政策有别。
美国的能源相关和食品(21%,主要为能源),以及核心CPI(CCPI)中的住屋,占CCPI 42%(图一),是美国CPI两大主要项目,近年这两项的升幅最大。有别于美国,中国CPI中与能源直接相关项目占比较小,反而食品及烟酒占比最大(图二),其中的猪肉价格(图三)更是影响CPI的重要因素。
中国之前肉价一度急升,民间遂戏称“二师兄(即猪八戒,指肉价贵)打劫了中国的GDP”,可见肉价在普罗民众的心目中,对一般经济民生的影响力。自此以后,国家更重视稳定猪肉的市场供需及价格,并想方设法,努力养猪,中国最新的CPI低见负数,相信也是国家打压好吃懒做、爱说是非的“二师兄”日子有功吧!
猪肉再加上“服务”等价格回落,也有助压低CPI水平。虽然“住屋”在中国CPI中的比重也不小,但在“房住不炒”的前提下,价格变动非常小,影响便显得微不足道。
应对民生 政策各异
不像美国的GDP有78%来自消费、服务,中国暂时还不是消费型经济,CPI仍以“(粮)食、住、行”为主(比重共逾7成):肉价对中国CPI重要,政府就支援猪农发展,以增猪肉供应,稳定肉价;楼价被炒起,便“提醒”市场,中央有房住不炒的原则。中国以保民生和生产为优先,消费便受到需求下降所影响。此外,内地在用电、天然气等能源价格方面都有严格限制,也影响了中国CPI(通胀率)的升跌。
反观美国,疫前疫后一直沿用印钞、提高债务上限;再印钞,卖债、付息这个套路,在向民众派钱的措施刺激下,美国人的收入迅速修复,带动商品消费反弹,而且更胜疫前。
因此,如有人认为,中国CPI跌主要源于内需低迷,可能未看到“二师兄”的因素。有基金公司的策略师更指出,从中国的CCPI按年升0.8%,创年初以来新高,加上“服务”保持稳健,按年升1.2%来看,核心通胀将向好并持续加速,中国即使真的出现通缩,也会短暂。
高基数效应 CPI跌
中国7月份CPI跌也受上年高基数效应的影响。CPI的升跌是与去年同月对比,如果某物价于去年劲升,今年再劲升的可能性就变小。A物去年由100元升至200元,增幅便是100%;今年就算价再升100元,在高基数效应下,今年的增幅只为50%而已。当高基数效应逐步减退,CPI可望回升,何况中央已宣布未来几个季度,将推出多项刺激措施,相信通胀亦将再提速。
市场有人忧虑中国通缩,有人则担心美国通胀数据,促使美储局9月续加息。笔者重申:对抗通胀,不靠加息,因加息只对金融产品有效果,而美国之前的通胀最主要源自去全球化(去中国化),导致供应链断裂,那是由疫情、中美争拗、俄乌战争等外围因素,造成货品积压港口、缺运所致,货运不畅通,市场缺货,物价怎不会升?见附表。
内外交侵 美通胀再涨?
直至2022年11月,美国港压得纾,货畅其流,物价便趋下。不过,美国通胀于2021年7月起步升(图四),1年后变成高基数,即使其后物价不再升,但CPI仍会持续高企,加上贸易制裁令货品变得比以前稀有,笔者预期,今年11月美通胀将回升。
美国最大的运输物流公司Yellow旗下货车司机日前发动罢工,令到美国境内物流供应链出现断裂的变数。若境内或海外的货品及物资不能及时供应市场,正是内忧外患,美联储局加息又可遏由此而来的通胀吗?
投资涉风险,每位投资者承受风险程度不一,务必要独立思考。笔者会因应市况而买卖。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只看作者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顺序 ↓倒序 |